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奉和圣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云里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游玩物華。 注釋 渭水:渭河。 陽氣:指春氣。 物華:美好的景物。 譯文 渭水縈繞著京城曲折地東流, 黃麓山環(huán)抱著漢宮長年依舊。 皇帝的車架從重重官門間的垂柳夾道中遠處,在閣道上回頭看看宮苑里的百花。云霧彌漫,一切都顯得縹緲,獨有帝城有一雙鳳闕高聳入云。春雨綿綿,樹色蔥蘢,掩映著千家萬戶。為了趁著春色,頒行適時的農(nóng)事的政令,天子出游,并不是為玩賞春景。 賞析 王維的這首七律,就是唐玄宗由閣道出游時在雨中春望賦詩的一首和作。 詩從“望”字著筆,開頭寫由閣道中向西北眺望所見的壯闊景象,從廣闊的空間展現(xiàn)長安宮闕的形勝之要。再寫人在閣道上回看宮苑的景象,一個“花”字透露了繁盛氣氛,“花”和“柳”點出了春天。頸聯(lián)仍然是回看中的景象,給人一種高峰突起的感覺???,云霧低回繚繞,盤旋在廣闊的長安城上,云霧中托出一對高聳的鳳闕,象要凌空飛起;在茫茫的春雨中,萬家攢聚,無數(shù)株春樹,受著雨水滋潤,更加顯得生機勃發(fā)。這是一幅帶著立體感的春雨長安圖。結尾寓規(guī)于頌奉中,指出了天子春游是順天道而行時令,并非為了賞玩景物。詩人善于取景布局,以飽滿而又生動的藝術形象,傳達出盛唐時期帝都長安的風采。 全詩寥寥數(shù)語,盡顯唐朝的盛大氣象,筆勢雄渾,色彩明麗,結構圓熟,被后人奉為應制詩的楷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