|
2017即將步入尾聲,但是尾聲并不代表著終結,我們應當感恩2017,讓我們看到自身的不足,讓我們汲取養(yǎng)分,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斷去超越,去完善。其實在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個2017,它需要我們去遇見,去感知。 生活是一種綜合的融入,既有悲傷又有惆悵,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的是人性的光芒,看到生命的力量。同生活道一聲平安,感謝生活的十八相送,讓我們遇見了2017最后一個季節(jié),但是在這一年最后的日子里,我們仍有很多要去面對,因為曾經(jīng)的青澀和路過都在歷練著我們的膽識和放下的勇氣。 將近一百年前,有一個人寫了一首歌曲,傳唱至今,這個人叫做弘一,這首詞叫做《送別》。而在當代,有一個著名的歌手,在唱這首歌的時候融入了半生的情感,眼淚婆娑,感慨至深,他就是樸樹。 百年時光的蹉跎,并沒有將弘一大師的這首《送別》埋沒,它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明悟了一個又一個離別和路過。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天之涯,地之角...今宵別夢寒...來時莫徘徊...人生難得是歡聚,唯有別離多。” 一曲《送別》道盡了人生真相,匆匆而過,聚少離多。人生迢迢,遙不可期,沿途有數(shù)不盡的長亭和短亭,也有縱橫交錯的古道和新路,都是平凡的相遇,平凡的風景。而這世界上最偉大的力量恰恰就是平凡的力量,最偉大的風景恰恰就是平凡的風景。芳草青青無邊無際,芳草青青,又連成了這寬廣遼闊的歲月生息。那一抹斜陽,一抹金色,將要沉入深深的黑夜,此時山水共從容。 天之涯,地之角,不到半百難悟零落了知交。在這個飛速發(fā)展的時代,50后60后已經(jīng)漸漸進入了老年,曾經(jīng)的好友俱已化作落花為風雨所打去。苦滋味在心里,而能夠告慰自己的,恐怕就唯有一杯清茶了。這清茶一盞,不深不淺,不涼不熱,不急不燥,卻又包含著人生百般的回味,清茶半盞,芳華半生。 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人生每一次的別離都是一份放不下的心酸,每一次的別離都是一次放不下的揪心。此間的經(jīng)過,卻不僅僅是心酸與揪心,而是找回那個原本純粹天真的自己,是一個自我的重新認知之旅。人生不在天涯,不在海角,它是一條心路,是一條回歸自己內心的純粹之路。 問君幾時回,歸來時又是歷經(jīng)了多少的滄桑?所以待到歸來時,莫要再徘徊,莫要再猶豫,因為越徘徊就會越脆弱,越徘徊便越消磨信心。漂泊久了,迷茫久了,會讓人認命,生命的信念一旦出現(xiàn)崩潰和崩塌,人就會隨波逐流,認定命運的真相只有黑暗和不堪。 生活當感恩,感恩這所有的遇見,因為未來的遇見將不再是今天的遇見。人生難得是歡聚,能夠自強篤定的歲月并不多,從少年的懵懂到老年的滄桑,留給生命的時光并不多。在最好的時光中能夠得到的最大收獲就是歷練和成長,但這卻需要付出一段感傷,去背負一段炎涼。 最近有一個熱詞叫做“芳華”,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生命的風景、善良、綻放、相遇,每個人都在這段芳華中經(jīng)過,而生命的意義就在于迎接一個嶄新的自我,凝聚生命的正能量,告別那個曾經(jīng)不太良好的生命姿態(tài),迎接下一段時光的水遠山高,遼闊寬廣。所以,心經(jīng)的最后一段這樣講:去吧,去吧,去向光明的遠方吧。 一首《送別》,是弘一法師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無論生活怎么樣,請堅強活下去吧,這點風雨怕什么,這點磨難有什么,別怕扛不起,別怕經(jīng)不起,生命最富有的就是潛力。凝結所有生活向上的數(shù)據(jù),感恩進取,歡欣從容,活出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公約數(shù),別讓眼淚掉下來,面對生活的磨難,我們唯有用更強的信心,去活處對生活的虔誠告白,溫暖以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