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是一座從未停止的城市 凌晨、晚上、白天、夜晚 總能聽到城市“噠噠”的機械聲 一直都在轉啊轉 一切都在改變 ![]() 短短幾十年時間 從沿濱小鎮(zhèn)到全球金融中心 世界上所有人都看到了上海的發(fā)展 卻只有很少人記得上海的“消失” 這些上海過去的痕跡 你又知道多少? ![]() 東臺路 被取代的古玩市場 盛世重典藏 中國人歷來就有收藏古玩字畫的愛好 收藏熱則通常緣起於古玩舊工藝品市場的形成 上海盧灣區(qū)東北部 北起崇德路,南至肇周路 長約586米,寬約12米 這里曾是上海著名的古玩第一街 ![]() 解放后直至20世紀80年代 東臺路沿路均為住宅 1985年隨著瀏河路被辟為綜合市場 東臺路受其影響,形成花鳥市場,后漸冷落 自發(fā)形成了上海最早的地攤文物市場 幾經(jīng)取締,又死灰復燃 1988年,在相關部門的主辦下 創(chuàng)立了“瀏河路舊工藝品市場” 成為被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批準為 上海第一個屬監(jiān)管的舊工藝品市場 自此各類陶瓷、金屬玉石、書畫、碑帖等文物 在東臺路上層出不窮 ![]() 以“奇、特、怪、稀”著稱的東臺路古玩市場 有著別處尋覓不到的各具特色的古舊工藝品 其市場除了有中國傳統(tǒng)的攤商的交易方式外 又有符合于現(xiàn)代室內較專業(yè)而隱蔽的交易特點 吸引了各種文化歷史背景下的人群前來采購 ![]() 隨著海外“上海熱”的興起 東臺路的古董市場越來越火爆 一度成為上海繼外灘、豫園之后 又一個旅游者必到之地 眾多海內外游客前來尋寶 據(jù)說也常有港臺人士在此掃貨 ![]() 盛極而衰,物極必反 古董之所以價值極高 正是因為“物以稀為貴” 市場需求的極速增加 導致缺貨、少貨在所難免 一些商販們?yōu)榱私?jīng)濟利益 假貨、劣貨開始進入市場 東臺路就這樣逐漸沒落了 ![]() 莫干山路涂鴉墻 “殘留”的青春 涂鴉一直是一種很時尚潮流的藝術 通常被認為是個性張揚肆意的代表 蘇州河畔,莫干山路涂鴉墻 是上海比較早也比較完整的涂鴉墻 以前莫干山路的涂鴉墻可真熱鬧 經(jīng)??梢钥吹揭恍┐虬缧鲁钡哪贻p人 在那里涂涂畫畫 手臂上有刺青的外國人也特別多 其中歐美人和日韓人士占了大多數(shù) ![]() 莫干山路涂鴉墻最熱鬧的時候 幾乎每天都能看到一些涂鴉“發(fā)燒友” 在廢舊的墻上展示才華 不同的藝術家 在同一片地方創(chuàng)造著屬于自己的作品 天馬行空的想象讓莫干山路兩旁的街道 充滿截然不同的文藝氣息 ![]() 但是隨著商業(yè)開發(fā)的進行 終究是被抹去了部分 即使現(xiàn)在莫干山路依然有涂鴉 上面的顏色也依舊艷麗、明亮 卻再也不見當初的追風少年 更不見那肆意的青春 ![]() 老西門 回不去的舊書市和動漫天堂 “19塊跟20塊有什么差別啦!” “當然有差別!” “你說說有什么差別?” “你跟我喊這么久就是差別!” 如此對話,老上海寧都懂 在上海文廟,這般說話再常見不過 ![]() 上海文廟 老城廂中難得的復古與新潮的集結地 也是文藝愛好者的根據(jù)地 如今僅存的幾個少數(shù)特色市集之一 在這里淘小人書 四處挑選不知來處的舊紙品 明信片、日記、照片、甚至是一張便簽也行 沒有明碼標價,大家各自隨意 只要自己喜歡就好 ![]() 很多人都知道文廟書市每周日早七點半開始 事實上在五點多就已經(jīng)開始有交易了 而在早幾年書市從零晨就開始 黑暗里尋一處墻角擺攤 賣書的包囊一打開,買書的一擁而上 好東西當然要“先下手為強” 只是這樣的“半夜鬼市”已經(jīng)被抄了 獨留了早上的書市 ![]() 書市之外,文廟路則是動漫一條街 被稱為上海的“東京秋葉原” 二次元動漫迷的天堂 走在街上,經(jīng)常能遇見coser 各種奇裝異服組成獨特的文廟街景 若多看到幾個的歐美陰暗風cosplay 還要誤以為是在過萬圣節(jié)呢 ![]() 七浦路 正在改變的服裝批發(fā)市場
