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導 讀 作為老師,他從教20多年,擔任過備課組長、班主任、年級主任,至今仍戰(zhàn)斗在教學一線;作為家長,他的兒子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清華大學。 湖北襄陽四中教師李自斌對教育一直有自己的心得。在本文中,他提了三個問題和四條建議,值得每一個家長看看。 各位家長朋友: 我是一位老師,更是一名去年剛畢業(yè)的高三學生家長。有朋友說我人生很成功,職稱是特級教師,榮譽是全國勞模,職務(wù)是名校教務(wù)主任,家庭關(guān)系上夫妻恩愛,教育培養(yǎng)上孩子出息。 我只能說我很幸福。 在教育孩子問題上,如果探討起來,我認為家長培養(yǎng)孩子主要是兩個字:堅持。堅持在平常中,堅持在每個環(huán)節(jié),時時刻刻在堅持。家庭教育的大道理大家都懂,網(wǎng)上、微信上到處轉(zhuǎn),關(guān)鍵是哪位家長能堅持。 我做過14年高中班主任、2屆年級主任,帶完13屆畢業(yè)生,當了19年的爸爸,那么我以自己的切身感受,站在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的雙重身份來與大家交流。 我提三個問題和四條建議。家長這個職務(wù)是伴隨著孩子出生自動擁有的,不需要別人任命。那么我請問大家第一個問題: 三個問題 你的家長職務(wù)現(xiàn)在走到哪個層次哪個級別? 人民日報《教育改革要從家庭教育開始》提出的家長層次論有五層。
…… 每個家長都很舍得給孩子花錢,但除了花錢,你還會為孩子花時間嗎?你會花時間嗎?你還更高層面地思考教育、思考孩子的人生規(guī)劃、思考與孩子同步學習伴隨孩子成長嗎?能夠始終與孩子成長對話嗎?你的思想與孩子成長的步伐合拍嗎?我想大部分的家長可能花在物質(zhì)上多一些,精神層面的要少一些。 我們做家長的是否滿懷熱情和夢想,是否科學做家長、理性做家長,結(jié)果俠義衷腸,以父愛母愛的名義在有意無意中傷害我們的孩子,影響了孩子的成長呢? 我問的第二個問題,你無意中使用了現(xiàn)代教育誤區(qū)的哪幾把刀? 現(xiàn)在我列舉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十把刀:
你以為父母無償?shù)馗冻鼍蜁欣硐氲幕貓??雖然我們付出不圖回報。我們要愛孩子,更要讓孩子感知我們的愛,不要讓愛泛濫,也不要什么都以愛的名義。原因何在?
說,你現(xiàn)在說不過你的孩子,發(fā)脾氣也沒有用;管,過去管得嚴的未必現(xiàn)在管得住,過去沒有管的現(xiàn)在也不容易管住。但是不管過去管不管,現(xiàn)在都要介入。因為你是孩子的家長,終身不能辭職不能退休的職務(wù)。 …… 我問的第三個問題是這次開家長會你提前備課了嗎? 在坐的各位至少可以肯定的是將手頭的事情放在旁邊,親自來參加會,比沒有來的要強,但是我們不能批評沒有來的家長,也許他們有許多緣由,但是我們表揚來的家長總行吧。我要特別對我們當爸爸的參加家長會點個贊,對夫妻都參加的點個贊。 這里沒有官大官小,這里沒有級別,都有一個平等共同的稱呼:學生家長。但就是有家長覺得不習慣,所以就不來,為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放下架子花費時間,至少說明不是稱職的家長。 為啥?家長會就是教育者的大聚會,家長是我們老師對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來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對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想上心?指望別人上心?老師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遠了。 家長要提前備好課,至少完成四個環(huán)節(jié):
帶著問題去,有備而來。什么時間開始?地點在哪里?帶上記事本,千萬別遲到,不要滿嘴酒氣,不要打瞌睡,給孩子展示一個好形象。 家長會交流時老師要面對很多學生家長,學生家長要主動一些,不要東扯西拉,要直奔主題,談核心問題,多共同想辦法,少埋怨牢騷,有的家長一見教師就是“我的孩子初中怪好,怎么一上高中就是這樣?”只會彼此誤會,還不如不談。原因何在:孩子在發(fā)展變化,學段與初中不同! 有的孩子怕的就是家長與老師“接上了頭”,孩子就沒有了自由的空間。所以有孩子給班主任留的家長電話是假的,不愿意將老師的電話告訴家長,不愿意家長到學校找老師。每次新生報到時,讓新生填家長聯(lián)系電話時,也有家長就說隨便填隨便填,生怕老師麻煩了家長,剛好滿足了學生讓老師、家長兩張皮的要求。只要管理有真空,孩子的發(fā)展就會有危險。 