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男孩‘自慰网亚洲一区二区,亚洲一级在线播放毛片,亚洲中文字幕av每天更新,黄aⅴ永久免费无码,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色网站免费在线观看,亚洲欧洲wwwww在线观看

分享

范文一: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劉美1 2017-10-23
初中語文新課標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學習
初中語文新課標要求
小學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英語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測試題
新課標初中語文
初中語文新課標
初中語文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必讀
初中語文新課標古詩
初中語文新課標解讀
初中語文新課標考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理念
初中語文新課標內容
高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小學科學新課標測試題
小學英語新課標測試題
小學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范文一: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一、填空:(每空1分計20分)  

  1.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和。

  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和。

  2.《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篇(段)。

  3.能用普通話、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

  4.語文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

  5.寫作能力是的綜合體現(xiàn)。 6.語文課程資源包括  

  7.《新課標》第四學段中,對寫作提出相應的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到 ;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 ;根據(jù)生活需要,寫。

  8.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和。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計10分)

  1.閱讀是學生的( )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A個性化 B整體化 C綜合化 

  2.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 )的形成和發(fā)展。

  A語文能力 B語文素養(yǎng) C語文精神 

  3.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 )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

  A評價目的和方法 B評價的手段和方法

  C評價的要求和方法 D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4.下列語文課程資源不屬于課堂教學資源的是()

  A教學掛圖 B教科書 C工具書 D展覽館

  5.新的語文性質定義,體現(xiàn)了( )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長。

  A以人為本 B師生平等 C學生和諧發(fā)展 D閱讀為主

  三、判斷正誤:(對打√錯打×,每小題2分,計20分)

  1.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

  2.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最基本特點。()

  3.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既有教師,又有學生。()

  4.語文課程目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是相互完整而又獨立的。()

  5.語文課程目標中的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

  6.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規(guī)定,初中階段,學生要能認識2500個左右常用漢字。()

  7.第四學段中,對學生閱讀速度的要求是: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350字。()

  8.第四學段中,在閱讀中要讓學生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五種表達方式。()

  9.語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說、唱、讀、寫。()

  10.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

  四、簡答:(每小題5分,計20分)

  1.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學著重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2.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幾個方面?

  3.語文課程總目標中對學生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具體提出了哪些要求?

  4.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哪幾方面的教學建議?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計30分)

  1.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談你在語文教學中是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的?

  2.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談談自己實施綜合性學習的一些設想。

  初中語文語文新課程標準試題學習資料

  一填空1、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2、新課標要求1—2年級的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 )個,會寫(800-1000 )個

  3、(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 

  4、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5不同學段的學生的寫作都需要(占有真實、(豐富的材料),評價要需要重視( 寫作材料)的準備過程。

  6、新課標要求1-2年級學生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

  7(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8、(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10、語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

  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

  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判斷 

  1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對

 ?。?nbsp;

  2、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都是必要的,但應加強終結性評價。(錯

  3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語文課程評價更應重視定量評價。(錯

  4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對

  5語文學科是一門系統(tǒng)性很強的學科,在語文教學中要從學習語音、語法知識和規(guī)則入手,逐漸訓練閱讀與寫作,努力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錯)

  6新課程把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的教學任務調整到品德與生活學科中去,它不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錯)

  7、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的重要事件,學生的家庭生活,以

  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對

  8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1~2年級的教學重點。教學中要多寫少認。(錯)

  9語文課程應植根于現(xiàn)實,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對)

  10語文課程評價的目的是為了考察學生達到學習目標的程度,不是為了檢驗

  和改進學生的語文學習和教師的教學。(錯

  三、簡答題: 1、新課標的教學建議是什么?  

  一、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二、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

  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三、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和正確導向;四、正確處理

  基本素養(yǎng)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 

  五、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語文學習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

  2、語文教學中如何正確處理學生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

  語文教學要重視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

  扎實的語文基礎。同時要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促進學生持續(xù)發(fā)展。

  3、綜合性學習中評價的著眼點主要在哪幾方面

  一、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

  二、能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能否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

  三、能否根據(jù)占有的課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設和觀點;五、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xiàn)。

  4、新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試述《語文課程標準》的語文素養(yǎng)與我們傳

  統(tǒng)所說的語文能力有什么不同?語文素養(yǎng)包括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

  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

  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

  能力。還有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操,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而語文能力指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

  語交際能力 一、填空題。  1、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  

  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__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_,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2、語文課程資源包括_課堂教學資源和__課外學習__資源。

  3《語文課程標準》課程總目標中提出認識漢字_

  3500__個左右,其中小 

  學第三學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_3000___個,其中__2500__個左右會寫。

  4《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并在階段目標中作出

  了具體的規(guī)定,第一學段閱讀總量不少于_5__萬字;第二學段閱讀總量不少于_40__萬字;第三學段閱讀總量不少于_100__萬字。、

  5新課程評價要改變過分強調_評價的甄別和選拔__的功能,倡導發(fā)揮評價_促進學生發(fā)展___,_教師提高教學___,_改進教學實踐__的功能。

  二、簡答題。、《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性質與地位”中說:“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其“語文素養(yǎng)”指的是什么?

  語文素養(yǎng)包括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的理解和運用

  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

  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還有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

  美情操,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fā)展

  2《語文課程標準》中“課程目標”是從哪三個維度設計的?“階段目標”

  又是從哪四個方面提出要求的?(10分)

  課程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階段目 

  標有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

  三、論述題。20% 1《語文課程標準》  

  有哪四條基本理念?請選擇其中的一條加以簡要論述。

 ?。?0分)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三、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范文二: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一、填空:  

  1、教師這個角色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作為人的教師”和“作為教師的人”的( )。

  2、教師的愛是以對學生的( )為前提的。

  3、教育究其實質是一種生命對( )的相互對接與交融。

  4、教師具有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為一個完善合理的素質結構:高尚優(yōu)良的人格、不斷完善的( )結構和不斷完善的能力結構。

  5、今后信息技術教育的主流教學方式是( )。

  6、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的第一步是( )。 

  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靠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而教師起著( )作用。

  8、教師個體在無能力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時,應求助于專家進行心理( )、心理咨詢、心理治療。

  二、判斷正誤: 

  ( )1、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知識傳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 )2、今天,在我國“教師是專業(yè)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認可。 ( )3、教師的勞動是一種集體勞動。

  ( )4、教師職業(yè)道德可以產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三、簡答: 

  1、“教師專業(yè)化”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什么教師要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

  3、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強化哪些能力?

  4、教師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有什么意義?

  四、論述題: 

  1、請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發(fā)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結合實際說明教師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與方式。

  3、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4新課程中評價建議在評價的目的、評價的價值取向、評價的具體方式以及評價的主體等方面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有著怎樣的區(qū)別?(命題人:劉波)

  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統(tǒng)一體 2、尊重 3、生命 4、知識 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6、自我認識 7、主導 8、診斷

  二.判斷題 1、√ 2、× 3、√ 4、×  三 簡答題  

  1、(1)既包括學科專業(yè)性,也包括教育專業(yè)性;(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教育內容和措施;(3)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

  2、(1)新課程內容的社會化,要求教師具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2)新課程的綜合化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和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

  3、(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與合作能力;(3)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整合能力;(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

  4、(1)有利于教師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師之間互幫互學的機會;(3)促進教與學的活動;(4)有利于學校組織效能的發(fā)揮。

  四、論述題: 

  1、(1)關注專業(yè)化理論發(fā)展;(2)關注教師的情意和職業(yè)道德素質的發(fā)展;

  (3)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fā)展;(4)關注教師專業(yè)技能和研究能力的發(fā)展;(5)關注教師心理素質的發(fā)展;(6)關注教師學習意識的提高和自主發(fā)展能力的提高。

  2、(1)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與研討;(2)多渠道獲取信息;(3)行動研究;(4)建立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

  3、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倡導“自主”學習,就是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

  “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開展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共同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學習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問題能協(xié)商解決,能通過溝通解決群體內的沖突,對各個人分擔的任務進行群體加工,對活動的成效共同進行評估,通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 “探究”學習,就是指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在探究學習中,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各種學習途徑“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的發(fā)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探究學習的主要特征是“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

  4、新課程中評價建議在評價的目的、評價的價值取向、評價的具體方式以及評價的主體等方面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有著怎樣的區(qū)別?

