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咳19方(二) 《金匱要略》之《痰飲咳嗽病證并治第十二》 1、苓桂術(shù)甘湯: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共4味 2、甘遂半夏湯:甘遂,半夏,芍藥,甘草,蜜糖。共5味 3、十棗湯:大戟,芫花,甘遂,大棗,白粥。共5味 4、大青龍湯: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大棗,生姜,石膏。共7味。 5小青龍湯:麻黃,桂枝,芍藥,甘草,細(xì)辛,干姜,五味子,半夏共7味。6、木防已湯:木防已,石膏,桂枝,人參。共7味。 7木防已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防已,桂枝,人參,茯苓,芒硝。共7味。 8、澤瀉湯:澤瀉,白術(shù)。共2味。 9、厚樸大黃湯:厚樸,大黃,枳實(shí)。共3味。 10、小半夏湯:半夏,生姜。共2味。 11、已椒藶黃丸:防已,椒目,葶藶,大黃。共4味。 12、小半夏加茯苓丸:半夏,生姜,茯苓。共3味。 13、五苓散:白術(shù),茯苓,桂枝,豬苓,澤瀉。共5味。 14、《外臺》茯苓飲:茯苓,人參,白術(shù),枳實(shí),陳皮,生姜。共6味 15、苓桂五味甘草湯:茯苓,桂枝,五味子,甘草。共4味。 16、苓甘五味姜辛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細(xì)辛。共5味 17苓甘五味姜辛夏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細(xì)辛,半夏。共6味 18、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細(xì)辛,半夏,杏仁。共7味 19、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仁黃湯:茯苓,甘草,五味子,干姜,細(xì)辛,半夏,杏仁,大黃。共8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