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寧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lián)盟的締造者也是無產(chǎn)階級革命的偉大導(dǎo)師和精神領(lǐng)袖。在我黨人員中也只有少數(shù)人才見過列寧,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我黨中唯一一位與列寧握過手的人。此人就是被毛主席稱之為“柯老”的柯慶施。 柯慶施,1902年出生于安徽歙縣。在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可以說是我黨資歷較老的黨員了。也在這一年他去莫斯科參加遠東各國共產(chǎn)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上見到了列寧,并且還和列寧握過手。后來與他一起見過列寧的人都犧牲了,因此他成了我黨唯一見過列寧的人。 新中國成立后,柯慶施被調(diào)往上海接替陳毅主持中共上海局。雖然當(dāng)時他地位很高了,但他生活儉樸,衣著樸素,不講排場,米飯就咸菜也可以過一頓。就是這么一個生活節(jié)儉的人,但他的文學(xué)造詣卻很高。 1957年,柯慶施寫的一篇《乘風(fēng)破浪,加速建設(shè)社會主義的新上?!返陌l(fā)言稿,備受毛主席青睞,并親自修改了這篇文章。在南寧會議上,65歲的毛主席屢屢稱56歲的柯慶施為“柯老”, 很明顯這是有意抬高他的地位。 1964年,柯慶施被任命為國務(wù)院副總理,在16位副總理中,位居第六,在同是政治局委員的李富春、李先念、譚震林之前。不過在1965年柯慶施就因為肺癌病逝,終年63歲。 他的追悼會很隆重,公祭大會由劉少奇主祭,周恩來、鄧小平、彭真、李先念等陪祭,鄧小平致悼詞。公祭以后,柯慶施的骨灰盒移置北京西郊八寶山革命公墓。 不過在1998年,柯慶施的女兒柯有蘭將他骨灰從八寶山移出,送回了故鄉(xiāng),完成了他多年來回歸故里的心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