  評價目的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改進師生的教與學,改善課程設計,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在課程評價的取向上摒棄片面的評價觀念,盡可能全面真實地反映課程的全貌,堅持全面評價的取向,突出了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在課程評價手段上,注重多樣化和靈活性。全面的課程評價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手段來配合。對課程的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的評價,需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霸u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p> 

  價建議”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意將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在課程評價主體上,注意將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及家長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范文三: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1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測試題(原創(chuàng))

  一、填空 

  1.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素養(yǎng),具備創(chuàng)新精神、合作意識和開放的視野、具備包括閱讀理解與表達交流在內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運用現(xiàn)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2.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3. 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

  4.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

  5.應該重視語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同時也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

  6.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

  7.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

  8.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

  9.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10.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11.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 課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12.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13.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

  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14.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

  15.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16. 語文教學應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進行。 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17.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教師應轉變觀念,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yǎng)。應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積極開發(fā)課程資源,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會學習。

  18.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整體的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綜合性學習應強調合作精神,注意培養(yǎng)學生策劃、組織、協(xié)調和實施的能力。 綜合性學習應突出自主性,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的過程。 提倡跨領域學習,與其他課程相配合。

  19.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要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幾方面進行評價,以全面考察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因而量化和客觀化不能成為語文課程評價的主要手段。應避免語文評價的繁瑣化。

  20.閱讀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和價值取向,考察其閱讀的興趣、方法與習慣以及閱讀材料的選擇和閱讀量。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閱讀的評價。

  語法、修辭知識不作為考試內容。 

  21.注意加強對學生平日誦讀的評價,鼓勵學生多誦讀,在誦讀實踐中增加積累,發(fā)展語感,加深體驗與領悟。

  22.重點評價學生對讀物的綜合理解能力,要重視評價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的理解。根據(jù)各學段的目標,具體考察學生在詞句理解。文意把握、要點概括、內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現(xiàn)。

  23.7~9年級,可通過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來評價學生初步鑒賞文學作品的水平。

  24.評價學生閱讀古代詩詞和淺易文言文,重點在于考察學生記誦積累的過程,考察他們能否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而不應考察對詞法、句法等知識的掌握程度。

  25.提倡為學生建立寫作檔案。寫作檔案除了課內外作文外,還應記錄寫作態(tài)度、主要優(yōu)缺點以及典型案例分析等內容,以全面反映學生的寫作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過程。

  二、簡答: 

 ?。?)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于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尤其要尊重和保護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多樣化的探究。這種探究,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鉆研,也有學生群體的討論切磋,所以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評價的著眼點主要在:

  ——在活動中的合作態(tài)度和參與程度。

  ——是否在活動中主動地發(fā)現(xiàn)問題和探索問題。

  ——是否積極地為解決問題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資料。

  ——是否根據(jù)占有的課內外材料,形成本人的假設或觀點。

  ——語文知識和能力綜合運用的表現(xiàn)。

  ——學習成果的展示與交流。 (2)課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進步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3)綜合性學習 : 

  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qū)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 

  1.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課外學習資源,例如:教科書、教學掛圖、工具書、其他圖書、報刊,電影、電視、廣播、網絡,報告會、演講會、辯論會、研討會、戲劇表演,圖書館、博物館、紀念館、展覽館、布告欄、報廊、各種標牌廣告,等等。自然風光、文物古跡、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的資源。

  2.各地區(qū)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要有強烈的資源意識,去努力開發(fā),積極利用。

  3.學校應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努力為語文教學配置相應的設備;還應當爭取社會各方面的支持,與社區(qū)構建穩(wěn)定的聯(lián)系,給學生創(chuàng)設語文實踐的環(huán)境,開展多種形式的語文學習活動。

  4.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創(chuàng)造性地開展各類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進步學生的語文能力。 

 ?。?)教學建議: 

  1.充分發(fā)揮師生單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2.在教學中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

  3.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

  4.正確處理基本素養(yǎng)與創(chuàng)新能力的關系。

  5.遵循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規(guī)律,選擇教學策略。

 范文四: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一、填空:  

  1、教師這個角色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作為人的教師”和“作為教師的人”的( )。

  2、教師的愛是以對學生的( )為前提的。

  3、教育究其實質是一種生命對( )的相互對接與交融。

  4、教師具有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為一個完善合理的素質結構:高尚優(yōu)良的人格、不斷完善的( )結構和不斷完善的能力結構。

  5、今后信息技術教育的主流教學方式是( )。

  6、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的第一步是( )。

  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靠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而教師起著( )作用。

  8、教師個體在無能力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時,應求助于專家進行心理( )、心理咨詢、心理治療。

  二、判斷正誤: 

 ?。?nbsp;)1、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知識傳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2、今天,在我國“教師是專業(yè)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認可。( )3、教師的勞動是一種集體勞動。

  ( )4、教師職業(yè)道德可以產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三、簡答: 

  1、“教師專業(yè)化”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什么教師要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

  3、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強化哪些能力?

  4、教師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有什么意義?

  四、論述題: 

  1、請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發(fā)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結合實際說明教師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與方式。

  3、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4新課程中評價建議在評價的目的、評價的價值取向、評價的具體方式以及評價的主體等方面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有著怎樣的區(qū)別?(命題人:劉波)

  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統(tǒng)一體 2、尊重 3、生命 4、知識 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6、自我認識 7、主導 8、診斷

  二.判斷題 1、√ 2、× 3、√ 4、×  三 簡答題  

  1、(1)既包括學科專業(yè)性,也包括教育專業(yè)性;(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教育內容和措施;(3)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

  2、(1)新課程內容的社會化,要求教師具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2)新課程的綜合化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和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

  3、(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與合作能力;(3)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整合能力;(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

  4、(1)有利于教師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師之間互幫互學的機會;(3)促進教與學的活動;(4)有利于學校組織效能的發(fā)揮。

  四、論述題: 

  1、(1)關注專業(yè)化理論發(fā)展;(2)關注教師的情意和職業(yè)道德素質的發(fā)展;

  (3)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fā)展;(4)關注教師專業(yè)技能和研究能力的發(fā)展;(5)關注教師心理素質的發(fā)展;(6)關注教師學習意識的提高和自主發(fā)展能力的提高。

  2、(1)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與研討;(2)多渠道獲取信息;(3)行動研究;(4)建立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

  3、新課程標準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對此你是怎樣理解的? 倡導“自主”學習,就是要幫助學生提高學習自覺性,逐步掌握學習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好奇心、求知欲和進取精神。

  “合作”學習,就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開展合作學習,要給學生群體一個共同的任務,讓每一個學生在這任務中積極地承擔個人的責任,學生在學習中相互支持、相互配合,遇到問題能協(xié)商解決,能通過溝通解決群體內的沖突,對各個人分擔的任務進行群體加工,對活動的成效共同進行評估,通過合作,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合作精神。 “探究”學習,就是指學生獨立地發(fā)現(xiàn)問題、獲得自主發(fā)展的學習方式。在探究學習中,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通過各種學習途徑“獲得知識和能力、情感和態(tài)度的發(fā)展,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探究學習的主要特征是“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

  4、新課程中評價建議在評價的目的、評價的價值取向、評價的具體方式以及評價的主體等方面與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有著怎樣的區(qū)別?

  評價目的的不僅是為了考查學生實現(xiàn)課程目標的程度,更是為了改進師生的教與學,改善課程設計,從而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

  在課程評價的取向上摒棄片面的評價觀念,盡可能全面真實地反映課程的全貌,堅持全面評價的取向,突出了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在課程評價手段上,注重多樣化和靈活性。全面的課程評價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手段來配合。對課程的不同層次和不同側面的評價,需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手段。“評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p> 

  價建議”強調綜合運用多種評價方式,注意將形成性與終結性評價、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

  在課程評價主體上,注意將教師的評價與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及家長評價相結合,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范文五: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測試題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姓名

  1、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語文教學應在師生( )的過程中進行。

  A、平等對話 B、和諧相處 C、努力創(chuàng)造 D、互相合作

  2、( )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

  A、寫作 B、閱讀 C、識字 D、口語交際

  3、( )主要體現(xiàn)為語文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的溝通、書本學習與生活實踐的緊密結合。

  A、綜合性學習 B、階段性學習 C、總結性學習 D、實踐性學習

  4、( )關注學習過程,有利于及時揭示問題、及時反饋、及時改進教與學活動。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階段性評價

  5、( )關注學習結果,有利于對教學活動作出總結性的結論。

  A、形成性評價 B、終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階段性評價

  6、語文教學的( )是指開發(fā)和利用語文教育資源,構建語文教學的大課堂,拓寬語文學習和運用的領域,注重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充分體現(xiàn)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活動。

  A、開放性 B、實踐性 C、科學性 D、人文性

  7、語文課程資源包括課堂教學資源和( )資源。

  A、課外學習 B、課外活動 C、課外實踐 D、課外科學

  8、下面對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理解錯誤的是( )。

  A、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B、把握語文教育的方向

  C、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D、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9、語文學習具有重情感體驗和感悟的特點,更應重視( )。

  A、定性評價 B、定量評價 C、全面評價 D、綜合評價

  10、“全面”提高語文素養(yǎng)應該包括兩個層面:一是面向全體,落實到全體學生身上。二是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 )素養(yǎng)。

