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宗、九族、五服和昭穆 
1、五宗 古宗法制度的一種定制?!拔遄?,謂上至高祖下及孫?!敝^上,指為始祖之后者為大宗,即高祖、曾祖、祖。父之后者為小宗。大宗一,小宗四,合成五宗。 高祖、曾祖、祖、(父)、兄弟、子、孫 2、九族 《書*堯典》:“以親九族?!笨讉麽專骸耙阅栏咦?,玄孫之親?!奔?;高祖——曾祖——祖——(父)——兄弟——子——孫——曾孫——玄孫(元孫)。古宗法制度皆以此九族為準(zhǔn),因而帝王對判定的重罪犯;都是株連九族,滅門之災(zāi)啊!另有三族之制說,如:《周禮春官小春伯》:“掌三族之別一辯親疏?!比?,謂父、子、孫人屬之正名。 3、 宗族 《白虎通》釋:“宗者何謂也,宗者尊也,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睗h賈誼曰:“流派所出為宗?!备爬ㄕf,凡同祖之裔為宗,宗人湊聚為族,按古宗法制度所制,大宗和小宗的合稱為宗族。 4、 五服 來源于喪服,最早出現(xiàn)在周朝,以親疏為差等有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緦麻五種服孝名稱,通稱五服。 ①斬衰:五服中最重的孝服,用最粗的生麻做成,左右、下邊及側(cè)邊不縫,斷處外露,以示無飾故曰斬。麻布大襟當(dāng)心處以示哀戚為之衰。(參考《辭源》742頁1437頁《禮儀喪服論》)服孝三年。 ②齊衰:僅次于斬衰,以粗麻布制成。因緝邊縫齊故稱齊衰,服孝一年。(參考《辭源》1959頁《禮儀喪服論》) ③大功:又次于齊衰,以粗熟麻布制成。比齊衰的較細(xì)致,服孝九個月。(參考《辭?!?span>611頁,《辭源》358頁) ④小功:又次于大功,以較細(xì)熟麻布制成,服孝五個月。(參考《辭?!?span>478頁,《辭源》1193頁) ⑤緦麻:五服中最輕的服孝,用最細(xì)熟麻布做成,服孝三個月。(參考《辭海》1268頁,《辭源》1336頁) 增⑥袒免:袒衣免冠,凡五服外親無服之袒衣免冠以示哀思。露臂曰袒,去冠(帽)為免。 五服的稱謂! 期服——暨期服 功服——暨功服 緦服——暨緦服 (注)真正出五服應(yīng)在八到十輩(十輩全出了五服)因父子不為服。(如何算請朋友參考下圖自己理解)暨期服與功服為同為一服,其后為末服 。
5、昭穆 一般譜牒中都有昭穆一詞,如某譜序:“別親疏,序昭穆。”昭穆,出自古宗法制度,左乃父為昭,右乃子為穆。宗廟祖位排序,始祖居中,以下遞為父子,左昭右穆。又如喪葬,祖于上,左父右子。是為了安葬空間的利用。就有了大昭穆和小昭穆之說。 大昭穆是每位先祖的下首,安葬他的所有兒子。一般左側(cè)1.3.5.7,;右側(cè)2.4.6.8,從中間的神路往兩側(cè)展開。這樣排列因下一輩兒子的數(shù)量不等,因而很占空間。 因而使用小昭穆的居多,即立祖祖墳下首一條神路‘寬于個墳間距’其兒子分左右單雙數(shù)排開,再下一行(孫輩)則有1.按去世早晚排于神路兩側(cè),按單雙數(shù)排開。2.按同輩分兄弟間的歲數(shù)大小提前定位;也就是說,人還活著將來的‘居住地’就已經(jīng)定下來了。又如《禮記*祭統(tǒng)》曰:“夫祭又昭穆,昭穆者,所以別父子,遠(yuǎn)近,長幼,親疏之序而無亂也?!币虼苏涯率浅蔀槎ㄖ频男蛭弧⒎轿坏囊环N禮儀制度。由于此制度的形成,后人引申指稱宗族人等的尊卑輩分。換言之,就是排列的秩序。一般祭奠是從上‘祖墳’開始;上至下;左至右進(jìn)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