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痞滿 枳術丸 治心下堅如盤。 枳實(一錢,麩炒) 白朮(三分) 水一鐘,煎至七分溫服。 治氣結聚心下不散 用桃樹上不落干桃子三兩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溫酒調(diào)下。 香砂枳術丸 治脾胃虛弱,飯食減少,胸膈痞悶宜服之。 枳實(尖,炒,一兩) 白朮(二兩) 香附子(各五錢) 為末,湯浸蒸餅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食遠白湯下。 勞瘵 吐勞嗽吐膿血 款冬花(一錢四分) 藕節(jié)(六分) 上共銼,為一罐內(nèi),鋪灰火上,放熟炭四五塊,將藥全放火上,用布圍罐口,病患以口鼻受 治勞疾眠陽方 鱉頭(一個) 麻黃根(二兩) 皮硝以水煮一炷香,取出麻黃根,切碎曬干。鱉頭用面包煨熟焦,去面。將此為細末,以皮不可 治陰虛火動發(fā)熱咳嗽痰喘 人乳(一盞) 童便(白者一鐘) 竹瀝(半盞) 姜汁(二匙) 上四味,合一處入瓷碗內(nèi),重湯煮熟,空心一服,午間一服,晚上一服。 治傳尸勞瘵及傳染滅門者 用鰻 魚,白水煮食之,用骨燒煙,熏病患斷根。 治勞瘵好食諸物而有勞蟲者 用豬心肺一付去膽,用白莖蓖麻子仁一兩,石膏一錢,乳香、沒藥各三分,蔥白三根,用酒肺吃 八珍膏 治勞瘵。 用梨汁、蘿卜汁、藕汁各一碗,柏枝搗爛,用童便熬濃汁一碗,稀一碗,乳汁一碗,共熬成 清肺飲 治男子虛陰火動,發(fā)熱咳嗽,吐血盜汗,痰喘心慌。 當歸 白芍 生地 麥門冬 生知母 貝母 紫菀 前胡 黃連 五味子 地骨皮 人參水煎,入童便一鐘同服。 滋榮健脾丸 治陰分不足,四肢倦怠,脾氣不能布化,或五心煩熱,盜汗,將成勞瘵,或大一切不足之癥。 白朮(六兩) 白芍(炒) 白茯苓(各五兩) 當歸(酒洗) 橘紅(各四兩) 川芎(三兩半) 甘(蒸) 黃連(姜炒,各二兩上為末,酒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白水下。 失血 清火涼血湯 治吐血,一服立已。 當歸尾(酒洗) 赤芍藥(酒洗) 生地黃(酒洗) 百合 貝母(去心) 梔子仁(炒黑) 麥門冬丹皮 蒲黃(炒黑,加生姜一片,水煎服。 治吐血成斗命在須臾 管仲(為末,二錢) 血余(灰,五分) 側柏葉(搗汁,一碗) 放一大碗內(nèi),重湯煮一炷香取出,待溫入童便一小鐘,黃酒少許,頻頻溫服,立止。 將軍丸 治吐血不止,一服如神。 大黃酒拌,九蒸九曬,為末,水丸。每服四五十丸,白滾水下。下血用條芩湯下。 衄血 鼻衄久不止 驢糞焙干為末,血余燒灰等分,每少許吹鼻,立止。 止血方 吐咳衄血下血皆止。鮮藕汁(上) 白蘿卜汁(上) 刺腳芽汁(即萋萋芽,上) 韭上合一處,碗盛頓熱,不拘時服,立效。 治鼻衄神法 勿令患人知,以井花水忽然猛 其面,即止。 衄血神方 人乳 童便 好酒三味重湯煮沸,飲之立止。 灸衄血方 灸項后發(fā)際兩筋間宛中,三壯立止。蓋自此入腦注鼻中。 