  A、寫作 B、閱讀 C、口語表達 D、綜合

  11、語文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

  A、交流工具 B、實踐工具 C、交際工具 D、學習工具

  12、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 

  A、工具性 B、人文性 C、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D、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 13、7—9年級的默讀目標是()

  A、有一定速度每分鐘不少于300字 B 、學習默讀,不出聲,不指讀

  C、養(yǎng)成習慣,有一定的速度,第分鐘不少于500字 D、初步學會默讀

  14、《語文課程標準》對課外閱讀的建議主要是()

  A、有廣泛性和一定的閱讀量,多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作品

  B、廣泛閱讀,多讀古今中外優(yōu)秀作品

  C、多讀古今中外文學經典,有一定的閱讀量

  D、廣泛閱讀各類讀物,達到一定的閱讀量

  15、下面關于語文知識教學的觀點錯誤的是()

  A、要進行比較系統(tǒng)集中的語文知識教學B、了解語文知識的目的是幫助閱讀和表達

  C、語文知識應隨文學習 D、對修辭和寫作知識要進行系統(tǒng)集中的教學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9分) 

  1、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 課程。

  2、寫作教學應抓住取材、、 、起草、加工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

  3、語文課程是實踐性課程,應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 能力。

  4、課程目標從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設計。

  5、初中語文課程的內容包括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

  6、語文課程標準包括前言、 

  7、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 ,讓學生打好扎實的語文基礎。

  8、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 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

  9、語文教學的“開放性”主要體現(xiàn)在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 的開放。

  10、口語交際教學的主要特點是情境性和。

  三、簡答題(每題8分,共16分) 

  1、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2、《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寫作教學的策略有哪些?(8分)

  一、選擇題(每題3分,共45分) ADAAB AABAD CCCAA

  二、填空題(每空3分,共39分) 

  1、綜合性、實踐性 2、立意、構思

  3、語文實踐 4、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

  5、綜合性學習 6、課程目標與內容

  7、基本技能訓練 8、表達和交流 9、教學空間 10、互動性  三、簡答題(16分)  

  1、義務教育階段的數(shù)學課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8分)

 ?。ㄒ唬┤嫣岣邔W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二)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ㄈ┓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ㄋ模┡ㄔO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2、《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寫作教學的策略有哪些?(

 ?。ㄒ唬┡囵B(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他們樂于表達;

 ?。ǘ┡囵B(yǎng)觀察的能力,養(yǎng)成觀察的習慣;

  (三)鼓勵自主寫作;

 ?。ㄋ模┕膭钭杂杀磉_; (五)重實踐,重過程;  

 ?。┘訌妼懽髋c閱讀、與口語交際的聯(lián)系;

 ?。ㄆ撸┘訌妼懽髋c綜合性學習的聯(lián)系;

  (八)重視寫作中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

  8分) 
 范文六: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一、填空:(每空1分計20分)  

  1.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和。

  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和。

  2.《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篇(段),7--9年級學生背誦。

  3.能用普通話、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

  4.語文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

  5.寫作能力是 6.語文課程資源包括和  

  7.《新課標》第四學段中,對寫作提出相應的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 ;根據(jù)生活需要,寫。

  8.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計10分)

  1.閱讀是學生的( )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A個性化 B整體化 C綜合化 

  2.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 )的形成和發(fā)展。

  A語文能力 B語文素養(yǎng) C語文精神 

  3.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 )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

  A評價目的和方法 B評價的手段和方法

  C評價的要求和方法 D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4.下列語文課程資源不屬于課堂教學資源的是()

  A教學掛圖 B教科書 C工具書 D展覽館

  5.新的語文性質定義,體現(xiàn)了( )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長。

  A以人為本 B師生平等 C學生和諧發(fā)展 D閱讀為主

  三、判斷正誤:(對打√錯打×,每小題2分,計20分)

  1.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

  2.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最基本特點。()

  3.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既有教師,又有學生。()

  4.語文課程目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是相互完整而又獨立的。()

  5.語文課程目標中的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

  6.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規(guī)定,初中階段,學生要能認識2500個左右常用漢字。()

  7.第四學段中,對學生閱讀速度的要求是: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350字。()

  8.第四學段中,在閱讀中要讓學生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五種表達方式。

  9.語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說、唱、讀、寫。()

  10.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

  四、簡答:(每小題5分,計20分)

  1.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學著重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2.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幾個方面?

  3.語文課程總目標中對學生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具體提出了哪些要求?

  4.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哪幾方面的教學建議?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計30分)

  1.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談你在語文教學中是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的?

  2.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談談自己實施綜合性學習的一些設想。

  新課程培訓——初中語文試題及答案精選

  一、判斷 

  ◆教學是教師引起、促進、維持教學的全部行為方式。對

  ◆語文課堂教學六步法的創(chuàng)立者為錢夢龍。對 ◆講述是注入的教學方法,問答是啟發(fā)的教學方法。錯

  二、單項選擇 

  ◆下列寫作的目標設定,屬于第三學段(7~9)的相關表述是【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閱讀教學中,學生獲取文本的意義是【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起來的】

  ◆以下是關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的判斷,正確的是【在日常生活和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大量生活和語文經驗才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

  ◆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在語文知識教學內容方面的要求是【精要、好懂、有用】 ◆在一定的基礎上,語文學習才能溝通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這個基礎是【豐厚的積累】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根據(jù)情況,機敏地改變思維路線,調整說話的內容和方式,表現(xiàn)出的是【應對能力】 ◆下面,屬于語文教科書實踐活動系統(tǒng)的是【研討與練習】 ◆聯(lián)想有多種,下面,屬于對比聯(lián)想的是【讀書有“蜜蜂式”和“蚯蚓式”,是博采百花釀成花蜜,還是吃進泥土又排出土?!?/p>

  三、多項選擇 ◆在日本,認為作文教學有下列重要方面【“有寫作動機”、“有東西可寫”、“能夠寫出來”】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課程評價方面的改革有【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評價改革要與教學改革同步進行】

  ◆語文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維度的關系是【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相互聯(lián)系、螺旋上升】

  ◆在語文新課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主要體現(xiàn)的是【語文知識的綜合利用、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以下“識字與寫字”教學目標中,突出過程和方法的是【能熟練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

  ◆根據(jù)現(xiàn)代閱讀理論,閱讀教學中存在著的對話關系是【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教師與學生對話、教師與教材編寫者對話、教師與文本作者對話】

  ◆下面的“寫作”目標中,突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是【樂于書面表達、增強寫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加強朗讀教學、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培養(yǎng)語感,注重積累】 ◆語文學習必須重視積累,積累不足的外在具體表現(xiàn)是【識字不多、詞匯貧乏】

  ◆21世紀國外母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面向全體學生,努力追求高質量的語文教育水平,以適應時代發(fā)展和國際間的競爭;培養(yǎng)負責的公民,形成國家觀念,具備應有的時代道德價值觀,是母語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文學熏陶與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并重;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在實踐中學習和研究性的學習】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上強化的是【感受性、體驗性】

  ◆下面語文課程評價的要求正確的是【突出整體性和綜合性、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加強形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是【整體性、開放性、實踐性、自主性、生成性】

  ◆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要注意【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生動情境、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為學生提供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從事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要通過口語交際評價,讓學生愉快地從事口語交際實踐,以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寫作教學中,選材的主要要求是【真實、典型、新穎】

  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0分。)

  1、教師這個角色從根本上來說,就是“作為人的教師”和“作為教師的人”的( )。

  2、教師的愛是以對學生的( )為前提的。

  3、教育究其實質是一種生命對( )的相互對接與交融。

  4、教師具有科學精神與人文素養(yǎng)具體表現(xiàn)為一個完善合理的素質結構:高尚優(yōu)良的人格、不斷完善的( )結構和不斷完善的能力結構。

  5、今后信息技術教育的主流教學方式是( )。

  6、教師發(fā)展規(guī)劃的第一步是( )。

  7、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要靠師生雙方共同努力,而教師起著( )作用。

  8、教師個體在無能力解決自己的心理問題時,應求助于專家進行心理( )、心理咨詢、心理治療。

  9、教師自主發(fā)展有三條可行性路徑:反思、合作、( )。

  10、教師發(fā)展和學生發(fā)展之間要有某種橋梁,這橋梁就是( )。

  二、選擇題(下列各小題的4個備選項中只有1項是正確的,請選出填入括號內。每小題2分,共20分。)

  1、下列諸項中不屬于教師職業(yè)特點的一項是( )。

  A、藝術性 B、創(chuàng)造性 C、示范性 D、速效性

  2、教師工作的核心是( )。 

  A、教書育人 B、廣博學習 C、教育科研 D、精心備課

  3、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 )。

  A、方法 B、途徑 C、本質 D、形式

  4、有德之人,在無人監(jiān)督時,總是非常小心謹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之事,這叫做( )。

  A、慎微 B、慎重 C、慎獨 D、誠實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說這句話的中國古代教育家是( )。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我國的《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頒布于( )。

