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士禎(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貽上,號阮亭,又號漁洋山人,世稱王漁洋,謚文簡。山東新城(今桓臺縣)人,常自稱濟南人。清順治十五年(1658)進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官至刑部尚書,頗有政聲。清初杰出詩人、文學家,繼錢謙益之后主盟詩壇,與朱彝尊并稱“南朱北王”。詩論創(chuàng)“神韻”說,于后世影響深遠。早年詩作清麗澄淡,中年轉(zhuǎn)為蒼勁。擅長各體,尤工七絕。好為筆記,有《池北偶談》、《古夫于亭雜錄》、《香祖筆記》等。 康熙朝書畫家宋犖稱王士禎“書法高秀似晉人“。近人稱其書法為“詩人之書”。博學好古,又能鑒別書畫、鼎彝之屬,精金石篆刻。 江上 吳頭楚尾路如何,煙雨秋深暗自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滿林黃葉雁聲多。 冶春 今有東風太狡獪,弄晴作雨遣春來。 江梅一夜落紅雪,便有夭桃無數(shù)開。 冶春 東風花事到江城,早有人家喚賣餳。 他日相思忘不得,平山堂下五清明。 冶春 三月韶光畫不成,尋春步屟可憐生。 青蕪不見隋宮殿,一種垂楊萬古情。 初春濟南作 山郡逢春復乍晴,陂塘分出幾泉清? 郭邊萬戶皆臨水,雪后千峰半入城。 真州絕句 江干多是釣人居,柳陌菱塘一帶疏。 好是日斜風定后,半江紅樹賣鱸魚。 真州絕句 江鄉(xiāng)春事最堪憐,寒食清明欲禁煙。 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 秦淮雜詩 當年賜第有輝光,開國中山異姓王。 莫問萬春圓舊事,朱門草沒大功坊。 秦淮雜詩 青溪水木最清華,王謝烏衣六代夸。 不奈更耐江總宅,寒煙已失段侯家。 秦淮雜詩 傅壽清歌妙嫩簫,紅牙子玉夜相邀。 而今明月空如水,不見青溪長板橋。 秦淮雜詩 年來腸斷秣陵舟,夢繞秦淮水上樓。 十日雨絲風片里,濃春艷景似殘秋。 高郵雨泊 寒雨秦郵夜泊船,南湖新漲水連天。 風流不見秦淮海,寂寞人間五百年。 悼亡詩 陌上鶯啼細草薰,魚鱗風皺水成紋。 江南紅豆相思苦,歲歲花開一憶君。 新灘 兵書峽口石橫流,怒敵江心萬斛舟。 蜀舸吳船齊著力,西陵前去賽黃牛。 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題聊齋志異 姑妄言之姑聽之,豆棚瓜架雨如絲。 料因厭作人間語,愛聽秋墳鬼唱時。 題吳歷畫 蟹舍漁灣入杳冥,遠山都似佛頭青。 橙黃橘綠紛秋色,好買綸鉤下洞庭。 |
|
|
來自: WENxinHANmo > 《元明清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