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坎兒井,新疆的特色工程,位于盆地里頭。說起它,很多人都會覺得陌生,光聽名字也聽不出是啥東西來。其實,坎兒井就是個地下水渠,和長城、京杭運河并稱古代三大工程,享譽國內外。此項工程堪稱世界之最,甚至比長城還要更加偉大。之所以說它偉大,原因坎兒井的開發(fā)建造,完完全全是為了百姓而建的,幾千年的時間里,造福了難以數(shù)計的百姓,推動新疆的經(jīng)濟發(fā)展。然而,如今坎兒井卻是處于消失的邊緣。 坎兒井 眾所周知,中國歷史悠久,而中國聞名的建筑工程也數(shù)不勝數(shù),凝聚了幾千年來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譬如如今仍保存尚可的工程就有故宮、布達拉宮、大運河等工程。當然,朝代更迭,歷史悠久,消逝于歷史長河的工程也避不可免,比如雷峰塔、千手觀音石刻等等。 坎兒井 古代新疆之所以鐵了心要建造這么一個坎兒井,原因完全離不開新疆的地理位置。新疆作為一個常年干旱的地區(qū),當?shù)厮膬r值可以說不輸黃金,如果有人公然浪費水,絕對會遭來當?shù)厝说陌籽酆屯贄?。事實上,新疆高山多年都有大量積雪,積雪隨著天氣炎熱,漸漸化為冰水,可以供人使用。可惜,那時經(jīng)濟落后,新疆人民并不知道如何儲藏水源,只能任積雪化水后自個兒消失殆盡。 坎兒井 為了讓新疆興起之路走得更加順暢,為了讓百姓能用水方便,更為了抵御匈奴,漢武帝開始興修水利,坎兒井就在此仲情況下誕生了。自大坎兒井創(chuàng)建以來,各個朝代不斷對其修建完善,在清朝更是得到重臣林則徐的重視,將坎兒井的水利工程建設發(fā)展得盡善盡美。在清朝的建設下,坎兒井在最高峰階段灌溉了良田五十萬畝。 坎兒井 作為新疆的特色工程,坎兒井的出現(xiàn)造福了無數(shù)新疆百姓,相比抵御外敵的萬里長城,坎兒井顯得更加偉大,完完全全是為了百姓的生活而建造的工程,體現(xiàn)了統(tǒng)治者對黎民百姓的關心和照顧,體恤民情,令人心折。然而,隨著環(huán)境的不斷惡化,新疆干旱情況越來越嚴重,導致部分良田變成了沙漠,甚至部分坎兒井漸漸初現(xiàn)出枯竭的現(xiàn)象。直至今日,坎兒井的數(shù)量已經(jīng)從一千七百多條減少至七百多條,如果人們再不多加保護,政府不再進行相應的應對措施,想必終有一天,坎兒井終將變成歷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