  A、1995 B、1997 C、1999 D、2001

  7、影響教師教育教學活動成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

  A、語言表達能力 B、非語言表達能力

  C、教育技術運用能力 D、管理學生能力

  8、校園文化屬于哪一類課程資源( )。

  A、素材性資源 B、條件性資源 C、隱性資源 D、顯性資源  

  9、在心理咨詢中,咨詢者和來訪者之間是一種( )關系。

  A、醫(yī)患 B、伙伴 C、師生 D、主從

  10、在教學反思過程的諸階段中,反思最集中地體現(xiàn)在( )。

  A、具體經驗階段 B、觀察分析階段

  C、重新概括階段 D、積極驗證階段

  三、判斷題(請判斷下列各小題對或錯,并在括號內填上√或×。每小題2分,共20分。)

 ?。?nbsp;)1、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師的“知識傳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nbsp;)2、今天,在我國“教師是專業(yè)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認可。

 ?。?nbsp;)3、教師的勞動是一種集體勞動。

 ?。?nbsp;)4、教師職業(yè)道德可以產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nbsp;)5、要樹立學生是消費者,就是教育服務的顧客的觀念。

 ?。?nbsp;)6、實施新課程,我們要徹底否定教師的權威。

 ?。?nbsp;)7、把教師對學生的愛與“母愛”并列起來,不免掩蓋了教師職業(yè)情感的專業(yè)化特征。

 ?。?nbsp;)8、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具有本質上的同一性。

 ?。?nbsp;)9、教師的職業(yè)倦怠是其教師生涯發(fā)展歷程中的一個自然現(xiàn)象。

 ?。?nbsp;)10、“教學相長”是必然的,無條件的。

  四、簡答題(每小題6分,共30分)。

  1、“教師專業(yè)化”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2、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什么教師要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

  3、新課程的實施需要教師強化哪些能力?

  4、教師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有什么意義?

  5、教師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么? 

  五、論述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

  1、請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談談新課程對教師素質發(fā)展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2、結合實際說明教師能力培養(yǎng)與發(fā)展的有效途徑與方式。

  《新課程與教師素質發(fā)展》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統(tǒng)一體 2、尊重 3、生命 4、知識 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6、自我認識 7、主導 8、診斷 9、共生(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 10、教學

  二、選擇題 1、D 2、A 3、C 4、C 5、A  6、B 7、A 8、C 9、B 10、B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  

  1、(1)既包括學科專業(yè)性,也包括教育專業(yè)性;(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教育內容和措施;

 ?。?)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

  2、(1)新課程內容的社會化,要求教師具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2)新課程的綜合化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和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

  3、(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與合作能力;(3)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整合能力;(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

  4、(1)有利于教師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師之間互幫互學的機會;(3)促進教與學的活動;(4)有利于學校組織效能的發(fā)揮。

  5、(1)熱愛教師職業(yè),認同自己的教師職業(yè)角色;(2)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正確的自我意識;(3)堅韌與自制;(4)有效調節(jié)不良情緒;(5)好學與創(chuàng)新。

  五、論述題 

  1、(1)關注專業(yè)化理論發(fā)展;(2)關注教師的情意和職業(yè)道德素質的發(fā)展;(3)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fā)展;(4)關注教師專業(yè)技能和研究能力的發(fā)展;(5)關注教師心理素質的發(fā)展;(6)關注教師學習意識的提高和自主發(fā)展能力的提高。

  2、(1)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與研討;(2)多渠道獲取信息;(3)行動研究;(4)建立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 一、判斷

  1課程標準要求,三四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 錯誤

  2 語文課程注重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 錯誤

  3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不用講授法進行教學。 正確

  4提問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的一種教學技能。 錯誤

  5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正確 6陶行知先生極力主張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 正確

  7教學是教師引起、促進、維持教學的全部行為方式。 正確

  8從命題的方式看,作文訓練的方式可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 正確

  《新課程與教師素質發(fā)展》試題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統(tǒng)一體 2、尊重 3、生命 4、知識 5、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 6、自我認識 7、主導 8、診斷 9、共生(在與學生的互動過程中實現(xiàn)教學相長) 10、教學

  二、選擇題 1、D 2、A 3、C 4、C 5、A  6、B 7、A 8、C 9、B 10、B  三、判斷題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簡答題  

  1、(1)既包括學科專業(yè)性,也包括教育專業(yè)性;(2)國家有教師教育的專門機構、教育內容和措施;

  (3)國家有對教師資格和教師機構的認定制度和管理制度;(4)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是一個持續(xù)不斷的過程。

  2、(1)新課程內容的社會化,要求教師具有多元學科知識結構;(2)新課程的綜合化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多元知識結構和學科知識的整合能力。

  3、(1)教育科研能力;(2)交往與合作能力;(3)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整合能力;(4)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能力。

  4、(1)有利于教師身心的健康;(2)增加教師之間互幫互學的機會;(3)促進教與學的活動;(4)有利于學校組織效能的發(fā)揮。

  5、(1)熱愛教師職業(yè),認同自己的教師職業(yè)角色;(2)和諧的人際關系和正確的自我意識;(3)堅韌與自制;(4)有效調節(jié)不良情緒;(5)好學與創(chuàng)新。

  五、論述題 

  1、(1)關注專業(yè)化理論發(fā)展;(2)關注教師的情意和職業(yè)道德素質的發(fā)展;(3)關注教師的人文知識素養(yǎng)和多元知識結構的發(fā)展;(4)關注教師專業(yè)技能和研究能力的發(fā)展;(5)關注教師心理素質的發(fā)展;(6)關注教師學習意識的提高和自主發(fā)展能力的提高。

  2、(1)各種形式的培訓、交流與研討;(2)多渠道獲取信息;(3)行動研究;(4)建立開放的教師教育體系。 一、判斷

  1課程標準要求,三四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 錯誤

  2 語文課程注重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 錯誤

  3新課程要求語文教師在課堂上盡可能不用講授法進行教學。 正確

  4提問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的一種教學技能。 錯誤

  5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 正確 6陶行知先生極力主張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 正確

  7教學是教師引起、促進、維持教學的全部行為方式。 正確

  8從命題的方式看,作文訓練的方式可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 正確

  9語文學科獨立后的第一個正式名稱為國文。 正確

  10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 正確

  11學校教育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 錯誤

  12由于體制的不同,各國母語教科書的編寫、采用制度多種多樣。 正確

  13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 正確

  14 中國古代的《論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學專著。 : 錯誤

  15只要具有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就能教好語文課。 錯誤

  16狹義的語境,指的是上下文。 正確

  二、單項選擇 

  17下列寫作的目標設定,屬于第三學段的相關表述是 C : “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18在《滕王閣序》的教學中,不宜采用的朗讀訓練方式是 D : 學生分角色讀

  19閱讀教學中,學生獲取文本的意義是 D : 學生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fā)現(xiàn)、自行建構起來的

  20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看出課文各個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大體了解課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培養(yǎng)的是 :

  C : 整體感知能力 

  21 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看出課文各個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大體了解課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芭囵B(yǎng)的是

  C 整體感知能力 

  22語文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 D : 語文課程標準

  23中國古代的教學論專著是D : 《禮記·學記》

  24在“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的推動下,1920年,正式要求小學教白話文,其課程名稱是A : 國語 25以下是關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D : 在日常生活和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大量生活和語文經驗才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

  26國家管理和評價語文課程的基礎是 D : 語文課程標準

  27古詩文閱讀評價中,不應考查的是 D : 詞法、句法的掌握情況

  28聯(lián)想有多種,下面,屬于相似聯(lián)想的是 D : 自在飛花輕似夢

  29“組織教學真匠心獨運左右逢源,教學活動似行云流水美不勝收。”這樣的語文教師是 D : 藝術型的

  30.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在語文知識教學內容方面的要求是

  B :精要、好懂、有用 

  31.關于寫作,《語文標準》在階段目標第二學段中稱為 B : 習作

  32.下面,屬于語文教科書范文系統(tǒng)的是 A : 課文《愛蓮說》

  33.“言談舉止和藹可親,講析評論細致入微?!边@樣的語文教師是 B : 親切型的

  34. 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的是

  C : 整體感知能力 三、多項選擇  

  35 在日本,認為作文教學有下列重要方面

  A : “有寫作動機” B : “有東西可寫” C : “能夠寫出來”

  36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課程理念主要體現(xiàn)在

  A : 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B : 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D : 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E : 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37《語文課程標準》語文課程評價方面的改革有

  B : 加強學生的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 C : 突出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

  D : 充分發(fā)揮評價的教育功能 E : 評價改革要與教學改革同步進行

  38 語文課程目標根據(jù)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維度的關系是

  B : 相互滲透 C : 融為一體 D : 相互聯(lián)系 E : 螺旋上升

  39在語文新課程中,語文綜合性學習內容主要體現(xiàn)的是

  A : 語文知識的綜合利用 B : 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fā)展 D : 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的緊密結合

