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釋“三五一” 1、《悟真篇》律詩十四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已自居生數(shù)五,三家相見結(jié)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圣基。
2、《周敦頤太極圖說》 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 3、《周敦頤太極圖說》 河圖之名勝,自一至五謂之生,自六至十謂之成,生者一氣之所化,成者五土之所成。
4、《周敦頤太極圖說》 二氣五行之精,能升降變化者也。攢簇五行,歸于一家。
5、劉敲躍《戲蟾圖》 日月黃亦道路旋,至隱學人辨悟參。 三五妙合歸真土,三五一都一家圓。 妙合樞機精無漏,四季生成一擔擔。 太極始萌防變質(zhì),乾鼎坤爐復(fù)升天。
藥 (一)區(qū)別 初生曰精,煉時曰藥。 煉成時曰丹(丹母;丹母至丹,中有過程)。 《悟真篇》絕句五 咽津納氣是人行,有藥方能造化生。 鼎內(nèi)若無真種子,猶將水炎煮空鐺。 《悟真篇》絕句三十二 前弦之后后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 采得歸來爐里煉,煅成溫養(yǎng)自烹煎。
(二)煉精化炁時之名稱 1、真精(外藥階段) 《司真篇》絕句四十四 恍惚之中尋有象,杳冥之內(nèi)覓真精。 有無從此自相入,未見如何想得成。 2、水中銀(外藥階段) 《悟真篇》律詩四: 些法真中妙更真,都緣我獨異于人。 自知顛倒由離坎,誰識浮沉定主賓。 金鼎欲留朱里汞,玉池先下水中銀。 神功運火非終旦,現(xiàn)出深潭日一輪。 《悟真篇》絕句四: 偃月爐中玉蕊生,朱砂鼎內(nèi)水銀平。 只因火力調(diào)和后,種得黃芽漸長成。
3、壬水(外藥階段) 《悟真篇》律詩十一: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借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煉成靈質(zhì)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 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4、陽精(指誤糾廖) 《悟真篇》絕句五十: 不識陰陽主賓,知他那個是疏親。 房中空閉宮穴,誤殺閻浮多少人。
(三)化炁過程中之諸異名 1、“蟾光” 《悟真篇》絕句六: 調(diào)和鉛汞要成丹,大小無傷兩國全。 若問真鉛是何物,蟾光終昌照西川。
2、“蟾輝”(指精旺之機) 《悟真篇》絕句二十九。 八月十五玩蟾輝,正是金精壯盛時。 若到一陽才動處,便宜進火莫延遲。、
3、“虎” 《悟真篇》絕句十三: 坎電烹轟金水方,火發(fā)昆侖陰與陽。 二物若還和合了,自然丹熟遍身香。
《悟真篇》絕句十七 震龍汞出自離鄉(xiāng),兌虎金生在坎方。 二物總因兒產(chǎn)母,五行全要入中央。
《悟真篇》絕句十九: 華岳山頭雄虎嘯,扶桑海底牝龍吟。 黃婆自解相媒合,遣作夫妻共一心。
4“黑虎”(癸水) 《悟真篇》絕句二十一: 赤龍黑虎各西東,四象交加戊已中。 復(fù) 自此能動用。金丹誰道不成功。 5“白虎”(金水~~壬) 《悟真篇》絕句九: 西山白虎正猖狂,東海青龍不可當。 兩手捉來令死斗,化成一塊紫金霜。
6、“鉛” 《悟真篇》絕句九: 用鉛不得用凡鉛,用了真鉛也棄捐。 此是用鉛真妙廖,用鉛不用是誠言。
7、“真鉛”(元精) 《悟真篇》絕句七: 未煉還丹莫入山,山中內(nèi)外盡非鉛。 此般至寶家家有,自是愚人識不全。 已見前篇,但此處強調(diào)“家家有”即本身具有,不必外求,與陰陽派不同。
《悟真篇》絕句九: 虛心實腹義俱深,只為虛心要識心。 不若煉鉛先實腹,且教守取滿堂金。 南宗先命后性,先命之道先煉元精。
