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岳 中國名山首推五岳。“五岳歸來不看山”。五岳稱華夏名山之首,有景觀和文化雙重意義。 五岳各具特色:東岳泰山之雄,西岳華山之險,南岳衡山之秀,北岳恒山之奇,中岳嵩山之峻,早已聞名于世界。 東岳泰山 西岳華(huà)山, 1997米,位于陜西華陰縣。五帝時稱“太華”,夏商時稱“西岳”,雅稱“華岳”。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1512米,位于湖南長沙以南的衡山縣。因它位處星度二十八宿的軫星之翼,“度應璣衡”,像衡器一樣,可以稱量天地的輕重,能夠“銓德鈞物”,所以定名叫“衡山”。 北岳恒山 北岳恒山,2017米,位于山西渾源縣。山勢陡峭,溝谷深邃,深山藏寶,如著名的“懸空寺”便隱匿其中。 中岳嵩山 中岳嵩山,1440米,位于河南登封縣。三皇五帝都曾在此生息繁衍,炎黃祖源,三代都地。 嵩陽書院乃儒家文化圣地;少林寺是禪宗祖庭,少林武術馳名中外。嵩山自然景色奇麗,奧妙無窮。 三山 后人為了延續(xù)三山五岳的美麗神話,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間選擇新的三山,廣為流傳的三山是: 安徽黃山、江西廬山、浙江雁蕩山 黃山 廬山 廬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主峰漢陽峰海拔1474米。 雁蕩山 雁蕩山,主體位于浙江省溫州市東北部海濱,小部在臺州市溫嶺南境,最高峰百崗尖海拔1056.5米。 而三山處于南方,相對于中原稍遠,繼五岳之后成名,也反映了華夏民族的南向擴展和中原文化的傳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