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到“潘家園”我想大家想到儀的一定是一個文玩人的圣地,“登長城、吃烤鴨、逛潘家園”,早已成為海內(nèi)外游人北京之行必不可少的三件大事。 每一次交易都像是一場博弈,也正像大門口的標題那樣這“潘家園”就是匯天下奇珍,交世界朋友的地方。
一、潘家園介紹
起源 潘家園舊貨市場位于北京東三環(huán)南路潘家園橋西南,占地4.85萬平方米。 解放前,這個位置是一座和古玩行八竿子打不著的磚窯廠。舊時在護城河東邊有不少窯廠,因為這里的窯主姓潘,所以取名叫潘家窯??衫媳本┤擞X得窯字不好聽,總有“窯子”的嫌疑,到后來百姓們就把這兒叫做潘家園了。 由于長年取土燒磚,這里留下了不少的洼地和水坑,是人跡罕至的地方。解放后,政府將土地平整,才蓋起了如今的樓房。 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潘家園地區(qū)逐漸開始有賣古玩的小攤出現(xiàn)。至于具體是什么時間形成了頗具規(guī)模的市場,至今沒人說得清。其實這也難怪,起初這里并不是合法市場,而是一座“鬼市”。
改革開放之后,人們對于古玩的熱情不斷升溫。一方面愛好者想淘換好玩意兒,另一方面家里有點老物件的人也想把東西賣了換點活錢兒花??蓛H靠著琉璃廠里那幾家國營文物商店根本不足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就這樣,人們開始自發(fā)在潘家園一帶的空地上擺攤賣貨。因為怕執(zhí)法人員抓,就經(jīng)常在凌晨四五點鐘摸黑交易,鬼市由此得名。那時人們逛潘家園,手電成了淘寶的利器。 即使這樣小心,也不免遇到工商城管抄攤兒。據(jù)老商戶回憶,那時在慌亂逃跑中,打翻摔碎的瓷器不在少數(shù)。
說來也怪,潘家園的古玩生意還是越做越紅火。到后來政府將商戶集中起來,修了一座市場。大家算是有個歸宿,不用再在“鬼市”上打游擊了。 市場分為地攤區(qū)、古建房區(qū)、古典家具區(qū)、現(xiàn)代收西藏、石雕石刻區(qū)、餐飲服務區(qū)等六個經(jīng)營區(qū)。主營古舊物品、珠寶玉石、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年成交額達數(shù)十億元。市場擁有4000余家經(jīng)營商戶,經(jīng)商人員近萬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經(jīng)營者來自北京以外的二十八個省、市、自治區(qū),涉及漢、回、滿、苗、侗、維、蒙、朝鮮等十幾個民族。
先想好去處,別在市場迷了路。 潘家園舊貨市場是全國最大、品類最全的收藏品市場,占地面積為4.85萬平方米,三千多個攤位,各種工藝品、收藏品、裝飾品、民間舊貨比比皆是。
首次進入市場,在人聲鼎沸中需要先定下神來,再確定自己要去哪個區(qū)域———工藝品大棚區(qū)、古舊家具區(qū)、古舊字畫書刊區(qū)、古建經(jīng)營區(qū)。大棚區(qū)又設古玩雜項、玉器飾品、少數(shù)民族服飾和陶瓷四類。地攤只在周六、周日開放,想淘貨的,最好周六起個早,平時到潘家園,看不見地攤,會覺得不夠熱鬧。 除古玩雜項區(qū)外,還有新疆的玉器、江西的瓷器、江蘇的紫砂、西藏的佛教用品、云南和貴州的民族服裝服飾,貨品不會多精致,但在新奇。 30多個攤位、100多商戶的民族服飾,每位攤主都把特色穿在身上戴在頭上。有興趣,就“專攻”彝族、布依族、苗族、侗族、土家族的婚禮服,也有純手工繡成的裝飾品。
網(wǎng)友經(jīng)驗: 1、北門進去,左手側(cè)。 金剛、水晶、星月、松石不錯。
2、潘家園的一串金剛,22的6瓣的,要價360,200拿下。感覺比網(wǎng)上合適。(出水圖效果更好,注意)
3、好多賣家號稱是老北京,在潘家園練攤十來年,賣的就是老北京的物件。 潘家園古玩市場地攤的貨主見多識廣,上至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都光顧過這里,貨主中能說英語、日語、德語的都不少。 地攤的貨主,有長期在此賣貨的舊貨主,也有剛從外地進入的新貨主。舊貨主賣的多是仿品,在地上堆積如山任人挑選,偶而也有舊貨,但很粗劣。新貨主經(jīng)常會有一些舊貨,但很懂得叫價。