眩暈 將軍九戰(zhàn)丸 治頭目眩暈,多是痰火。 大黃不拘多少,拌九次,蒸九次,以黑為度,曬干為末,水丸。每五十丸,臨臥白水送下。 治酒虛頭暈 小川芎(一兩) 羌活 本 蔓荊子 香白芷(各五錢) 上為細末,每服五錢,入牛腦髓內(nèi),好黃酒煮熟,連酒腦服之。 麻木 止麻消痰飲 治口舌麻木,涎及嘴角,頭面亦麻,或嘔吐痰涎,或頭眩眼花,惡心,并遍身黃連 半夏 栝蔞 黃芩 茯苓 桔?!¤讱ぁ£惼ぁ√炻椤〖毿痢「什荨∧闲茄摷託w,氣虛加參。亦有十指麻木,胃中有濕痰死血,加二術,少佐熟附子;行經(jīng)中死血 癲狂 獨參丸 治狂邪舉發(fā)無時,披頭大叫,欲殺人,不避水火。 苦參不拘多少,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薄荷湯送下。 一方治氣心風,即是痰迷心竅,發(fā)狂亂作,以花蕊石 ,黃酒淬一次,為末。每服一錢,黃 養(yǎng)血清心湯 治癲狂喜笑不常。 人參 白朮 茯神 石菖蒲 遠志(各一錢,甘草水煮,去骨) 酸棗仁(炒香,一錢) 當歸水煎服。 治喜笑不休神方 先用食鹽二兩成塊,燒令紅,放冷研細。以河水一大碗,同煎三五沸,待溫,分三次啜之,須臾以釵探喉中,吐去熱痰數(shù)升,以黃連解毒東加半夏、竹瀝、姜汁服,不數(shù)劑而愈,殊效。 五癇 清明丸 治風癇(久服其涎隨小便出。) 白礬 細茶(各一兩)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茶清送下。 治諸癇神志不寧,時發(fā)狂躁,多言好怒,面容不澤?!?br> 生地黃(姜焙,五錢) 橘紅 貝母 茯苓 黃連 遠志 酸棗仁(炒) 枳實 甘草(少許) 上生姜煎服。 健忘 定志丸 治心氣不足,恍惚多忘,怔忡驚悸。 遠志(甘草水泡,去心) 石菖蒲(各二兩) 白茯神(去皮、木,三兩) 人參(一兩)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子大,朱砂為衣,每服二十丸,臨臥米湯送下。 邪祟 秦承祖灸鬼法 治一切驚狂譫妄,逾墻上屋,詈罵不避親疏等癥。 以病者兩手大拇指,用細麻繩扎縛定,以大艾炷置于其中兩個甲,及兩指角肉四處著火,一處不著即無效,灸七壯,神驗。 怔忡驚悸 安神丸 治血虛。心煩懊 ,驚悸怔忡,胸中氣亂。 朱砂(水飛另研,五錢) 黃連(酒洗,六錢) 生地黃(一錢) 當歸(二錢半) 甘草(炙,二上四味為末,蒸餅打稀糊丸,如黍粒大,朱砂為衣。每服三五十丸,津液咽下。 參歸腰子 治心氣怔忡而自汗者,不過一二服即愈。 人參 當歸身(各五錢) 豬腰子(一個) 先以腰子,用水二碗,煮至一碗半。將腰子細切,入三味藥同煎至八分,吃腰子,以藥汁送以 寧神定志丸 當歸 白芍 茯神(去木) 麥門冬(去心) 陳皮(去白) 貝母 朱砂(各一兩,為衣) 川芎錢) 甘草(三錢) 卷二?壽集 `鼓脹 金蟾散 治氣鼓。 大蝦蟆一個,以砂仁推入其口,使吞入腹,以滿為度,用泥罐封固,炭火 至透紅,煙盡取 秘方 治脹滿水腫。 癩蝦蟆一二枚,裝在豬肚內(nèi),用好酒煮一伏時,去蝦蟆,將豬肚與酒盡服。大便屁如雷,或 金棗兒 治腫脹仙方。 