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西部調(diào)水~西部水源調(diào)水
過去很久就聽說過,朔天運河考察和設(shè)想。
其實是和大西線調(diào)水設(shè)想,同一個模式。
除此之外的:已建的西線調(diào)水、和中線調(diào)水即是東線調(diào)水吧,不管怎么建,失敗的機率,十分大。
而中線調(diào)水,基本上已失敗。
西、中線調(diào)水,似乎是一幫不食人間煙火的書生,夸夸其談的舞弄—番。
西、中線調(diào)水,技術(shù)要求不高,符合傻瓜工程方式,投資概算不超高。
當局一拍腦袋,便成了巨爛工程。
拿西線調(diào)水來說:
從丹江口水庫調(diào)水,干線全長1432公里
2011年11月20日,丹江口水庫水位達到海拔158米
北京平原的平均海拔43.71米。
長1432公里的小水渠,·落差是120米~~這些水,怎么個流法?這根本不等于大江的流動。5公里,才0.4米的落差……約100米,落差1厘米~這水流的速度,比蝸牛爬得那么慢吧。
所以,這種調(diào)法,必敗無疑。
在巨大的工程面前,竟然有一批腦殘的專家……這話難聽死了。但比起幾千億元如泥牛入海,這話就象搔癢癢。
所以,以后的西部調(diào)水工程,必須在落差上留下足夠的余地。
通過大壩蓄水,可以有更寬闊的河道流動~這是小水渠無法比擬的。
西部調(diào)水,要筑許多個380米高的大壩。所以,技術(shù)要求很高。
但這些大壩的優(yōu)點是:可以發(fā)巨量的電。因此,容易拿回超巨量的投資。
在此,談談380米高的大壩的抗地震問題。
~~用400米高的高樓來參照。
據(jù)說,400米高的高樓,按抗震8級來設(shè)計。
一個墻壁,要承受樓頂?shù)乃?/span>樓面的重量。因比,一個400米高的高樓的墻壁所承受的重量,會等于一個孤立墻壁的800米高的重量。
所以,380米高的大壩,也不過等于200米高樓的承重。
其實上,這墻壁的重量,又落在四面的鋼筋水泥柱上。按照水泥柱面積占墻體的1/2計,這些水泥柱所承受的重量,就等于2x800米=1600米高的單純水泥柱的重量。
所以,380米高的大壩,與400米高的高樓相比,算不了什么?!?/span>其實僅等于建33層的100米高樓的要求。
~~關(guān)于:每幢高樓,都有大量窗口。這些窗口,占墻體面積約1/8,~這12%的“誤差”,可以與其它方面的“誤差”,扯平、相對消,所以,可以忽略不計。
而400米高的高樓,寬度50米吧。
如果以50米高x50米寬為一個抗震單位,那么,400米高樓的抗震性,只是50米高的8分之一。
而大壩往往是下寬上窄。這方面的抗震性,自然是高樓的十倍以上。
而高樓的支撐面積,僅僅是樓面的十分之一。
大壩的支撐面積,是全部地基。這個方面的抗震性,又是高樓的十倍。
二方面相加,大壩的抗震性,是高樓的二十倍、和以上。
~~~~~~參考:
大西線調(diào)水 (匯集資料)
藏水是指源于西藏或青海,流經(jīng)西藏或云南的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之水。雅魯藏布江出國年徑流量約1395億m3,瀾滄江出國年徑流量約740億m3,怒江出國年徑流量約703億m3,總計為2838億m3。
諸多引水方案各有短長。大西線調(diào)水核心工程是從極地天河的雅魯藏布江筑壩調(diào)水,鑿通隧道,沿峽谷,舊河道到黃河,這一段也叫雅黃工程,直線距離760公里,流程1800公里。主干線走向是在雅魯藏布江上游朔瑪灘筑壩,抬高水位至3588米,引水到波密松宗,過分水嶺(3506米)到八美河,入怒江。在夏里筑壩攔怒江,使水位達3486米,回水過嘉玉橋,在馬利打隧洞穿越分水嶺至恩達入色曲—瀾滄江。在昌都筑壩攔江使水沿麥曲—勇曲過分水嶺(3448米)到貢覺入金沙江。在金沙江然中頓巴筑壩抬高水位至3416米,回水入四川省白玉縣贈曲,溯源至打錯,過分水嶺到甘孜入雅礱江。在雅礱江新龍縣河段筑壩,使水位達3397米,回水過分水嶺入鮮水河。在爐霍筑壩攔鮮水河,抬高水位至3396米,形成大水庫,回水溯尼柯河過分水嶺(3390米)到翁達、入大渡河支流色曲—杜柯河。在兩河口筑壩成庫使水位達3388米、溯源杜柯河過壤塘到南木達、入麻爾柯河。在斜爾朵筑壩,使水位達3385米形成大水庫回水到阿壩查理寺,過分水嶺(若爾蓋草地低山3383米)進賈曲,向北流入黃河(3366米)。