  40以下“識字與寫字”教學目標中,突出過程和方法的是

  B : 能熟練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 E : 會用多種檢字方法

  41根據(jù)現(xiàn)代閱讀理論,閱讀教學中存在著的對話關系是

  A : 學生與文本作者對話 B : 教師與學生對話 D : 教師與教材編寫者對話 E : 教師與文本作者對話

  42 下面的“寫作”目標中,突出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這一維度的是

  A : 樂于書面表達 B : 增強寫作的自信心 C : 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別人聽 D : 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

  43 在閱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閱讀能力,課程標準特別強調

  A : 加強朗讀教學 B : 重視閱讀感受和體驗  C : 提倡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閱讀  D : 培養(yǎng)語感,注重積累  

  44 語文學習必須重視積累,積累不足的外在具體表現(xiàn)是

  A : 識字不多 B : 詞匯貧乏 

  45.21世紀國外母語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

  A : 面向全體學生,努力追求高質量的語文教育水平,以適應時代發(fā)展和國際間的競爭

  B : 培養(yǎng)負責的公民,形成國家觀念,具備應有的時代道德價值觀,是母語教學的重要指導思想

  C : 促進學生的主動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 D : 文學熏陶與語言文字的實際應用并重

  E : 在學習方式上注重在實踐中學習和研究性的學習

  46.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目標上強化的是

  B : 感受性 D : 體驗性 

  47.下面語文課程評價的要求正確的是

  A : 突出整體性和綜合性 

  B : 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

  C : 加強形成性評價 D :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48.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特點是  

  A : 整體性 B : 開放性 C : 實踐性 D : 自主性 E : 生成性

  49.評價學生的口語交際,要注意 

  B : 為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口語交際活動的生動情境 C : 讓學生承擔有實際意義的交際任務

  D : 為學生提供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從事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

  E : 要通過口語交際評價,讓學生愉快地從事口語交際實踐,以充分發(fā)展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50. 寫作教學中,選材的主要要求是

  A : 真實 D : 典型 E : 新穎 其他人參加的在線考試答案:  判斷題:  

  1.合作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群體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對 語文課堂教學六步法的創(chuàng)立者為錢夢龍。對

  3.語文課程注重語文知識的系統(tǒng)和完整。錯

  4.課程標準要求,三四年級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錯

  5、 提問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的一種教學技能。錯

  6、 陶行知先生極力主張將教授法改為教學法。對

  7、 講述是注入的教學方法,問答是啟發(fā)的教學方法。錯

  8、 學校教育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知識。錯

  9、 從命題的方式看,作文訓練的方式可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對

  10、語文學科獨立后的第一個正式名稱為國文。對

  11、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對

  12、只要具有豐富的語文教學經驗,就能教好語文。錯

  13、由于體制的不同,各國母語教科書的編寫、采用制度多種多樣。對

  14、口語交際培養(yǎng)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進行。對

  15、中國古代的《論語》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教育學專著。錯

  16、語文離不開思維,語文能力的發(fā)展有賴于思維的發(fā)展。對

  17、在小學課程結構中,語文是最基礎的學科。對

  18、狹義的語境,指的是上下文。對

  19、有了多媒體教學手段,教師可淡化板書示范。錯

  20、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對

  單項選擇題 

  21、在一定的基礎上,語文學習才能溝通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這個基礎是B

  A : 廣博的知識 B √: 豐厚的積累 C : 充沛的感情 D : 較強的能力

  22、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看出課文各個部分之間的聯(lián)系,大體了解課文的思路和中心意思?!芭囵B(yǎng)的是C

  A : 分析綜合能力 B : 觀察能力 C√: 整體感知能力 D : 記憶能力

  23、 在《滕王閣序》的教學中,不宜采用的朗讀訓練方式是 D

  A : 教師范讀 B : 學生單讀 C : 學生齊讀 D√ : 學生分角色讀

  24、語文學科從古代傳統(tǒng)教育的綜合性社會學科中獨立出來后的第一個正式名稱是 B

  A : 國語 B√ : 國文 C : 漢語 D : 文學

  25、語文教學的依據(jù)是 A? 

  A√ : 語文教科書 B : 語文教學參考書 C : 語文教科書和語文教學參考書

  D : 語文課程標準 

  26、“教學是什么”、A“為什么教學”、B“教學什么”、“怎樣教學”,這是教育教學經常討論的四個問題。其中“教學什么”側重研究的是 C

  A : 教學的本質問題 B : 教學目標問題 C √: 教學的內容問題 D : 教學的形式或途徑問題

  27、 在口語交際過程中,說話人根據(jù)情況,機敏地改變思維路線,調整說話的內容和方式,表現(xiàn)出的是 C

  A : 傾聽能力 B : 評判能力 C√ : 應對能力 D : 表達能力

  28、下面,屬于語文教科書范文系統(tǒng)的是 A

  A√: 課文《愛蓮說》 B : 研討與練習 C : 單元說明 D : 附錄:語法知識

  29、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學校中學語文教學大綱(試行草案)》在語文知識教學內容方面的要求是

  A : 全面、好懂、有用 B : 精要、好懂、有用

  C√ : 系統(tǒng)、精要、有用 D : 系統(tǒng)、精要、好懂

  30、“言談舉止和藹可親,講析評論細致入微?!边@樣的語文教師是 B

  A : 嚴肅型的 B√ : 親切型的 C : 活潑型的 D : 藝術型的

  31、“組織教學真匠心獨運左右逢源,教學活動似行云流水美不勝收?!边@樣的語文教師是 D

  A : 嚴肅型的 B : 親切型的 C : 活潑型的 D√ : 藝術型的 

  32、語文教學中,要求學生“感受課文的語言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培養(yǎng)的是 A?

  A : 分析綜合能力 B : 觀察能力 C√ : 整體感知能力 D : 記憶能力

  33、聯(lián)想有多種,下面,屬于相似聯(lián)想的是 D 前3個是接近聯(lián)想

  A : 愛屋及烏 B : 睹物思人 C : 瑞雪兆豐年 D√ : 自在飛花輕似夢

  34、下面,屬于語文教科書實踐活動系統(tǒng)的是 B

  A : 課文《愛蓮說》 B√ : 研討與練習 C : 單元說明 D : 附錄:語法知識

  35、古詩文閱讀評價中,不應考查的是 D

  A : 背誦積累的過程 B : 憑借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詩文大意

  C : 背誦積累的結果 D√ : 詞法、句法的掌握情況

  36、國家管理和評價語文課程的基礎是 D

  A : 語文教科書 B : 語文教學參考書 C : 語文教科書和語文教學參考書

  D √: 語文課程標準 

  37、聯(lián)想有多種,下面,屬于對比聯(lián)想的是 C

  A : 瑞雪兆豐年 B : 自在飛花輕似夢

  C√ : 讀書有“蜜蜂式”和“蚯蚓式”,是博采百花釀成花蜜,還是吃進泥土又排出土粒

  D : 無邊絲雨細如愁 

  38、以下是關于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的判斷,正確的是 D

  A : 大量掌握語文知識就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 B : 大量閱讀就能培養(yǎng)和發(fā)展語感能力

 范文七: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一、填空:(每空1分計20分)  

  1.綜合性學習的評價應著重考察學生的和。 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 自我評價和 相互評價。

  2.《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學生背誦古今優(yōu)秀詩文,7----9年級學生背誦。

  3.能用普通話、、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

  4.語文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和。

  5.寫作能力是的綜合體現(xiàn)。 6.語文課程資源包括和。  

  7.《新課標》第四學段中,對寫作提出相應的要求,寫記敘文,做到容具體 ;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 明白清楚 ;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 有理有據(jù) ;根據(jù)生活需要,寫 日常應用文。

  8.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和。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計10分)

  1.閱讀是學生的( A )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A個性化 B整體化 C綜合化 

  2.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 B )的形成和發(fā)展。

  A語文能力 B語文素養(yǎng) C語文精神 

  3.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 A )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

  A評價目的和方法 B評價的手段和方法

  C評價的要求和方法 D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4.下列語文課程資源不屬于課堂教學資源的是( D )

  A教學掛圖 B教科書 C工具書 D展覽館

  5.新的語文性質定義,體現(xiàn)了( A )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長。 A以人為本 B師生平等 C學生和諧發(fā)展 D閱讀為主

  三、判斷正誤:(對打√錯打×,每小題2分,計20分)

  1.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 T )

  2.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最基本特點。( T )

  3.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既有教師,又有學生。( F )

  4.語文課程目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是相互完整而又獨立的。( F )

  5.語文課程目標中的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 F )

  6.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規(guī)定,初中階段,學生要能認識2500個左右常用漢字。( F )

  7.第四學段中,對學生閱讀速度的要求是: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

  少于350字。( F ) 

  8.第四學段中,在閱讀中要讓學生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五種表達方式。( T )

  9.語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說、唱、讀、寫。( F )

  10.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 T )

  四、簡答:(每小題5分,計20分)

  1.為了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學著重從哪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答:為適應和滿足社會進步與學生自身發(fā)展的需要,語文教育必須在課

  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評價目的和方法等方面進行 系統(tǒng)的改革。

  2.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一)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ǘ┱_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ㄈ┓e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四)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3.語文課程總目標中對學生的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

  方面具體提出了哪些要求? 