8、“黑鉛” 精之異名,黑水之代稱。
9、《悟真篇》律詩十 好把真鉛著意尋,莫教容易度光陰。 但將地魄擒朱汞,自有天魂制水金。 可謂道高龍虎伏,堪言德重鬼神欽。 已知壽永齊天地,煩惱元由更上心。
10、壬 《悟真篇》律詩十一: 黃芽白雪不難尋,達者須憑德行深。 四象五行全借土,三元八卦豈離壬。 煉成靈質(zhì)人難識,消盡陰魔鬼莫侵。 欲向人間留秘訣,未逢一個是知音。
11、北一西四 《悟真篇》律詩十四(見周天火侯圖) 三五一都三個字,古今明者實然稀。 東三南二同成五,北一西方四共之。 戊已自居生數(shù)五,三家相見結(jié)嬰兒。 嬰兒是一含真炁,十月胎圓入圣基。
百日關(guān) 1、釋名 仙術(shù)初級階段運用者“氣”,主宰者“神”,化者“精”,最后“精”化為“炁”,炁即煉丹時之丹母也,由精炁合成。稱百日者,約數(shù)也。煉時進展情況不同,所以可長可短。明伍守陽曰,用九十天即已完成,但亦有一二年未成者,主要此為初級,故又名“初關(guān)”。不易通過之關(guān)隘也。 2、何時由筑基過渡(由道術(shù)至仙術(shù)) 首先,條件:三全有藥。 其次,無意念而有動。 “煉”即提煉過程,“化”即鍛煉結(jié)果,重點在化是由漸法至頓法。
藥的分類 1、外藥 外藥系由“先天精”提煉而出,作為外藥材料,因攝取先天精經(jīng)過烹煉,歸入丹田(爐),此即外來也。外藥與神并行。伍詩:“子并后升天上去,午同前降地中回”,即藥與神自相隨而煉,又稱:“還丹”,已失而復(fù)得謂之還,先已虧損未能全,所以使元精自外反內(nèi),以彼還我,玉液還丹,七反九還即煉藥也。李虛庵真人詩:“忙里偷閑調(diào)外藥,元中生有采先天?!保ǚe累過程用小周天) 2、內(nèi)藥 內(nèi)藥外藥已煉,精將化,反復(fù)送入丹田(爐)儲存,等到積累已足,信號有象,內(nèi)覺已明,即用丹田內(nèi)之元神迎之,以積累之藥凝合之,將外藥變?yōu)閮?nèi)藥,神炁混事融,二物歸一準備上移中田(黃庭)成為嬰兒。煉內(nèi)藥過程,在丹母積累時,以丹田已有之炁與元神,迎外藥而烹煉元精,合神而凝,使其陽盛陰消,煉足時即成內(nèi)藥矣。 內(nèi)藥曰“大還”即完全歸還之意。內(nèi)藥與外藥會合曰“凝煉”。內(nèi)藥
丹功步驟
《大成捷要》一書,對各家丹功口訣選摘詳盡,出處清楚,這是它的特點優(yōu)點。但在順序的安排上,尚欠明晰妥當,部分內(nèi)容也有錯誤,這是它的不足之處。特別是對初學者,閱讀起來有不少的困難。我準備按修煉程序予以明確和訂正,以便于大家在閱讀和實踐中有所驗證和遵循。 一、 性命雙修是道家丹功的基本原則 在各家功法中,有只重修性而不注重修命的;也有只重修命而忽略修性的。唯有道家丹功是將“性命雙修”貫徹于從筑基入手小成功夫直到在厲了手功夫的丹功全程,并視此為丹功成就之保證,這是有科學根據(jù)的。 人一落生即稱之為一條性命,可見性命對于一個人,是一對密不可分的對立統(tǒng)一的整體。人生之初,孕育在母體中,性命一體,混沌不分。一落后天,即一分為二,性歸于心而上,命歸于腎而下,并轉(zhuǎn)接后天順規(guī)律發(fā)展,日益破壞其相依相助之本性。因此我們說:“性命雙修”是人體生命科學的本質(zhì)決定的,反映了人體生命的客觀規(guī)律性。違背“性命雙修”的規(guī)律,就難以達到貴生養(yǎng)命目的,丹功亦難有所成就。
二、性功是丹功的基礎(chǔ)
講性命雙修,從其先后順序上看,必須先性后命。后天順欲而行,耗氣亂神,乃致病致死之道;反之,制欲無為,則是積氣養(yǎng)神之法?!绊槥榉玻鏋橄伞?/span>即是此意。因此修煉道家丹功,必須首先注意性功,即思想性格的修養(yǎng),以為丹功修煉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主觀條件。
三、小成筑基入手的幾個關(guān)竅