引水入黃流量11366秒立方米,相當黃河流量的5倍,黃河不能承受,故需在拉加峽建大水庫,分流1/4的水順黃河下泄,利用黃河4600公里河道輸水華北入海;3/4的水再由黃河主線分流,從拉加峽水庫到青海湖大渠輸入青海湖,該支線簡稱“拉青工程段”。經(jīng)青海湖(3200米)調(diào)蓄,向西經(jīng)支線輸水柴達木、塔里木、準噶爾三大盆地,向東由河西走廊以及阿拉善分流,小量在祁連山北麓利用疏勒河由東向西的天然河道,自流塔里木盆地東緣的羅布泊。絕大部分則通過青岱輸水工程,將1/2水引入岱海(1221米),經(jīng)“岱勃工程段”,由岱海調(diào)蓄可輸水整個華北(京津晉冀蒙遼)
入渤海。引水路線遙遠,地形復雜,但全部自流,造價偏低。
副線也叫第二梯引水線,它是從西藏墨脫、察隅附近的雅魯藏布江大拐彎,東側(cè)朔格藏布(2218米)筑壩引水,串金珠藏布—丹巴曲—察隅河—吉太曲—入云南獨龍江—怒江—瀾滄江—元江—珠江上游南盤江,聯(lián)通撫仙湖,昆明的滇池,以及洱海,引水到石鼓(1881米)入金沙江,進四川境內(nèi),順流而下過虎跳峽,在三江口筑壩,抬高水位鉆隧洞過分水嶺通雅礱江—大渡河。在石棉筑壩、建大渡河水庫,抬高水位到1766米,回水過瀘定橋,打隧洞穿越二廊山導水至雅安—天全—串青衣江—岷江—涪江—沱江—白水江—西漢水—白龍江—嘉陵江。至此,水分兩路:一路到甘肅天水定西由祖歷河入黃河大柳樹水庫;一路過秦嶺,經(jīng)陜西省鳳縣(968米)下泄寶雞(565米)入渭河,經(jīng)西安到潼關(guān)入黃河。過黃河,入山西省,溯汾河到太原,經(jīng)忻州入滹沱河東轉(zhuǎn)到河北省會石家莊,沿京廣鐵路到北京—天津。副線施工條件好、引水不少,每年流入黃河總量1880億立方米,但地形復雜,流程長5600公里,工程量大,造價較高。
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取水和經(jīng)過的各條大江大河之間的分水嶺均有平坦的埡口相通,從而使各流域聯(lián)成一氣,為大西線南水北調(diào)鋪墊了最基本的可能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和橫斷山脈(平均海拔4500~5000米)的結(jié)合部,為一片長800公里、寬150公里、海拔3600米~3400米的低凹地帶,在這條項凹帶上,上述各條分水嶺都有溪谷山口即埡口,使相鄰的水系得以溝通。橫斷山脈雖高,峽谷雖深,但在巖岸嵯峨、峽谷幽深的河道兩岸采用定向爆破的成熟技術(shù),炸山堵江,壅高水位,利用原有各水系的干支河道,輔之以在各分水嶺地段建造渠道、開鑿隧洞,因勢利導,可全線自流引水。簡而言之,依賴自然地理環(huán)境,順勢而為兼后天改造,讓喜馬拉雅山前的暖流惠及西北大漠,成本自然相對低廉。
大西線調(diào)水的二個基本路線
大西線調(diào)水方案有兩個基本路線:第一路線和第二路線。
第一路線方案是沿3560-3400米等高線的引水方案。這一路線方案又有兩種引水方法,第一引水方法以渠道輸水為主,第二引水方法以隧洞輸水為主。隧洞方法的突出優(yōu)點是安全可靠,缺點是建造成本高,引水量較少,且功能單一,只能引水,無航運之利。
第二路線方案是在墨脫附近的雅魯藏布江河段開始調(diào)水,沿2000-1300米等高線,串察隅江、獨龍江、怒江、瀾滄江、元江、南盤江、金沙江、大渡河、泯江、涪江、白水江、白龍江,過秦嶺,入渭水,在陜西潼關(guān)和甘肅定遠兩處入黃河,可調(diào)水1880億立方米。第二路線方案的優(yōu)點,一是進一步利用橫斷山脈水系下游的豐富的出境水,大幅度地增加大西線的調(diào)水總量。西藏海拔2000米以下的墨脫、察隅地區(qū)年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年徑流量達3800億立方米。特別是這一方案可調(diào)存長江上游的洪水,根除長江中下游的水災(zāi)。