家長朋友,家長會一定到場,既是對孩子重視,也是避免出現(xiàn)管理真空。學校家長都發(fā)力,成長才有力;消除管理真空,希望才不落空。要想齊抓共管,必須聯(lián)絡(luò)暢通。 由于中學階段與小學不一樣,班大,人數(shù)多,教師教學負擔重,沒有周六周日,精力有限,因此,家長要主動與學校取得聯(lián)系,及時向老師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現(xiàn)情況,以便學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四條建議 那么我們做家長的要注意哪些呢? 1. 相信和配合學校老師很重要。 教師、家長、學生三者之間的關(guān)系就好比一個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邊兩角是家長和老師,我們的地位是平等的,教師和家長的長度可以決定學生的人生的高度。學生是頂點,無論活動的方式還是內(nèi)容都要圍繞學生,以學生為中心,這是我們辦學追求點。 既然學校確定一個規(guī)定,自然有多方面的考慮,做家長的請配合。比如手機管理,當前情況下,在校期間高中生使用手機還是弊大于利,有的學校不禁止手機,既然我校禁止就要執(zhí)行。許多家長與學生合伙欺騙學校,自以為很聰明,只有害自己,我家孩子只在假期使用手機,上學主動交手機,自然也就沒有手機依賴癥;校服要求統(tǒng)一穿,便于管理和約束學生的行為,避免攀比,分散精力。 規(guī)則不是針對哪個人定的。我們許多家長,當著孩子的面,非議老師,非議學校的規(guī)定要求,不就是給你帶來不方便嗎?圖的是嘴快活,發(fā)的是牢騷,你不維護學校規(guī)則,與學校保持一致,只會讓孩子增加抵觸情緒、投機心理,最終只能害了孩子。 …… 我兒子高三的班主任第一次當班主任,當時還二十多歲,我一直對兒子班主任很客氣也很尊重,因為我相信他。我們有的家長朋友不尊重年輕班主任,說話交流口氣大耍派頭,我們都是從年輕過來的,優(yōu)秀與年齡不成正比,不要將官場、商場、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帶到校園,記?。旱綄W校大家就是家長,與級別無關(guān),與年齡無關(guān),與你交流的是你孩子的老師。尊重孩子的老師就是在尊重我們自己。 凡是家長與學校扯皮的憑我接觸的案例來講,基本上孩子即使換地方也沒有很出色,因為家長已經(jīng)用行動告訴孩子:父母可以不在乎學校與老師。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沒有整個社會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養(yǎng),那么不管教師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學校里的一切問題,都會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來,而學校復雜的教學過程中產(chǎn)生的一切困難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家長可以參與教育但不能干預。我反對家長隨意指手畫腳;我反對家長抱團群體談事,群體輿論起哄;我們和家長是教育的合伙人關(guān)系,合伙時間就是孩子在校期間。讓懂教育的來從事教育。誰都不應該成為弱勢群體,但是誰也不能凌駕為強勢群體。 這一點即使有問題可以家長與學校交流,在孩子面前一定維護學校的規(guī)定、老師的權(quán)威。我與我的愛人從有孩子就定了規(guī)定:
2. 對孩子的教育要講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長變化嗎?你知道孩子現(xiàn)在在想什么嗎?你會與孩子交流嗎?許多家長別看在社會、在單位能言善辯,由于不知道親子溝通技巧,說不到一起去,做不到一起去。 多年來我與兒子既有嚴父的一面,也有摯友的一面,記得2017年元旦我兒子上大學后回來的當晚,我們父子倆平躺在床上,兩個爺們床頭胡侃神聊一兩個小時,我談了四個問題:如何把握大學的學業(yè)與創(chuàng)業(yè),成績與活動,戀愛與成家,出國與考研。 希望這種幸福你也有!有時候父子如兄弟,母女如姊妹,孩子大了,傳統(tǒng)的招數(shù)失效了:打,不一定打得贏;說,不一定說得服;嚇,大灰狼也不怕。他有手,他有腿,他有腦,他敢沖動,他不計后果,什么都敢做!血氣方剛的他什么都不怕,但家長、老師怕。孩子在成長,你要知道該管與不該管區(qū)別,理解與尊重的重要,平時怎么與中學的孩子交流呢。 首先是抓住“把柄談”。 俗話說“牽牛要牽牛鼻子,打蛇要打七寸”。如果家長談話抓不到點子,整天泛泛地要求他應該這樣,應該那樣。