在筑基階段中,又可細分三個小階段,即:(1)煉神入靜;(2)煉氣以通任督二脈;(3)補精,以達到精滿、氣旺、神全,為進入下一階段升級做好準備。正式進入筑基下手階段,關(guān)竅是丹家煉功的重要手段,必須正確掌握才能下手煉功,取得功效。針對當前在各類氣功文字和不同功法中,對關(guān)竅各持所見,眾說紛紜引起的疑問,我準備在此分段加以介紹,以提供諸位參考。
1、玄關(guān)一竅
此竅歷來為丹家稱之為秘竅。這是因為丹功功法,常常涉及生理機能,為防受到非議,所以不愿公開明言。此竅的名稱頗多,玄關(guān)、玄關(guān)一竅、玄竅、玄牝之門等等,都是指此一竅。玄關(guān)一竅有用而無體,故有“此竅非凡竅,乾坤共全成,名為神氣穴,內(nèi)有坎離精”的描述。 丹經(jīng)上說“此竅非心非腎,非口鼻也,非谷道也?!前螂滓?,非丹田也,非泥丸也。夫此一竅亦無邊傍,更無內(nèi)外,乃神氣之根,虛無之谷。在本身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所以無體可尋,尋則著相?!薄缎悦缰肌钒研P(guān)畫在中田,把玄竅畫在下田,就是過于拘執(zhí),其實不必指實在位置。 關(guān)于玄關(guān)一竅的景象,即玄關(guān)竅開的感覺,在丹功過程中本不應(yīng)預(yù)先說破,而應(yīng)在煉功的過程中親自體驗?,F(xiàn)在為給大家破疑,稍作提示,但大家不可就此過分追求,以防偏差。它是在筑基階段后期微現(xiàn)的一種感覺,至進入百日關(guān)開始,開竅不明顯,常與活子時同時而動。明代李虛庵說:“一陽初動即玄關(guān),不必生疑不必難,正好臨爐依口訣,自然有路透泥丸?!边@就是說在恍恍惚惚、杳杳冥冥之時,關(guān)竅隨之即開,此時即開,此時即由筑基階段轉(zhuǎn)入煉精化炁階段了。
2、丹田
一般分三部分,上丹田也叫祖竅,在兩眉之間;中丹田在臍上;下丹田在臍內(nèi)。因門派不同,說法很多。我們?nèi)媾上到y(tǒng)傳授是在臍內(nèi)一寸三分,與腎相對。 丹田是道教丹功中十分關(guān)鍵的一個竅位,它位居重心,百脈之樞紐,生命之根源。它在丹功四步功中的名稱,第一步,筑筑為守中之處;第二步,為煉精化炁,它叫坤爐;第三步,煉炁化神時,稱為下爐。二、三兩步作用為收納神氣、內(nèi)煉歸爐的地方,尤以第三步為開始結(jié)丹之處。 丹田雖已公開,仍稱之為秘竅,這是國為丹田在丹功中的關(guān)鍵作用。四秘竅都是調(diào)動青春省活力,為其共同目的,因此口訣是口口相傳,不便公開傳授,寫在書上也只是點到為止。 這里我們從入手開始,主要講“凝神入氣穴”,首先要用這兩個秘竅,其他兩竅我將在下一講中介紹。
四、入手方法
靜室端坐,返觀內(nèi)照,凝神入于命門之地(氣穴)。虛心凝神,不著色相,不落空亡。勿忘勿助,順其自然。
五、收心煉已口訣
“真意往來無間斷,知而不守是功夫”;“著意頭頭錯,無為又落空”;數(shù)息、心意相依而行,此即鎖心猿拴決心書馬之法??傄蕴摽諡椴匦闹?,以昏默為息神之鄉(xiāng)。
六、驗證標準
調(diào)息入順,心息相依,呼吸和緩,空洞暢快,神氣融和,恍然陽生,如醉如浴。
第三講 丹功步驟
下面解釋一下筑基階段的天機問題:
七、什么是天機
為了弄清“天機”的內(nèi)容,讓我們先來闡釋道家丹功中“機”的概念,不論在丹功功法或功理中都經(jīng)常使用這個詞,它是道家丹功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是在煉功過程中的一種稍縱即逝的實感和現(xiàn)象,其內(nèi)涵比較靈活,比較廣泛。所以可以說,對“機”的理解過程就是煉功的過程。也可以說只有在實際煉功中,并且在煉功中取得功效,有了進展之后才能真正比較準確、比較完整地理解它的內(nèi)涵。日常生活中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諧語:“天機不可泄露”,正是一種客觀的、甚至是實際的表述。“機”者初動也,始變也。更準確地說應(yīng)是萌動、萌發(fā),是一種動態(tài),一種趨勢,也可作微兆解?!