014-12-12:
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察隅河、獨龍江等年出國境水量5800多億立方米,淡水不僅白白流走,每到汛期山洪暴發(fā),還經(jīng)常給下游一些國家造成水災(zāi)。長江上游三條支流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年總水量2074億立方米,中下游常常水患綿綿。
瀾滄江—湄公河全長4880
千米,流域面積81萬平方千米,河口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750億立方米。瀾滄江-湄公河地跨緯度25°,源頭至河口高差5000多米,立體氣候明顯,具有寒帶、亞熱帶、熱帶各氣候帶,可開發(fā)利用的土地資源豐富,可開發(fā)水能資源約37000MW,特別是生物資源豐富,適宜于旅游業(yè)的發(fā)展。
瀾滄江河長2161
千米(含中緬邊界河段31千米),流域面積19萬平方千米,中國境內(nèi)為16.74萬平方千米,中、緬、老國界處多年平均年徑流量760億立方米,其中中國境內(nèi)為740億立方米。瀾滄江流域自北向南呈條帶狀,流域平均寬度約80千米。河道出青藏高原后,進入高山峽谷區(qū),兩岸高山對峙,山峰高出水面3000多米。
~~~~~~
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調(diào)水工程
大西線調(diào)水的基本方案
http://forum.china.com.cn/thread-360577-1-1.html
為了使大家多大西線有客觀的認識特意編輯
水源、調(diào)水量和集水方案
權(quán)威資料證明,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的水源非常充沛,調(diào)水量有可靠的保證。
第一、從宏觀氣候環(huán)境來看,西藏地區(qū)擁有我國最豐富的水源。來自印度洋上空的潮濕的西南季風沿青藏高原峽谷上升至降水線,形成大降水,年降水量達1000-2000毫米。西藏地區(qū)以高山積雪、冰川和地下水的形態(tài)保存的水資源達680萬億立方米,其中熱水資源達99萬億立方米。
第二、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引水區(qū)的集水面積達100萬平方公里,年降水總量1.2萬億立方米,形成徑流9800億立方米,其中流出國境和流入大海的達6988億立方米
。
第三、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取水的幾條江河的總水量為6357-8109億立方米,第一梯級調(diào)水工程可取水2170億立方米,只占各調(diào)水江河入海水量的8%,占出境水量的1/3。
怒江(入海水量3118億立方米)取水480億立方米,瀾滄江(入海水量3500億米)取水300億立方米。長江上游的三條支流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的調(diào)水處的總水量為2966億立方米,其中金沙江1880億立方米,取水200億立方米;雅礱江586億立方米,取水30億立方米;大渡河500億立方米,取水20億立方米。
【紅風:關(guān)于雅魯藏布江的水量,可參考這種敘述:
塔里木河是我國第一大內(nèi)陸河,流域多年平均地表水天然徑流量398.3億立方米,河流的水源主要來自天山和昆侖山等高山冰雪融水,不重復地下水資源量為30.7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為429億立方米。支流很少,蒸發(fā)量大。年均流量是
136m3/s
雅魯藏布江流域降水豐富,支流多水能蘊藏量豐富,在中國僅次于長江。平均流量16240m3/s。
