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詞條 百科 精彩信息一覽無遺
折疊編輯本段形態(tài)特征一年生草本,高40-90厘米。莖直立,具分枝,無毛,節(jié)部膨大。葉披針形或寬披針形,長5-15厘米,寬1-3厘米,頂端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上面綠色,常有一個大的黑褐色新月形斑點,兩面沿中脈被短硬伏毛,全緣,邊緣具粗緣毛;葉柄短,具短硬伏毛;托葉鞘筒狀,長1.5-3厘米,膜質,淡褐色,無毛,具多數(shù)脈,頂端截形,無緣毛,稀具短緣毛??偁罨ㄐ虺仕霠?,頂生或腋生,近直立,花緊密,通常由數(shù)個花穗再組成圓錐狀,花序梗被腺體;苞片漏斗狀,邊緣具稀疏短緣毛;花被淡紅色或白色,4(5)深裂,花被片橢圓形,外面兩面較大,脈粗壯,頂端叉分,外彎;雄蕊通常6。瘦果寬卵形,雙凹,長2-3毫米,黑褐色,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ㄆ?-8月,果期7-9月。 折疊編輯本段生長環(huán)境生長于海拔30-3900米的田邊、路旁、水邊、荒地或溝邊濕地。 折疊編輯本段分布范圍廣布于中國南北各省區(qū)。朝鮮、日本、蒙古、菲律賓、印度、巴基斯坦及歐洲也有。[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