如果家長平時多觀察,積極與老師溝通,多到學校走一走,了解一些真實的具體情況,那么一旦談話,“某月某日某時某地某事”內(nèi)容確鑿具體,學生一下子被點中穴位,知道你在真正關(guān)住他,也不會狡辯托詞了,再繼續(xù)談下去效果會截然不同。 其次是集中時間談。 學生平時忙于學習,外面任務(wù)重,人累,回家家長再啰嗦,心累,沒有喘息的空間,他怎么可能會與你心平氣和的坐在一起呢。因此,平時應看在眼里,記在心里,注意場合,一周或一段時間,找一個不受干擾的固定時間和地點將問題集中起來,家長提前備課,很莊重的與孩子坐在一起,要么不說,要說則集中起來一次說到位,有力度有深度。 最后是針對問題談。 成長中的孩子不可能沒有不足,而且不足表現(xiàn)在多方面。與孩子談話不要奢望面面俱到,全面開花,集中性的針對一兩個問題突破就足夠。其他問題時機不成熟則不談。談的多,面拉得寬反而效果不好。要就事論事,孩子最忌提陳年老帳,與其他孩子攀比,胡亂聯(lián)系,主觀臆斷。 總之,站在孩子角度理解他,以平等的身份尊重他,以理談事說服他,既指出問題又給足面子。既找到不足又善于肯定。相信孩子,給孩子以成長發(fā)展機會,孩子才會慢慢理解家長的苦衷,才會慢慢敞開心扉。 3. 需要懂的三種基本教育理論。 我覺得家長朋友常犯困的,主要是沒有體會透兩大理論。 (1)壓力與績效理論。 壓力與工作績效成一個倒U型的關(guān)系。壓力太小不利于激發(fā)人的動力,壓力過大又使人被壓抑,導致不能得到高的績效,所以要有適當?shù)膲毫Σ拍苡幸粋€好的工作績效。我覺得許多學生有時對自己定位不準,自我評價不到位,無端加壓往往是增加學習焦慮的重要原因。要給學生適度的標高和正確的評價。 (2)教育的先天論和后天論的作用。 對人的素質(zhì)的影響有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人的主觀能動,等等。先天論強調(diào)遺傳,強調(diào)先天的遺傳因素在人認知發(fā)展中的作用,后天論強調(diào)環(huán)境、教育、后天主觀努力對人認知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孩子走多遠,家長先審視自己,當年的讀書狀況,現(xiàn)在對生活的努力狀況,爹媽都不一樣,何況孩子。 不再把超越的希望一股腦兒壓在孩子身上。所以學會加壓、適當減壓、不能沒壓、科學用壓。不要把三代的壓力交給孩子。 對孩子的期待相對穩(wěn)定。我們做教育者都知道,給孩子的期待一定要恰當,在正常期望值范圍內(nèi),低于或太高于都不行。 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研究過教育的先天論和后天論,不管怎樣,雖然后天起作用,但是“遺傳基因”也起作用。所以現(xiàn)在,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們也要擁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熱愛工作、喜歡學習新知識,等等。以身作則,教育才有說服力。 4. 孩子是看著家長的背影長大的,看給孩子一個穩(wěn)定的成長環(huán)境。 家長重視家庭教育就是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終生負責,他來自家庭,他成長于家庭,將來他也營造更高水平的家庭,也就提高了家族的品味。我的經(jīng)歷告訴我:夫妻關(guān)系很重要,母親需要培訓,父親也很重要,家庭和諧最重要父母的關(guān)系一定穩(wěn)定。父母是孩子的大樹,是孩子的靠山,沒有父母就沒有家,更談不上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父母的愛情指數(shù)只有父母自己知道,但是孩子來到世間就要對孩子負責,父母的關(guān)系恩愛最好,至少要相對穩(wěn)定,給孩子一個溫暖、穩(wěn)定的家。 …… 我的家庭公約是:只要孩子不畢業(yè),家里是不設(shè)牌桌的。我常常與孩子比賽曬業(yè)績,比如2016年高考后我與兒子約定,當兒子拿回大學通知書時,我一定將自己多年的教育研究整理成專著。父母生活正能量,不愁孩子不正能量。 人到中年,事業(yè)要,家庭也得要。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xù),不管我們在外面如何轟轟烈烈,最終我們還要回歸家庭。培養(yǎng)好自己的孩子,關(guān)注他的成長,同樣可以作為一項事業(yè)。
家長朋友,期望孩子成才,不是說在嘴上,想在心上,更在長期行動上。 孩子學業(yè)成長的過程,有風有雨還有陽光,我們要坦然面對,沒有不變的社會,只有我們對孩子不變的心。 內(nèi)容來源 | 初中生家長 微信編輯 | 冬慈 |
|
|
來自: xulangmang > 《2021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