136m3/s:16240m3/s=119倍,x429億=51051億立方米。~~這是雅魯藏布江的年水量啊……~~到這里,也不知聽哪個專家的高論了。專家們的數(shù)據(jù),也能這樣的。】
第六,在擬取水的干支流河流兩岸沿3500米等高線建造輸水集水兩用渠道。
這種兩用渠道,一方面可以輸送水庫蓄水,另一方面可以沿途收集雅魯藏布江水系密如蛛網(wǎng)的大小支流的河水,從而大大增加可調(diào)水量。例如,全長258公里的朔林(朔馬灘-林芝)大渠即可沿途攔集年徑流總量達139億立方米的46條支流的流水,增加調(diào)水量110億立方米。
第七,在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有11條河流,下游注入印度的布拉馬普特拉河,其在我國境內(nèi)的河段的水量共計1900億立米,有埡口與北麓溝通,在3500多米等高線處可引水800億立方米,經(jīng)埡口匯入雅魯藏布江南岸的朔米(朔馬灘至米林)大渠。
綜上所述,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可調(diào)水量至少為3000多億立方米,2200億立方米左右的調(diào)水量是一個留有途地的數(shù)字。
水庫大壩:
?。?、雅魯藏布江水系的朔馬灘水庫壩高92米,庫容量48億立方米;主體水庫松宗水庫壩高360米,庫容量100億立方米。
?。病⑴睦锼畮鞛榇笪骶€調(diào)水工程的第一大水庫,庫容量逾1000億立方米,但設(shè)計壩高亦僅為396米。怒江可調(diào)水量為480億立方米,可爭取達到680億立方米,為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的又一舉足輕重的水源。怒江調(diào)水條件得天獨厚:打6公里隧洞即可溝通雅魯藏布江水系和怒江水系;夏里的朔瓦巴大峽谷為典型的V型大峽谷,年均徑流量達419億立方米,上游人煙稀少,淹沒損失??;無暴雨,無洪災(zāi)威脅,故可建造庫容量千億立方米以上的巨型水庫。
?。场憸娼档牟颊{(diào)水工程的主體水庫麥曲水庫壩高181米,庫容量20億立方米。
?。?、金沙江大水庫為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的第二大水庫,庫容量達400億立方米,壩高386米。
5、雅礱江水系的甘孜水庫壩高100米,庫容量16億立方米;爐霍水庫壩高181米,庫容量68億立方米。
?。?、大渡河水系的兩河口水庫壩高292米,庫容量118億立方米。
?。贰⑷朦S后工程拉加峽水庫壩高380米,庫容量488億立方米。
大西線調(diào)水方案運用倒虹吸原理建造翻水工程,解決輸水線路在雅魯藏布江水系各主要河流的河口地段的過水問題。通過輸水集水兩用水渠和倒虹吸翻水工程的巧妙構(gòu)思和設(shè)計,可克服雅魯藏布江河谷西高東低,地形復雜的困難,將雅魯藏布江水系的徑流的絕大部分匯入水位達3566米的松宗水庫,從而為藏水北調(diào)打下堅實的基礎(chǔ)。
四、南高北低的有利地形
大西線調(diào)水線路的整個地形特點是多水的西南地勢高,缺水的西北、華北的地勢逐級降低,全線的水位由海拔3568米逐步降低到海拔3366米,過分水嶺地段高度從海拔3500米逐漸下降到海拔3380米,形成從南向北傾斜的有利于流域間調(diào)水的總的地形走勢,從而決定了從西南諸江河調(diào)水到西北、華北地區(qū)的戰(zhàn)略上的可行性。
雅魯藏布江與黃河之間的最短直線距離為760公里,中間隔著幾條大江大河和橫斷山脈。我國科學家經(jīng)過多年的考察研究,發(fā)現(xiàn)橫斷山脈雖高,峽谷雖深,但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取水和經(jīng)過的各條大江大河之間的分水嶺均有平坦的埡口相通,從而使各流域聯(lián)成一氣,為大西線南水北調(diào)提供了最基本的可能性。這是最有價值的帶關(guān)鍵性的發(fā)現(xiàn)。從西南諸江向黃河調(diào)水的主要工程方案是在巖岸嵯峨、峽谷幽深的河道兩岸采用定向爆破的成熟技術(shù),炸山堵江,壅高水位,利用原有各水系的干支河道,輔之以在各分水嶺地段建造渠道,開鑿隧洞,因勢利導,全線自流引水。整個調(diào)水工程線路雖長,工程雖大,但難度并不很大。
