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秉綬隸書五言聯(lián)】 《五言》聯(lián),清,伊秉綬書,紙本,隸書,縱109.3cm,橫25.3cm。 釋文: 為文以載道,論詩將通禪。 書為舫西先生侍御尊兄正。嘉慶丁卯花朝。愚弟伊秉綬。 伊氏早年拜在乾隆四大家之一的劉墉門下學習書法,并與王文治、桂馥、黃易、孫星衍等人師友相交,研討書藝,加之其天資聰敏,融鑄古今,遂形成獨具特色的藝術風格。 此作書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伊秉綬時年55歲,已是晚期作品。此聯(lián)結字方正,舍隸書之波磔,突破了傳統(tǒng)隸書的結構和筆法,凝重整肅,氣勢宏大,顯示出伊秉綬晚年對隸書藝術不斷開拓變革的境界和魄力。 【永瑆楷書陸機文賦軸】 《陸機文賦》軸,清,永瑆書,紙本,楷書,縱116.5cm,橫50.5cm。 釋文: 伊茲事之可樂,固圣賢之所欽。課虛無以責有,叩寂莫而求音。函綿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言恢之而彌廣,思按之而逾深。播芳蕤之馥馥,發(fā)青條之森森。粲風飛而猋豎,郁云起乎翰林。體有萬殊,物無一量。紛紜揮霍,形難為狀。辭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為匠。在有無而僶俛,當淺深而不讓。雖離方而遯員,期窮形而盡相。故夫夸目者尚奢,愜心者貴當。言窮者無隘,論達者唯曠。詩緣情而綺靡,賦體物而瀏亮。碑披文以相質,誄纏綿而凄愴。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頌優(yōu)游以彬蔚,論精微而朗暢。奏平徹以閑雅,說煒煌而譎誑。雖區(qū)分之在茲,亦禁邪而制放。要詞達而理舉,故無取乎冗長。其為物也多姿,其為體也屢遷。其會意也尚巧,其遣言也貴妍。暨音聲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雖逝止之無常,固崎锜而難便。茍達變而識次,猶開流以納泉。如失機而后會,恒操末以續(xù)顛。謬元黃之秩序,故淟涊而不鮮?;蜓霰朴谙葪l,或俯侵于后章?;蜣o害而理比,或言順而意妨。離之則雙美,合之則兩傷??嫉钭钣阱O銖,定去留于豪芒。茍銓衡之所裁,固應繩其必當。 成親王書。 作品節(jié)錄東晉陸機《文賦》。陸機(261—303年),字士衡,東晉著名文學家。善駢文,文思泉涌,辭藻宏麗,為一代之絕。著文章三百余篇,后人輯成《陸士衡集》,其中《文賦》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名篇。 成親王永瑆自幼工書,頗受乾隆皇帝喜愛,常幸其府第。據(jù)《清史稿》記載,永瑆嘗聞康熙中內監(jiān)言其師少時及見董其昌以前三指握管懸腕作書,遂廣其說,作撥鐙法,推論書旨,深得古人用筆之意。在清中期,永瑆書名與劉墉、翁方綱、鐵保并稱。此作楷法謹嚴精熟,風度溫雅純和,神凝氣閑,表現(xiàn)出永瑆書法的深厚功力。 【汪由敦楷書蘇軾春帖子詞軸】 《蘇軾春帖子詞》軸,清,汪由敦書,紙本,楷書,縱115.5cm,橫59.7cm。 釋文: 藹藹龍旂色,瑯瑯木鐸音。數(shù)行寬大詔,四海發(fā)生心。晹谷賓初日,清臺告協(xié)風。愿如風有信,長與日俱中。草木漸知春,萌芽處處新。從今八千歲,合抱是靈椿。瑞日明天仗,仙云擁壽山。猗蘭春晝永,金母在人間。蘇軾春帖子詞。臣汪由敦敬臨。 作為館閣體代表書家,汪由敦此作表現(xiàn)出館閣體書法點畫工整、光潔平直、字形大小整齊的特點和端莊典雅的藝術風尚,是其代表作品。 【鄭簠隸書七絕詩軸】 《七絕詩》軸,清,鄭簠書,紙本,隸書,縱72.7cm,橫51.2cm。 釋文: 西望嵯峨漫舉杯,云中樵子唱歌回。掉頭笑向人矜說,山上碧桃今日開。華陰王山史先生題慈峨翠嶂一首。谷口惰農漫書。 作品錄王山史詩作。王山史即王弘撰(1622—1702年),字無異,號山史,陜西華陰人,是明清之際著名學者、關中文人領袖。他學識博雅,游歷四方,交游遍天下。嗜金石,工書法,藏金石書畫甚富。鄭簠作為當時的知名書家,慕其名與之結交,喜其詩書寫成幅,二人的筆墨詩情使這件作品具有豐富的社會文化內涵。此作品沿襲鄭簠的隸書風格,在莊重沉實的隸書結構中融入圓轉流動的筆法,使整幅作品既富于文人的高雅氣質,又具有輕靈飄逸、清新悅目的藝術格調。 【趙之謙行書八言聯(lián)】 《八言》聯(lián),清,趙之謙書,紙本,行書,縱168.3cm,橫33.7cm。 釋文: 謨議軒昂文章浩渺,躭樂術藝揫斂吉祥。伯輔大世兄屬。趙之謙。 時人評趙之謙的書法特點:“撝叔書初師顏平原,后深明包氏鉤捺抵送萬毫齊力之法,篆隸楷行一以貫之?!贝思髌酚谛袝腥谌肓硕喾N書法元素,既有篆書的婉轉,又有隸書用筆的波磔與結體的寬博,并蘊含北碑的方整渾厚,表現(xiàn)出趙之謙豐厚的書法涵養(yǎng)。 【何紹基行書題畫梅軸】 《題畫梅》軸,清,何紹基書,紙本灑金箋,行書,縱166.5cm,橫41.5cm。 釋文: 余之作梅聊自吟嘯,豈在悅人心目。適朋遠求作,寫一枝以贈之。今置之禹功卷后,何堪依附古人。且云欲道其出處而圭翁已自敘之,何庸復贅。 芷谷世伯大人屬。侄何紹基。 何紹基是一位具有深厚博大的書學修養(yǎng)及碑學、帖學融和無間的精湛書藝的書法家。其行書師法顏真卿,并以篆法行之,“運肘斂指”,筆畫婉通回轉,剛柔相濟,同時兼融北碑的書法特點,故具有獨特的面目。此作是何紹基行書的代表作,行筆柔和,點劃精致,筆畫粗細相間,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