  4.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哪幾方面的教學建議?

  五、論述題:(每小題15分,計30分) 

  1.結合自己教學實踐,談談你在語文教學中是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的?

  2.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談談自己實施綜合性學習的一些設想。

 范文八:2013年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2012年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考試題 學校 教師姓名 成績  一、填空:(每空1分計20分)  1.  

  。 除了教師的評價之外,要多讓學生開展 自我評價和 相互評價。

  2.《課程標準》中要求7——9年級學生背誦 50/80 篇(段)。

  3. 

  、、 地朗讀課文,是朗讀的總要求。

  4. 5.  

  計。三者相互滲透,融為一體。目標的設計著眼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

  6. 。  7.  

  ;根據(jù)生活需要,寫 日常應用文。

  8.現(xiàn)代社會要求公民具有良好的 人文素養(yǎng)和 科學素養(yǎng)。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計10分)

  1.閱讀是學生的( )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

  A個性化 B整體化 C綜合化 

  2.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 )的形成和發(fā)展。

  A語文能力 B語文素養(yǎng) C語文精神 

  3.語文教育必須在課程目標和內容、教學觀念和學習方式、( )等方面,進行系統(tǒng)的改革。 A評價目的和方法 B評價的手段和方法

  C評價的要求和方法 D評價的意義和作用

  4.下列語文課程資源不屬于課堂教學資源的是()

  A教學掛圖 B教科書 C工具書 D展覽館

  5.新的語文性質定義,體現(xiàn)了( )的教育理念,有利于人才的成長。

  A以人為本 B師生平等 C學生和諧發(fā)展 D閱讀為主

  三、判斷正誤:(對打√錯打×,每小題2分,計20分)

  1.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它課程的基礎。()

  2.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最基本特點。()

  3.語文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既有教師,又有學生。()

  4.語文課程目標中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是相互完整而又獨立的。()

  5.語文課程目標中的階段目標從“識字與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四個方面提出要求。()

  6.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規(guī)定,初中階段,學生要能認識2500個左右常用漢字。()

  7.第四學段中,對學生閱讀速度的要求是: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350字。()

  8.語文實踐的基本方式是:說、唱、讀、寫。()

  9.第四學段中,在閱讀中要讓學生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五種表達方式。()

  10.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和背誦,加強對閱讀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瀏覽。()

  四、簡答:(每小題5分,計25分)

  1.語文課程的基本理念包括哪幾個方面?

  答: 

  2.新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要求語文教學要“關心當代文化生活”。請你談談在實際教學中,怎樣實現(xiàn)這個目標。

  3.新語文課程標準總目標中指出,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學習語文的“良好習慣”,請你談談在語文教學中,都應該培養(yǎng)哪些語文學習的習慣?

  4.新語文課程標準的總目標中要求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闭埬阏務勎覀兌紤撆囵B(yǎng)學生哪些最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

  5.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第四學段在閱讀中要求:“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闭垎?,這里說的“重要詞句”指的是什么內容?

  五、論述題:(1小題10分,2小題15分,計25分)2013年初中語文新課標測試題

  1.從自身實際出發(fā),談談自己實施綜合性學習的一些設想。(10分)

  2.請結合七、八、九年級下冊語文教材,談談在教學中怎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15分)

 范文九:2013初中語文新課標  
  一、本大題共小7題,共14分 

  1.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讀音有錯誤的一項是(2分)

  A 哺(bǔ)育 攢(cuán)成 候(hòu)鳥 人跡罕(hǎn)至

  B 泯(mǐn)然 訕(shàn)笑 躊(chóu)躇 氣沖斗(dǒu)牛

  C 佇(chù)立 憎(zēng)惡 重荷(h) 義憤填膺(yīnɡ)

  D 哽咽(y) 磐(pán)石 深邃(suì) 鍥(qi)而不舍

  2.下列詞語中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

  A 來勢兇兇 鍥而不舍 荒草萋萋 家喻戶曉 B 九曲連環(huán) 一瀉千里 鋒芒必露 亦復如是

  C 婦儒皆知 人聲鼎沸 炯炯有神 秩序井然 D 當之無愧 雜亂無章 惹人注目 鞠躬盡瘁

  3.加點成語使用不當?shù)囊豁検牵ǎ?nbsp;

  A.這道數(shù)學題解題步驟繁多,而且有三個答案,真可謂撲朔迷離。

  B. 今年2月,林書豪引領紐約尼克斯隊豪取7連勝,并打破多項聯(lián)盟記錄,這讓此前賽事

  成績平平、鮮為人知的他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

  C.“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正好準確地描述了鄧稼先的一生。

  D.幾年沒見,調皮搗蛋的小軍變成了一個品學兼優(yōu)的小伙子,再也不是當年的吳下阿蒙了。

  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句是(2分)

  A.為了防止酒駕事件不再發(fā)生,深圳市加大了巡查整治力度。

  B.學校開展地震安全常識教育活動,可以增強同學們的安全自我保護。

  C.學生能夠熟練而規(guī)范地書寫正楷字,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語文課程標準》對漢字書寫

  要求的標準。 

  D.完善食品安全法規(guī),規(guī)范食品安全監(jiān)管機制,提高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已經到了迫在

  眉睫的地步了。 

  5. 請選出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

  A.《爸爸的花兒落了》節(jié)選自《城南舊事》,作者是臺灣作家林海音。

  B.《最后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創(chuàng)作的短篇小說,韓麥爾先生是一位普普通通卻有著強烈

  的愛國情懷的教師形象。 

  C.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的作者是法國作家莫泊桑,被稱為短篇小說巨匠,代表作有《包

  法利夫人》等。 

  D.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的作者是俄國詩人普希金,代表作有《自由頌》。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今天的日子很短,正在自己的腳下悄悄地流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總是站在今天望明天,結果明天也會悄悄地溜走,經營好每一

  個今天就等于經營好昨天和明天。 

  ①今天的事應該今天完成,不能推到明天

  ②腳踏實地,全身心地經營好今天,才會有一個個實在的昨天

 ?、垡虼?,面對今天,我們不要太多地懷念過去

  ④接力棒交得好,才能走向輝煌的明天

 ?、萁裉焓亲蛱旌兔魈斓慕恿μ?nbsp;

  A. ①⑤②④③ B. ①⑤④③② C. ⑤④③②① D. ⑤②③①④

  7.選出下列各組句子加點詞語意思相同的一組()

  A.旦辭爺娘去/蒙辭以軍中多務 B.可汗大點兵/兵多將廣

  C.昨夜見軍帖/對鏡帖花黃 D.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二、本大題共3小題,共18分 

  8.仿照例句的樣式,在后面寫一個與前邊意思連貫的分句。(2分)

  例句:感謝傷害你的人,因為他磨煉了你的心境;感謝遺棄你的人,因為他教會了你獨立。

  感謝 ,因為他。 

  9. 請在下面橫線上填寫相應的句子(13分)

 ?。?)山際見來煙, 。(吳均《山中雜詩》)

  (2)故園東望路漫漫, 。(岑參《逢入京使》)

 ?。?)峨眉山月半輪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散入春風滿洛城。(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 ,明月來相照。(王維《竹里館》)

  (6)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將會過去;而那過去了的,。

 ?。ㄆ障=稹都偃缟钇垓_了你》) 

 ?。?) ,關山度若飛。(《木蘭詩》)

 ?。?) ,暮至黑山頭。(《木蘭詩》)

 ?。?) ,賞賜百千強。(《木蘭詩》)

 ?。?0)阿姊聞妹來, 。(《木蘭詩》)

 ?。?1) ,寒光照鐵衣。(《木蘭詩》)

 ?。?2)表現(xiàn)木蘭恢復女兒裝束后,戰(zhàn)友們吃驚詫異的詩句是:

  ,。 10.名著閱讀(3分)  

  《童年》是作者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chuàng)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第一部。它的作者是誰?

  “我”叫什么名字?“我”為什么不喜歡上學?