紅芽大戟一斤,紅棗三斤,火煮一晝夜,去大戟用棗,曬干食之。 秘方 治腫脹。 白商陸根(以人形者,搗,取汁一合) 生姜汁二點,黃酒一盞和服,空心三日服一次。 元氣濃者服五次,薄者三次。只忌鹽醬。凡人年五十以里者可服,以外者不可用。 水腫膨脹神驗秘方 大田螺(四個) 大蒜(五個,去皮) 車前子(三錢,為末) 上三件,研為一處為餅,貼入臍中,以手帕縛之。貼藥后少頃,水從小便出,一二餅而愈。 附經(jīng)驗治法 魯藩賢國母,年近五旬,于癸巳秋,因驚風惱怒過度,患腹脹如鼓,左脅積塊刺痛,上壅夯悶,坐臥不寧,晝夜不寐,身癢時熱,痰嗽喘促,二便澀滯,間或作瀉,四肢羸瘦,腹大如蛛,飲食不進,苦楚難禁,諸醫(yī)罔效。遂曉諭四方人等,復遣牌如兩京,歷諸省,遍訪明醫(yī)。未幾旬日,進方饋藥者紛然,藥屢至而屢試,病愈久而愈劇,醫(yī)禱百計,并無寸功。 忽曹急促脾胃以制倍用毫不病以奈病寒,固不舍時將何脹滿入少返用塞因左一服;辰時進湯藥一劑,內(nèi)加參術膏調(diào)服;午間進太和丸,或瑞蓮丸一劑;晚上又湯藥一劑。日日如斯,未少間焉。服至五十劑,諸癥稍減。至百劑,苦楚全無。奈病者不能戒氣節(jié)食慎勞,三者屢屢犯之;又時值春令,肝氣愈盛,脾氣愈憊,深為可慮。因循至此,病難脫體。幸天相吉人,陰騭可以延壽。后調(diào)治半年余,人參服至六七斤許,始獲全安。我仁恩國主,喜而羨曰:真天下奪魁之國手也。遂題之匾曰:醫(yī)林狀元。眾皆欣服。第予慚谫陋,何敢當此寵渥哉。后之醫(yī)斯病者,可不以補虛為主耶。 加減補中益氣湯 補元氣,健脾胃,養(yǎng)心血,平肝火,清濕熱而消膨脹。 黃?。ǘX,炒) 人參(四錢) 白朮(三錢,土炒) 當歸(一錢) 白芍(一錢,酒炒) 陳皮五分) 木香(三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至一鐘,溫服。人參四錢,服三劑后,每一劑只升麻服至二十劑后去之,恐升提太過,益增痰嗽。上方逐日看病加減不同,大略如此。服至三十劑后,又易后方。 益氣補脾養(yǎng)心平肝清火消脹之劑 人參(三錢) 白朮(去蘆,土炒,三錢) 白茯苓(去皮,一錢) 當歸(酒洗,一錢) 白芍藥(酒炒,一錢) 麥門冬(去心,五分) 五味子(十個) 柴胡(酒炒,五分) 黃連(酒炒,五樸(姜炒,五分) 枳實(麩炒分) 上銼一劑,生姜三片,棗三枚,水煎,不拘時服。此藥調(diào)參術膏同服,與后地黃丸、瑞蓮丸以收 參術膏 補元氣健脾胃為主。 揀參(四兩) 白朮(去蘆、油,凈八兩) 上銼片,入水十碗,熬至二碗,濾汁將渣再熬,如此四次,共得汁八碗,將汁濾凈,入砂鍋 六味地黃丸 養(yǎng)心滋腎,補肺健脾,清熱除濕。 大懷生地黃(用好酒拌炒,鍋內(nèi)蒸熟取出,再用砂仁一兩、茯苓二兩,二味用絹袋包,藏在蒸去核(二兩) 上忌鐵器,為細末,用前參術膏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空心米湯下,(此方只用半 瑞蓮丸 補元氣,健脾胃,進飲食,止泄瀉。 