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蜀漢在四個戰(zhàn)略地位比較重要的地方設立了戍衛(wèi),有十七位將軍在這里任過都督,其中有漢中都督:魏延、吳懿、王平、胡濟,庲降都督:鄧方、李恢、張翼、馬忠、張表、閻宇,江州都督:費觀、李嚴、李豐、李福、鄧芝,永安都督:李嚴、陳到、宗預、閻宇。這些都督們大部分都是良將,保障蜀漢一方平安。另外霍弋以南中都督領(lǐng)南中六郡,羅憲以副將身份鎮(zhèn)永安,都是難得的將才。 一、魏延 曹操占領(lǐng)漢中四年,把漢中搬成了一座空城。劉備慧眼識英雄,越級提拔魏延鎮(zhèn)守漢中,當時魏延在朝會上擲地有聲的說,如果曹操親來,我為大王守好漢中,如果是其他將軍帶十萬以內(nèi)軍隊來攻,我為大王把他消滅。魏延說到做到,在任職漢中期間,寸土未失,拒敵與國門之外,232年和吳懿一起殺入羌中,大敗郭淮、費耀。在諸葛亮麾下戰(zhàn)司馬懿、張郃,甲首三千。正史中魏延能力很強,能力不遜五虎,可惜死于內(nèi)斗,悲慘收場。 二、王平 王平深得諸葛亮器重,是無當飛軍的首領(lǐng),鎮(zhèn)守漢中多年,寸土未失。曾以少勝多,拒敵與國門之外,擊敗曹爽十萬大軍。王平不識字,通過請人讀書來學習,為人嚴肅認真,謹慎自律。 三、馬忠 劉備第一次見馬忠時,就認為馬忠時一個人才,馬忠為人幽默詼諧,平易近人。馬忠?guī)ьI(lǐng)張嶷等人在南方多次平亂,治政有方,深受南中各族愛戴,張嶷北上時,多位頭領(lǐng)愿意跟隨,馬忠去世后,南人為馬忠立廟,痛哭流涕。 四、鄧芝 鄧芝為將二十年,賞罰分明,體恤士卒,家無余財,妻子有時候要忍受極寒。鄧芝外交東吳,恢復孫劉聯(lián)盟,深得孫權(quán)的喜愛。任江州都督期間,曾多次平亂,政績突出,保一方安寧。為人剛正不阿,唯獨尊重姜維。 五、李嚴 劉備臨死前任命的托孤之臣之一,李嚴文武雙全,曾參與制定蜀國《蜀科》,曾經(jīng)帶5000人剿滅數(shù)萬盜賊。政治能力也很優(yōu)秀,任犍為太守時,鑿通天柱山,修沿江大道,興修水利,官吏和民眾都愛戴他。 六、李恢 李恢認為劉備是明主,在劉備初入蜀中時,去拜見劉備,劉備非常贊賞他,把他留在軍中,后李恢作為使者成功結(jié)連馬超。劉備稱帝后,庲降都督鄧方逝世,劉備問李恢,誰可以任職庲降都督,李恢毛遂自薦,劉備說我正有此意。劉備逝世后,南中各族作亂,李恢平亂立下赫赫戰(zhàn)功,后隨諸葛亮征討南蠻,屢立戰(zhàn)功。 七、羅憲 劉禪投降后,羅憲以數(shù)千士卒,擊敗盛曼、步協(xié),后陸抗又帶兵前來,六個月攻不下永安,無奈退兵,當時永安城中瘟疫,染病者過半,軍心依然未散,可見羅憲帶兵有方。當時蜀國數(shù)百坐城池沒有歸屬,可惜吳國因打不下永安,寸土未得。 八、霍弋 名將霍峻之子,劉備自小把他養(yǎng)在家中,霍弋鎮(zhèn)守南中方法得當,南人敬服。鐘會、鄧艾攻蜀時,霍弋請求帶兵北上,劉禪沒有允許。后來在獲得劉禪在魏國受到禮遇后,率領(lǐng)南中六郡投降。 九、陳到 白耳精兵的首領(lǐng),忠勇和趙云齊名,比趙云稍弱,任永安都督,死在任上。關(guān)于他的記載不多,陳壽和楊戲?qū)λ脑u價較高,統(tǒng)領(lǐng)的白毦兵,是蜀中上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