五、調(diào)水線路和過分水嶺工程方案
大西線調(diào)水線路串橫斷山脈水系的雅魯藏布江、怒江、瀾滄江和長江上游水系的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橫穿在這六江河間橫亙著的多條分水嶺: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嶺、他念他翁山、芒康山、雀兒山、羅科馬山,以及阿壩-若爾蓋草地。在青藏高原(平均海拔5000米)和橫斷山脈(海拔4500-5500米)的結(jié)合部,為一片長800公里、寬150公里、海拔3500-3400米的凹地帶,地理學家稱之為項凹帶。大西線調(diào)水線路就行進在這條狹長的低凹地帶上,其基本走向是雅魯藏布江河谷-帕隆藏布江河谷-怒江的洛隆-瀾滄江的昌都-金沙江的白玉-雅礱
江的甘孜-大渡河上游的阿壩-黃河的若爾蓋草地。在這條項凹帶上,上述各條分水嶺都有溪谷山口即埡口即埡使相鄰的水系得以溝通。
根據(jù)實地考察,過分水嶺工程設(shè)計方案有三個特點。
第一、選擇了最宜于過水的埡口;
第二、不單純依靠利用埡口的溪壑建造輸水渠,否則水道迂回曲折,工程量大,輸水量??;
第三、發(fā)現(xiàn)埡口中的分水嶺山體單薄,厚度一般不超過20公里,最適合于開鑿隧洞。
過分水嶺方案主要采用在最佳的埡口中開鑿短程隧洞的辦法,這樣做的優(yōu)點是工程量較小,輸水量大,且可利用落差發(fā)電。這樣的工程共有6處,即:
1、溝通雅魯藏布江水系和怒江水系之間的分水嶺念青唐古拉山-伯舒拉嶺的通拉-八美工程(開鑿隧洞6公里);
2、溝通怒江水系和瀾滄江水系之間的分水嶺他念他翁山的馬利-恩達工程(開鑿隧洞19公里);
?。场贤憸娼岛徒鹕辰抵g的分水嶺芒康山的括熱-貢覺工程(
開鑿隧洞11公里);
4、溝通金沙江水系和雅礱江水系之間的分水嶺沙魯里山的白玉-甘孜工程(開鑿隧洞6公里);
?。怠贤ㄑ诺a江水系與大渡河水系之間的分水嶺羅科馬山的羅柯馬-翁達工程(開鑿隧洞6公里);
?。?、溝通大渡河水系與黃河之間的分水嶺麥爾瑪山梁的麥爾瑪-納革藏瑪工程(開鑿隧洞6公里)。
整個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共開鑿隧洞56公里,最長的隧洞為19公里,平均每條隧洞約長9公里。
怒江(入海水量3118億立方米)取水480億立方米,瀾滄江(入海水量3500億米)取水300億立方米。長江上游的三條支流金沙江、雅礱江、大渡河的調(diào)水處的總水量為2966億立方米,其中金沙江1880億立方米,取水200億立方米;雅礱江586億立方米,取水30億立方米;大渡河500億立方米,取水20億立方米。
六、若爾蓋草地改造方案
若爾蓋草地的治理是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的前期工程。草地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為一片沼澤地帶,年降水量約為700-800毫米,積水層厚15-30米,保有水量約為400億立方米,泥炭蘊藏量約為71億噸。加以開發(fā),可得以10億噸計的泥炭,造良田6百萬畝,還可每年增加黃河水量80億立方米。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方案提出制造人工泥石流的治理辦法,利用湍急的河水沖泥沙,疏浚河床,降低入黃口的黃河河段及流經(jīng)草地的賈曲、白河、黑河的水位,以便迅速排干草地積水。這樣,不僅可以在草地順利地建造引水工程,而且為徹底治理和開發(fā)草地創(chuàng)造條件。
七、入黃后工程方案