人參(二兩) 白朮(土炒,三兩) 白茯苓(去皮,二兩) 山藥(炒,二兩) 蓮肉(炒,二兩) 五錢) 上為細末,用 豬肚洗令凈,水煮爛,杵千余下入藥,再搗和為丸,如梧子大,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太和丸 補元氣,健脾胃,養(yǎng)心血,平肝火,清濕熱,化痰涎,開胸膈,消鼓脹,化積滯,進飲食,順氣寬中,解郁結。 人參(二兩) 白朮(土炒,二兩) 白茯苓(去皮,三錢) 半夏(湯泡,切片,姜汁炒,二錢) 三錢) 川芎(二錢) 香附(炒,二錢) 白芍藥(酒炒,三錢) 神曲(炒,三錢) 麥芽(炒,二錢) 山楂(去子,二錢) 縮砂(炒,二錢) 甘草(炙,上為細末,荷葉手掌大煎湯,煮倉谷米飯為丸,如梧子大 每服三錢,米湯送下。 白雪糕 干山藥(二兩) 人參(二兩) 茯苓(二兩) 蓮肉(二兩) 芡實(二兩) 神曲(炒,一兩) 麥上為末,蒸糕當飯食之。 水腫 丹房奇術 不服藥,自去水蟲脹腫病。 真水銀粉(二錢) 巴豆(四兩,去油) 生硫黃(二錢) 上三味,一處搗研成餅,用新棉一斤鋪臍上,次以藥當臍掩之,外用帛裹住,待人行三五里可救 又方 治癥同前。 用精豬肉一二兩,加甘遂細末一分,銼一處,用濕紙包裹,火煨香熟,細嚼,好酒送下,便 扶脾消腫湯 人參 白朮(去蘆) 茯苓 豬苓 澤瀉 木通 滑石 木香 麥門冬(去心) 黃芩 大腹皮水煎服。 金匱腎氣丸 治脾腎虛,腰疼腳腫,小便不利,或肚腹脹痛,四肢浮腫,或喘急痰盛,已成效如神。此癥多因脾胃虛弱,治失其宜,元氣復傷而變癥者,非此藥不能救。 白茯苓(三兩) 牛膝(去蘆,酒洗) 肉桂 澤瀉 山茱萸(酒蒸,去核) 車前子 山藥牡上為末,煉蜜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臨臥米湯送下。 秘方 粟米、綠豆各一抄,豬肝一葉,切碎,三味煮作粥食之。至重者不過五次,其腫自消。 切忌 積聚 三棱煎丸 治飲食過度,痞滿疼痛,食不消化而成癖。又治婦人血積血塊,干血氣郁經(jīng)閉,疾。 莪朮 三棱(各一兩,二味濕紙包煨) 大黃(去皮,八兩) 上為末,先以大黃銀器內(nèi),好醋漬,令平慢火熬微干,入二味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十丸至 神化丹 消癖疾,破血氣,下鬼胎,通經(jīng)脈,及諸癖積血氣塊。 砂 干漆(炒) 血竭(各三錢) 紅娘子(二十個,去翅) 斑蝥(二十個,去翅足) 乳香上為末,棗肉為丸,豌豆大。每一丸,服至三五丸,臨臥棗湯或姜湯,或紅花蘇木湯下。 勝金丸 治一切痞塊,積氣發(fā)熱。 大黃 皮硝 甘草(各一兩) 上三味,共為細末。每服三錢,蜜一茶匙,滾水調(diào)下,空心加減服之。大便下膿血,效矣。 五疸 地黃散 治遍身黃腫。 地龍(一兩) 黃瓜(一兩) 共為細末,每服二錢,用黃酒或茶清調(diào)下。露珠飲 治五疸黃病神效。 |
|
|
來自: 釋凈海hu8mngqd > 《醫(yī)典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