  三、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 

 ?。ㄒ唬╅喿x下面選文,完成11—14題。(11分)

  [甲]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

  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p>

  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

  [乙] 金溪民方仲永,世隸耕。仲永生五年,未嘗識書具,忽啼求之。父異焉,借旁近

  與之,即書詩四句,并自為其名。其詩以養(yǎng)父母,收族為意,傳一鄉(xiāng)秀才觀之。自是指

  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或以錢幣乞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不使學。 

  余聞之也久,明道中,從先人還家,于舅家見之,十二三矣。令作詩,不能稱前時之聞。又

  七年,還自揚州,復到舅家,問焉,曰:“泯然眾人矣?!?/p>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賢于材人遠矣。卒之為眾人,則其受于人者

  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賢也,不受之人,且為眾人;今夫不受之天,固眾,又不受

  之人,得為眾人而已耶! (《傷仲永》)

  1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2分)

 ?。?)卿今當涂掌事( ) (2)及魯肅過尋陽( )

  (3)未嘗識書具( ) (4)父利其然也( )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蒙辭以軍中多務。 

  (2)自是指物作詩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觀者。

  13.請比較[甲]、[乙]兩文在內容上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3分)

  相同之處: 不同之處: 

  14.假如你的好朋友沉迷于網絡,你打算怎樣勸告他?(2分)

  (二)閱讀下面選文,完成 15—17題。(7分)

  爸爸的花兒落了(節(jié)選) 

 ?、趴旎丶胰?快回家去!拿著剛發(fā)下來的小學畢業(yè)文憑紅絲帶子系著的白紙筒,催著自己,我好像怕趕不上什么事情似的,為什么呀?

 ?、七M了家門,靜悄悄的,四個妹妹和兩個弟弟都坐在院子里的小板凳上。他們在玩沙土,旁邊的夾竹桃不知什么時候垂下了好幾枝子,散散落落的,很不像樣,是因為爸爸今年沒有收拾它們修剪、捆扎和施肥。

  ⑶石榴樹大盆底下也有幾粒沒有長成的小石榴,我很生氣,問妹妹們:

 ?、取笆钦l把爸爸的石榴摘下來的?我要告訴爸爸去!”

 ?、擅妹脗凅@奇地睜大了眼,搖搖頭說:“是它們自己掉下來的?!?/p>

 ?、饰覔炱鹦∏嗍?。缺了一根手指頭的廚子老高從外面進來了,他說:

 ?、恕按笮〗?,別說什么告訴你爸爸了,你媽媽剛從醫(yī)院來了電話,叫你趕快去,你爸爸已經”

 ?、趟麨槭裁床徽f下去了?我忽然著急起來,大聲喊著說:

 ?、汀澳阏f什么?老高?!?nbsp;

 ?、巍按笮〗?,到了醫(yī)院,好好兒勸勸你媽,這里就數(shù)你大了!就數(shù)你大了!”

 ?、鲜蓦u妹妹還在搶燕燕的小玩意兒,弟弟把沙土灌進玻璃瓶里。是的,這里就數(shù)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我對老高說:

  ⑿“老高,我知道是什么事了,我就去醫(yī)院?!蔽覐膩頉]有過這樣的鎮(zhèn)定,這樣的安靜。 ⒀我把小學畢業(yè)文憑,放到書桌的抽屜里,再出來,老高已經替我雇好了到醫(yī)院的車子。走過院子,看那垂落的夾竹桃,我默念著:

 ?、野职值幕▋郝淞?。 ⒂我已不再是小孩子。  

  15.簡要概括選文的主要內容。(2分)

  16.第2段劃線句子是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3分)

  17.選文末尾說,“我已不再是小孩子了”,你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請用原文回答。(2分)

 ?。ㄈ╅喿x下面選文,完成18-21題。(10分)

  ①在我的日記本里夾著一枝枯萎的康乃馨,那是5年前的母親節(jié),我為母親準備的禮物。 ②那年我剛從鄉(xiāng)村到縣城讀書,在同學們大談母親節(jié)的時候,我一片茫然。從他們的談論中我得知,母親節(jié)最好的禮物就是一枝康乃馨。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已經很懂事了,知道父親身體不好,家里的重擔都壓在母親單薄的肩上,供我跟姐姐上學很艱難。生平第一次我做出決定,我要像城里的同學那樣,在母親節(jié)的時候,送一枝康乃馨給辛勞的母親。我不禁為這個決定而自豪,于是,提前兩周我就開始節(jié)食了。

 ?、勰赣H節(jié)那天的陽光特別燦爛,中巴車在崎嶇的山路上顛簸不停,我只得小心翼翼地把花捧在胸前,生怕把它弄壞。康乃馨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我多想此刻就讓這縷清香飄到母親的身旁,讓它表達孩兒的一點心意。但母親是一個十分節(jié)儉的人,我該怎樣跟她說呢?經過幾個小時的漫長煎熬,總算到站了。

 ?、芟铝塑嚕吡撕瞄L一段山路,那熟悉的村莊才映入眼簾。為了避免不知情的人笑我一個大男孩還買花,就把康乃馨藏到了書包里。剛到村口,恰好碰到母親從地里回來,背上背著沉重的柴火,手里還拿了兩把鋤頭,不用說有一把是幫父親拿的。中午天氣很熱,他們現(xiàn)在才回來吃飯,想必地里的活一定很多??粗赣H疲憊的身影,想到節(jié)日中的她還是跟往常一樣忙碌,我不禁鼻子一酸,連忙跑過去接鋤頭。母親乍一見我,先是愣了一下,接著緊張地問道:“二娃!怎么回來了,沒錢花了嗎?”我忙搖頭說:“不是,我是回來看您的?!蹦赣H這才舒展眉頭正色道:“看啥子喲,車費蠻貴的!快去后面接你爸爸,讓他歇會兒?!闭f著,又把兩把鋤頭從我手里拿了回去??粗赣H滿是汗跡的臉龐,一身粗布衣服,沾滿泥巴的布鞋,想到此刻城里那些母親正在孩子的陪同下逛公園,心里充滿了愧疚之情,要不是為了送我到縣城最好的學校上學,母親也不用這么辛苦。今天是母親節(jié),在我看來,就算把花店里的康乃馨全部買來,母親也是受之無愧的。

 ?、菽嵌螘r間正是農忙,到了晚上母親才閑下來。在院子里乘涼的時候,我剛準備把康乃馨拿來送母親,她卻看著我的頭說:“二娃,頭發(fā)這么長了,媽媽給你剪一剪,這樣又可以省下3塊錢來自己用了。”我無奈地笑笑。母親的理發(fā)技術很業(yè)余,可這十多年來,她從我頭上也練出了些手藝,雖然沒有城里師傅剪得好,但笑我“發(fā)型”的人也不如小時候的多了??次矣行┎粯芬獾臉幼?,父親在一邊指著自己的頭插話說:“去吧,你母親的技藝又提高了不少呢,瞧我這片自留地也放心地承包給她了?!蔽抑缓米?,母親一邊剪一邊又嘮叨開了:在學校要好好學習,錢要花在刀刃上;又說今天我不應該回來,往返的車費就夠我一周的生活費了我越聽越委屈,淚水情不自禁潤濕了雙眼:“媽,我沒有亂花錢,今天是母親節(jié),我真的是專門回來看您的,難道這也錯了嗎?”母親的剪刀在我的頭上停了好一會兒,我不敢回頭,但我猜想,她臉上肯定滿是恨鐵不成鋼的表情。出乎意料的是,母親沒再責怪我,

  只是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二娃,只要你惦記著媽就行了,咱們家不興這個,什么母親節(jié),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媽媽的節(jié)日?!?/p>

  ⑥那天,我最終沒有把從城里帶回來的康乃馨送給母親,因為從那輕輕的嘆息聲中,我體會到自己并未真的懂事,也沒能讀懂母親的心。愛有許多種,但親情卻盡在不言中?;蛟S對別人而言,母親節(jié)送一枝康乃馨意味著溫馨,但對于我來說卻意味著不成熟。

 ?、呶野涯侵的塑皧A進了日記本,并在旁邊寫了一句話——獻給愛著我的母親。以后每年的母親節(jié),我都會把那枝枯萎的康乃馨翻出來看看,每次耳邊都縈繞著母親那句樸實的話:“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媽媽的節(jié)日?!?/p>

  18.文中的“我”為什么沒有把自己從城里帶回來的康乃馨送給母親?(3分)

  19.你認為文中的母親具有怎樣的性格特點?(3分)

  20.請為本文擬一個標題。(2分) 

  21.你贊同文中母親說的“只要你有出息,天天都是媽媽的節(jié)日”的觀點嗎?為什么?(2分)

  四、本大題共1小題,共40分 22.半命題作文  題目:我多想  

  要求:(1)請把題目補充完整,寫一篇不少于600字、不超過900字的文章。(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文章敘事清楚,內容充實,立意新穎,寫出真情實感;(4)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果不可避免,請用XX代替。

  2012-2013學年第二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一、1.C 2.D 3.A 4.D 5.C 6.C 7.B