入黃后工程的核心是建設(shè)青海湖和岱海兩大戰(zhàn)略調(diào)蓄水庫。主要內(nèi)容是建造壩高380米、壅高水位至3358米、庫容量488億立方米的拉加峽大水庫,開挖拉加峽大水庫至青海湖的全長216公里的輸水渠,以及建設(shè)由青海湖向岱海引水的青岱輸水工程。近日有的學者提出疑問,認為青海湖是咸水湖,不能用作調(diào)蓄水庫。這個問題不難解決。青海湖現(xiàn)蓄水總量為800億立方米,礦化度為14克/升,屬微咸水。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竣工后,青海湖總蓄水量將增至2889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將降低至3克/升,基本上淡化。而且,從此以往,湖水長年累月地大出大進
,湖水礦化度將越來越低。
八、東西兩大戰(zhàn)略調(diào)蓄水庫--青海湖和岱海
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實行調(diào)蓄并舉的方針,因為只調(diào)不蓄,所調(diào)之水入黃河后,一瀉千里,直入大海,無法調(diào)節(jié),無法利用。青海湖和岱海乃是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兩大天然的戰(zhàn)略調(diào)蓄總庫。
?。?、西部戰(zhàn)略調(diào)蓄總庫-青海湖 青海湖位于黃河拉加峽谷以北100公里,海拔3194米,現(xiàn)有水面4400余平方公里,最大水深28米,總蓄水量854億立方米,水礦化度14克/升。湖岸海拔3226米以上。拉加峽大水庫建成后,水位將達3358米,高出青海湖現(xiàn)有水面164米。從拉加峽大水庫沿3338-3218米等高線引水入青海湖,青海湖水面將升高24米,水面海拔高度將達到3218米,水面面積將增至1萬平方公里,總蓄水量將達到3689億立方米,湖水礦化度將降低到2克/升,基本上淡化。青海湖的特點有二,一是海拔高,二是儲水量大,是三峽水庫儲水量的16倍。這樣,
第一,借助于青海湖的調(diào)蓄作用,可以居高臨下地源源不斷地向整個西北地區(qū)包括柴達木盆地、河西走郎、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和阿拉善沙漠供水;
第二,借助于青海湖和長江上游水系各水庫的調(diào)蓄作用,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可以全部攔蓄長江上游千年一遇、兩千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確保三峽水庫安全,根除長江中下游的洪水災(zāi)害。而且,在長江枯水季節(jié),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可以向長江供水,不僅可以補給洪水季節(jié)調(diào)走的全部水量,每年還可以提供補充水量。
?。?、東部戰(zhàn)略調(diào)蓄總庫-岱?!♂泛N挥趦?nèi)蒙古自治區(qū)涼城縣,淡水湖,東南距官廳水庫288公里,四周環(huán)山,海拔1221米,盆地面積2000平方公里,現(xiàn)有水域面積174平方公里,水深19米,蓄水量20億立方米,最大潛在蓄水量600億立方米,與鄰近的黃旗海、察汗諾爾、達萊諾爾等湖泊聯(lián)通一氣,蓄水量在1000億立方米以上。岱海作為大西線調(diào)水工程的東部戰(zhàn)略調(diào)蓄總庫,可以在黃河汛期將占黃河洪水量的大部分的上游洪水全部東調(diào)儲存,并可以通過青岱輸水工程儲存大西線部分調(diào)水量。
第一、可以在黃河汛期避免晉陜峽谷泥沙下瀉,大大減輕黃河中下游洪水災(zāi)害,使黃河下游河段停止泥沙淤積,為黃河根治創(chuàng)造條件。
第二、可以從容地向整個華北地區(qū)包括黃土高原、華北平原和內(nèi)蒙古東部供水,解決華北地區(qū)的干旱問題,改造嚴重威協(xié)首都北京的內(nèi)蒙古東部的渾善達克沙漠,并為綠化黃土高原,最終根治黃河創(chuàng)造條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