來潘家園逛市場的客人,圖得是其貨品齊全,開眼長見識,畢竟潘家園在國內(nèi)古物市場上算個份兒!但真正打算淘換到正品,那就得靠買家的眼力和運氣了。 在外行人的眼里,潘家園那兒具有得是正宗傳統(tǒng)特色文玩器物,多到古玩字畫、居家用什、古典家具、文房四寶、飾品、陶瓷、金銀細軟、票證錢幣……一應俱全,凡是涉及歷朝歷代的古玩珍品,潘家園市場基本都囊括了,但一般賣家給出的叫價也會相對較高。
對收藏者來說,有閑時、閑錢、閑情,逛潘家園古玩市場是份情趣,在這里尋的是一種愉悅,碰的是一種機遇,找的是一種磨煉過程。但要明白天上不會掉餡餅,“撿漏”靠的是眼力,不是運氣,高手也有“走眼”時,何況是一知半解的新手,所以要多看少買,謹慎出手。 潘家園古玩市場的“水”太深,在這兒誰也別說自己是行家,專家如何,不也照樣能看走眼嘛。而普通人去逛潘家園“撿貨”,則更要報以平和的心態(tài),瞧個新鮮、學學門道、長長見識,千萬別指望去趟潘家園就能花小錢揀大漏,還得時時防著讓賣家揀了您的漏兒。 不過潘家園好東西確實也很多,無論數(shù)量還是品種,你見過的沒見過的、想到想不到的,基本都有。地攤也有硬貨喲。。以下依次為:珍珠、南紅、配飾隔珠、青金石、玉髓水晶石榴石、戰(zhàn)國紅桶珠。
4、絕對不要自己給老板出價,尤其是自己不懂的東西。 不要輕易的問:老板這是啥啊,經(jīng)常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答案?;爝@兩種地方,請多用功。不被藥,就得多讀書多看實物。 5、舊書攤,價格最便宜 西側(cè)的舊書攤,從北端延長至南門云集了300來個書攤,循著舊書陳香而來的人將整條巷道塞得滿滿的。攤主們大聲地嚷著:兩元一本,甩了!
四、時間上的玄機 “凌晨出貨有盤算,是真是贗看修行。”真正懂行的買家很少在光天化日之下光顧潘家園市場。平日里白天的攤位前多空空蕩蕩、買賣無多,偶有買家搭訕,小販們多也愛答不理。難道他們沒生意可做?若你細心留意就會發(fā)現(xiàn),潘家園市場大門前的營業(yè)時間表是“周一至周五早8:00到下午18:00,而周六、周日卻是早上4:30便開市營業(yè)。”難道這其中還有什么玄機嗎? 事實上,常在潘家園走動的老主顧和攤販都清楚,只有周末那兩天才是正兒八經(jīng)的出活日。由于古玩交易這一行的“水”太深,想在潘家園淘換到有價值的舊物,必須在周末“鬼市”時來。每周就這兩天的行家才多,好藏品也多。 小販們自然能賣上價錢,買家自然也能淘到真貨。若平時來逛,真貨相對較少,基本是瞎耽誤功夫。而小販們平日出攤也只是把高仿、高贗擺出來當做紀念品做做游客和外國人的生意,說白了就是懵買懵賣。
潘家園還有真貨嗎? 有人說,潘家園已沒有什么“真東西”了,98%是假貨。我認為,這話至少有點偏激。不可否認,在潘家園市場上,有一些作舊造假的所謂“文物”,主要是假玉器、假青銅器、假古董瓷、假古幣、假名人字畫等。 然而,“真東西”也不少,只不過是有的年代不夠久遠,比較新而已。如壽山石、巴林石、沉香木、花梨木、水晶、琥珀、翡翠、玉器、手串、書畫、紅色收藏品、文房四寶……有不少還是真的(當然也有假的混跡其中)。 一般人也不會輕易高價買字畫、青銅器什么的吧,如果只是入幾串菩提子、幾對核桃、紅木手串,偶然巧合的情況下,撿個漏還是有可能的。
潘家園四大天王: 正所謂大隱隱于市,在潘家園這個臥虎藏龍之地,有那么幾個神秘高手,常常如羚羊掛角,驚鴻一現(xiàn),世人多難覓其蹤影,神龍見首不見尾,但,毋庸置疑,其人其事,確有盛名在人間。他們就是:東盤、西擼、南揉、北刷——四大天王!
瞅瞅這拉轟的造型,道具絕對不是二手店可以買到的!萬人群中過,就是這么淡定。您是不知道自己有多帥吧?
再看這犀利的眼神,什么高仿,作假,一眼知曉真假!
這位大哥兩袖藏寶,隨隨便便掏出一件,那絕對是世人追捧的絕世神器。
下面出場的也是霸氣側(cè)漏,天王級大哥特有的風騷,無可匹敵!
還有其他各路英雄…看著高深莫測的樣子!
另外,還有一位高人沒能拍到圖,請大家照文字自行想象:頭上纏了好幾圈不知道是菩提根還是什么骨頭的串,還有不知名的鳥毛,脖子上掛的鳥嘴和一個拳頭大的猴子顱骨,兩條手臂掛滿了骨質(zhì)串和金剛星月串,兩條腿上也是,穿的衣服很像土著人…… 當然,菩提哥看到的也只能說是有限的,這僅僅是“潘家園”的冰山一角。其他的東西就要看您親自去的時候啦! 如果覺得本文不錯,請點個贊吧! |
|
|
來自: 昵稱10079158 > 《文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