七浦路服裝市場地處靜安、黃浦、虹口交界處 交通便捷,占盡人流物流等優(yōu)勢 是上海最大的服裝批發(fā)集散市 無論是服裝批發(fā)、零售都是上海人氣最旺的 一到周末節(jié)假日,更是人山人海 甚至還會有周邊城市的人專程來此淘貨 ![]() 七浦的購物環(huán)境真心不優(yōu)雅 可是價格驚人的低廉 老上海寧都知道:七浦,即“cheap” 并不知道它名字為啥起得這么恰當 總之就是從方方面面證明了七浦的物價優(yōu)勢 ![]() 更重要的是,從淘寶爆款,到明星同款 從一線奢侈品牌,到小眾逼格新銳設計師作品 這里應有盡有! 款式也是緊跟市場潮流 堪稱服裝天堂 走進這里,你只管隨便挑、大膽買! ![]() 近幾年,因為商業(yè)發(fā)展需求 七浦路越來越多的商家開始想做轉型 走高端、甚至是定制路線 便宜、路邊攤的標簽在慢慢被撕下 眾人穿越人海去尋“衣”的市井氣息也有些淡化 ![]() 銅川路 給力的水產(chǎn)市場 頭條菌常說:人生其實很簡單 就是逛吃~逛吃~逛吃~吃~吃~吃~ 逛完七浦路,吃遍銅川路 這才是老底子上海寧的日常生活 ![]() 1966年,水產(chǎn)市場開業(yè) 1997年,收回全部投資 2000年,成交額達27.2億元,并受到市場盛贊 2004年,市場成交量達到10萬噸 成交額為32.3億元,全年稅收達到千萬 2008年8月,開始搬遷,進行投資改造 2016年,搬遷完成,水產(chǎn)市場消失…… ![]() 當年的銅川路水產(chǎn)市場 位于銅川路、曹楊路口,真如古鎮(zhèn)的東首 北靠鐵路上海西站 南面靠內環(huán)線高架武寧路入口 敞開大門迎四方吃貨來客 ![]() 在老百姓眼里 銅川路連空氣都充斥著腥臭味 但在食客看來 這是老饕們的天堂 占地2.6萬平方米 有800個攤位和近百個門面鋪房 經(jīng)營戶超過400戶 隨便走進一家 都是一場鮮到掉眉毛的“海鮮之旅” ![]() 從最初的一片農地到后來的日夜繁華 再到20年后的拆遷 看著銅川路的誕生與消失 就像經(jīng)歷了“極速版”的滄海桑田 那時晚間的夜排檔上 你還和老友一起吃著海味 啜著冒泡的啤酒 可轉瞬之間只剩回憶了 ![]() 紅坊 悠閑好白相去處 文藝青年們總對創(chuàng)意園有著莫名其妙的熱愛 尤其是一些從老建筑變身而來的藝術中心 紅坊就文青們最喜愛的白相好去處之一 ![]() ▼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行走中的大長腿 ![]() ▼ 在這里,我們可以去“國民岳父”的咖啡館擼貓 ![]() ▼ 在這里,我們可以在“三像”又“三不像”的小店里學習紅酒知識 ![]() ▼ 在這里,我們可以喝著酒、唱著歌、看On Stage的固定演出 ![]() 可是現(xiàn)在,我們只能在這里回憶 看著它慢慢變身 等著它未來又將以怎樣的新姿態(tài) 再次與老上海寧相遇 ![]() 西宮 兒時的樂園 滬西工人文化館 始建于1959年,1961年正式開放 陪伴了幾代上海寧的成長 和上海工人文化宮、滬東工人文化宮 并稱上?!叭髮m” 改革開放前工會會員憑工作證進入 其他人則需要購買門票入內參觀 ![]() 在那個娛樂還沒有現(xiàn)在這么豐富的時代 影劇場、圖書館、閱覽室、溜冰場以及多種電子游藝設施的存在 讓西宮成了上海文青們憧憬的聚集地 也被市民們自豪地稱為“小世界” ![]() 上世界80年代,“西宮”繼續(xù)充實自我 添置了更多的游樂設備 并成立了各種休閑愛好者協(xié)會 書評、美術、攝影、書法、集郵、影評…… 大家在這里齊聚一堂 共同交流學習、其樂融融 “西宮”也分為了老西宮和新西宮兩部分 老西宮多小攤頭、賣些小飾品 供人們休閑、散布 新西宮多大門店,賣服裝、配飾 供大家逛街消費 ![]() 上海寧習慣管老西宮直接叫“西宮” 因為在老上海寧的記憶里 “西宮”不僅僅只是一個娛樂圣地 也是他們“廣大職工的精神殿堂” 這里有他們的童年 也有他們少不更事時最初的憧憬 ![]() 《繁花》的作者、上海作家金宇澄 曾用如此文字回憶西宮: ![]() “離開了風景宜人的西宮,初夏的涼爽湖風,隱隱約約傳來的舞廳薩克斯音樂,是我對它最后的記憶。” 上海,2400萬人在來來往往 無數(shù)人在擦肩而過 可也有千萬人抱著同樣的回憶 那可能是關于老上海的痕跡 也可能是關于自己青年時的追求 卻都同屬于“一座魔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