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小先生 清朝沒入關以前人口也就30多萬,從15歲到45歲能上戰(zhàn)場的男丁也就8萬左右,可以說是清軍的極限了,清軍能得到天下可以說運氣中的運氣,當時明朝人口不到一個億,一人吐口唾沫,清軍也得乖乖回到關外打獵去,清朝能得到大明的江山,多虧了明朝的眾漢奸,今天咱們講講明朝最大的漢奸范文程,如果沒有他,清朝未必能統(tǒng)一中國。 范文程,1597年出生在遼東,從小博學多才,大家小時候都稱呼他為神通,萬歷四十三年的時候還考了秀才,當時正值天下大亂,后金多次入侵明朝境內,明朝由于各路農民軍起義,自顧不暇對后金的戰(zhàn)爭頻頻失利,于是范文程毛遂自薦投靠了多爾袞,多爾袞看來人高馬大的,還是個秀才,就把范文程留在身邊做了文官,多爾袞這樣的一個決定可以說成就了范文程,更是成就了清朝,范文程自愿當漢奸投靠清軍后,為清軍獻了三計幫助清朝統(tǒng)一天下。 第一計:除掉明朝大將袁崇煥 當時負責鎮(zhèn)守邊關的大將是袁崇煥,負責整條關寧錦防線,自從袁崇煥上任后,大改以前的作戰(zhàn)方式,讓清軍頭疼不已,袁崇煥軟硬不吃,很是難啃,很多人都知道袁崇煥是被皇太極用反間計干掉的,卻不知道這個反間計就是范文程獻給皇太極的,當時范文程極為了解自己的老東家崇禎皇帝這個人,知道他生性多疑,于是大肆宣傳清軍和袁崇煥談和了,并且袁崇煥還要歸清,最終崇禎上當,殺掉了袁崇煥,讓清軍的心腹大患再也沒有了,為日后入駐中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第二計:說服清軍入駐中原 文章開頭我已經(jīng)講了,當時清軍不過幾萬人,平時組織大家去明朝境內打劫一下到可以,入駐中原統(tǒng)一天下,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哪怕是在山海關戰(zhàn)勝李自成后,他們也沒有這樣想過,這個時候我們的大漢奸范文程又出手了,他極力卻說清軍,信誓旦旦的說李自成在京城并不得人心,如果我們乘勝追擊,直襲明朝首都,然后就能取得天下,這個時候范文程已經(jīng)在清軍有了很大的功勞,清軍經(jīng)過再三的尋思,終于入駐中原,這才統(tǒng)一了天下。 第三計:助清朝統(tǒng)一天下 雖說清軍入駐中原,但是地位極其不穩(wěn)定,隨時都有卷鋪蓋回關外的危險,畢竟清軍的人口太少了,加上全國各地也是打出反清復明的口號,更是讓清朝頭疼不已,這個時候我們的大漢奸范文程又出馬了,他獻計喊出清朝并不是明朝的敵人,我們是為崇禎皇帝來報仇了,你是明朝的官,現(xiàn)在跟著我們干直接原來的基礎上加一級,并且為崇禎和他的妃子發(fā)喪,這一舉動贏得不少民心,且加上范文程多次奔走調和,許多明將歸順了清朝,而且范文程又重新開啟科舉制,為清朝選拔一波又一波的人才,這才讓清朝坐穩(wěn)了江山。 范文程一生輔助了清朝四位皇帝,更是清朝的開國功勛,清朝許多規(guī)章制度都是出自范文程的手,更是清朝的文臣之首,范文程活了70歲才死,死后被康熙賜予元輔高風的評價,這樣的人才背叛國家,一生為敵效忠,實屬可恨,不管他再有才,也會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架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