  二、8.感謝欺騙你的人,因為他增進了你的智慧或 感謝藐視你的人,因為他喚醒了你的自尊。

  9.(1)竹中窺落日 (2)雙袖龍鐘淚不干 (3)影入平羌江水流

  (4)誰家玉笛暗飛聲 (5)深林人不知 (6)就會成為親切的懷戀

 ?。?)萬里赴戎機(8)旦辭黃河去(9)策勛十二轉(10)當護理紅妝

 ?。?1)朔氣傳金柝(12)出門看伙伴,火伴皆驚忙。或: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新課標第一網

  10.高爾基。阿廖沙(或:阿列克謝)。 因為“我”頑皮,教師和神甫都不喜歡我;我拿了家里的一個盧布去花,被同學們冠以“小偷”的名字。

  三、 (一)  

  11.(1)當涂:當?shù)溃敊唷?nbsp;(2)過:到。

  (3)嘗:曾經。 (4)利:以為利,認為有利可圖。

  12.(1)呂蒙以軍中事務多來推辭。

 ?。?)從此,指定物品讓他作詩,仲永能立即完成,詩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

  13.相同之處:文章中心都是說明后天學習對成才的重要性。

  不同之處: 甲文寫呂蒙接受孫權的勸誡,在繁忙的軍務之余讀書學習,其才略很快就有了驚人的長進,令魯肅嘆服。乙文寫天資聰穎的方仲永由于其父貪圖眼前小利沒有學習,成人后變成普通人。

  14.略。扣住珍惜青春年華、學習與成才的關系等答題

 ?。ǘ?nbsp;

  15.回家后的我得知爸爸死去的消息,變得成熟了。(意對即可) 

  16.環(huán)境描寫(或景物描寫),(1分)這些都預示著爸爸已經病得很重,將不久于人世。

  17.“這里就數(shù)我大了,我是小小的大人”, “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鎮(zhèn)定,這樣的安靜”。 (三)

  18. 因為我讀懂了母親的心,只要自己有出息,就是給媽媽最好的禮物。

  19.勤勞、節(jié)儉、關愛子女 

  20.那枝康乃馨,那枝枯萎的康乃馨,母親節(jié)的禮物等

  21.(1)贊同,因為母親期望的是孩子有出息,并不在乎母親節(jié)形式上的表示。(2)部分贊同,母親希望孩子有出息,不在乎孩子表示形式是對的,但作為兒女,記住母親的節(jié)日,有所表示也是應該的。(3)不贊同,因為無論有沒有出息,兒女記住母親的節(jié)日,表達對母親的愛都是應該的。

 范文十:初中語文新課標  
  初中語文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中對初中生(7~9年級)語文方面應具備的能力提出了要求: (一)識字與寫字

  1.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 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 2.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基礎上,學寫規(guī)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 的速度。 3.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 (二)閱讀 1.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2.養(yǎng)成默讀習慣,有一定的速度,閱讀一般的現(xiàn)代文每分鐘不少于500字。 3.能較熟練地運用略讀和瀏覽的方法,擴大閱讀范圍,擴展自己的視野。 4.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 言環(huán)境中的意義和作用。 5.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能運用合 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6.在閱讀中了解敘述、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等表達方式。 7.能夠區(qū)分寫實作品和虛構作品,了解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文學樣式。 8.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 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對作品的思想感情傾向,能聯(lián)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評價;對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說出自己的體驗;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現(xiàn)力的語言。

  9.閱讀科技作品,注意領會作品中所體現(xiàn)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思想方法。 10.閱讀簡單的議論文,區(qū)分觀點與材料(道理、事實、數(shù)據(jù)、圖表等),發(fā)現(xiàn)觀點與材料之間的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斷。 11.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和審美情趣。 12.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背誦優(yōu)秀詩文80篇。 13.了解基本的語法知識,用來幫助理解語言上的難點;了解常用的修辭方法,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表達效果。了解課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識和文化常識。

  14.能利用圖書館、網絡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資料。 15.學會制訂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課閱讀總量不少于260萬字,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 (三)寫作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 4.根據(jù)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shù)谋磉_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lián)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jù);根據(jù)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jù)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huán)節(jié)。 8.養(yǎng)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0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四)口語交際 1.能注意對象和場合,學習文明得體地進行交流。 2.耐心專注地傾聽,能根據(jù)對方的話語、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的說話觀點和意圖。 3.自信、負責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做到清楚、連貫、不偏離話題。 4.注意表情和語氣,使說話有感染力和說服力。 5.在交流過程中,能根據(jù)需要調整自己的表達內容和方式,不斷提高應對能力。 6.講述見聞,內容具體,語言生動。復述轉述,完整準確,突出要點。 7.能

  就適當?shù)脑掝}作即席講話和有準備的主題演講,有自己的觀點,有一定說服力。 8.課堂內外討論問題,能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看法,有中心、有條理、有根據(jù)。能聽出討論的焦點,并有針對性地發(fā)表意見。 (五)綜合性學習 1.能自主組織文學活動,在辦刊、演出、討論等活動過程中,體驗合作與成功的喜悅。 2.能提出學習和生活中感興趣的問題,共同討論,選出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從報刊、書籍或其他媒體中獲取有關資料,討論分析問題,獨立或合作寫出簡單的研究報告。 3.關心學校、本地區(qū)和國內外大事,就共同關注的熱點問題,搜集資料,調查訪問,相互討論,能用文字、圖表、圖畫、照片等展示學習成果。 4.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分清原始資料與間接資料的主要差別;學會注明所援引資料的出處。 初中語文新課標解讀 學科特點 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語文課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語文的交際功能,而其人文性是源于語文是人類文化的組成部分。工具性著重指明學生“應學什么、怎么學”,人文性則重在培養(yǎng)學生人文素養(yǎng)。語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是唯一可以在生活中長時間使用,甚至影響事業(yè)、家庭的重工業(yè)。 課程理念 1.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素養(yǎng)以語文能力為核心,是語文能力和語文知識、語言積累、思想情感、思維品質、審美情趣、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融合。語文素養(yǎng)不僅表現(xiàn)為有較強的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和口語交際能力,而且表現(xiàn)為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語文邏輯思維能力——在生活中善于運用語文的能力。 2.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 語文學習主要不是靠傳授知識、揭示規(guī)律,而是靠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言文字的規(guī)律。語文教學要重聽說讀寫整合、重實踐、重積累、重熏陶,在反復實踐中,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的能力。學生語文素養(yǎng)能力形成一般是在初中階段定型的,閱讀速度高低就是最明顯的體現(xiàn)。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新舊比較 1.語文性質功用的回歸:由注重思想性、工具性而弱化思想性,強調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

  2.語文教學觀念的轉變:由內容分析本位而重視語感積累。語文老師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落實語言素養(yǎng)訓練方面的目標,這是保證語文課上出語文味的關鍵。在教學中要擺正篇章分析與學生感悟的關系,還是要講精彩講到位的,不是完全排斥分析,而是要把分析當成幫助學生領悟的手段,而非目的。但堅決反對對課文作瑣碎的、微言大義的分析。整體感悟絕不等于主題先行,主題先行的方式存在一定問題,因為我們在課堂教學的邏輯關系中應處理好演繹和歸納的關系。根據(jù)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來看,歸納教學優(yōu)于演繹式教學,我們可以試想:中心意圖都明確了,再分析不是浪費時間嘛。 3.語文教學重心的轉移:由強調接受信息而較為強調搜集、篩選、整合、處理和生發(fā)(生發(fā)要多反思,找教材的毛病)信息。由知識中心論而重視語文歷練實踐。 4.學習方式的倡導:由被動接受而自主、合作、探究。簡單概括就是“對話(討論)”。 5.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激活:由課堂中心而接近社會生活。新教材的選文較接近學生年齡和生活實際,可供選擇學習的篇目多了。師生能夠自主地參與課程的開發(fā),把“學什么”的權利交給學生;學校和教師應有自主選擇教材的權利;教師應有開發(fā)語文教育資源的自主性;學生與課程文本應是一種互動的關系,而不是被動接受“別人已經編定的課本”。語文教師應把自己置于與學生平等對話的地位,應成為平等對話的引導者。教學內容應吸收學生的經驗,考慮學生的興趣、愛好、求知欲、探究欲。教師不應把整個教學過程看成是既定教案的一板一眼的演繹,而應根據(jù)學生的反應及時調整既定的教案。 對話意識已深入教師內心,但不能狹義地理解為師生或生生間的討論,課堂教學不能僅僅著眼

  于怎么教,僅僅關注教法的探索還是形式的,更多的是要關注教學內容,對教學內容的重構。

  6.新比舊更強調語文要在交際中、活動中、情境中、探究中的開竅學習。 7.新比舊更強調聆聽、口語表達與交際寫作。 8.以往側重從語文知識、語文能力上提出教學要求,新課標對三維、學習習慣明確、系統(tǒng)地提出了學習目標。 9.提出了“語文綜合性學習”,更實用、實際。個人觀點,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多用于搜集積累、習慣養(yǎng)成、課外延伸、激發(fā)興趣,不宜于公開課。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