疤鞕C”則可解為自然規(guī)律中自然現(xiàn)象的萌動,它預(yù)示著一種新事物的萌發(fā)和這種新事物從萌動到醞釀成熟的可能性和趨熱,邵康節(jié)說“動而未發(fā)曰機”。至于這種趨勢究竟是一種什么樣樣式的具體事物,就必須結(jié)合實際煉功實踐的進展去體會了。它的內(nèi)容是非常廣泛又非?;顒拥摹Uf廣泛,是指在丹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天機”;說活動,是說它的瞬時性、變動性,它的實現(xiàn)可早可晚,這是由它的諸多影響因素決定的。用現(xiàn)化科學語言表述,即是決定它的參變函數(shù)多,而這些參觀者變函數(shù)本身又都是變量,因此就愈發(fā)增加了它的活動性或難以捕捉性。從社會角度、人際關(guān)系講則更為復(fù)雜,先賢不是有“天性人也,人心機也”和“人心惟?!钡木詥??一種人體生命現(xiàn)象,受到主觀(智力的和情志的)因素和客觀(宇宙即時空超巨系統(tǒng))因素的影響是十分復(fù)雜的。各種參變函數(shù)極大地、微妙地、瞬時地左右著這個坐標點的具體位置,我們實在不該主觀地隨意地預(yù)先把這個難以把握的“天機”提前徒勞無益地矛以“泄露”! 此外,從煉功角度講,還有一個真假的問題,即煉功效果問題。天機的預(yù)先“泄露”,容易造成假象、幼象。如果在煉功過程中出現(xiàn)這種假象,對于丹功進展是十分不利的,至少是“欲速則不達”的。根據(jù)以上的理解,還是讓我們遵守這條自然法則,不去試圖輕泄“天機”吧!讓我們把注意的重點放在“煉已”上,以待天時的到來,以便不失時機地合成它,所謂“煉已待時”者是也。 簡而言之,“機”是動之前的象征;天機在此處指天元神丹之機,所以24個天機,都列出不同的重點。
八、蟄藏氣穴的作用
去而復(fù)歸曰返,失而復(fù)得曰還,返還之道講的是“還虛”。虛靜本是人之性,人處先天,元神執(zhí)政,人身內(nèi)氣旺盛運行,陰平陽秘,故人得以享高年長壽;一交后天,在社會人際關(guān)系中七情門欲充斥,名利纏身夜思日逐,以假作真,耗精亂神。天地之氣、四時之法皆被擾亂,本來虛靜恬淡之人性大失,后天識用事,元神退位,內(nèi)氣運行失常,人體健康惡化。為求返還之道,補精養(yǎng)神,精滿氣足神全,生命活力旺盛。昏默以止息識神之欲火,元神興則水火交,以神抱氣,神氣結(jié)合而為丹母。 有說氣穴在臍下(應(yīng)認為泛指下丹田),上通泥丸,下貫涌泉,為先天大道之祖,逐日生氣之根,為產(chǎn)元精之地。千變?nèi)f化之道,神妙莫測之機盡從此出。醫(yī)家則稱氣 穴為命門,故又有“命門旺,十二經(jīng)皆旺,命門衰,十二經(jīng)皆衰;命門生,則人生,命門絕,則人死”之說。 鉛即元精之別稱,為人身精、氣、神之物質(zhì)基礎(chǔ)。神人氣穴,坎離相交則元精產(chǎn)出??搽x之合須真土調(diào)合,真土即真意之別稱。真土又分戊土和已土。陰中之陽為真陽。陽中之陰為真陰。動靜相兼,動中之靜為真靜,此為道家丹功功法之核心。凝神入于氣戊,久而久之,靜極生動,動極愈靜,虛極靜虛,恍然天機發(fā)動,真鉛產(chǎn)矣,也就是玄關(guān)開時活動之地。
九、回光返照與入靜
上竅之神稱為離火,結(jié)合內(nèi)視照射下竅丹田之中;下竅稱為坎水,照之守之,萬籟俱靜,叭有呼吸,吹之噓之,漸凝漸靜。離火神光射于坎水之中,始覺空洞無物,漸則視如黑色之球。繼守繼照,由暗轉(zhuǎn)亮,黑中生白,水里火發(fā)。回光返照的過程即是入靜過程,愈照愈靜,靜極生動,無中生有,暖信傳出,是謂天機發(fā)動。
第四講 丹功步驟 神蟄氣海的步驟和方法如下:
十、氣海的穴位
丹田有三,氣在中丹田,神在上丹田,精在下丹田,氣海穴亦稱為下丹田,為生精之守,位于臍內(nèi)一寸三分(與醫(yī)學穴位不同)
十一、筑基期間神的作用
道家丹功以元神元氣二者雙修而不可分,幫有性命雙修之說?!靶悦p修”始則以神主之,以上竅門元神,內(nèi)視凝照,凝神入于氣穴。神為修丹功之主,不以元神主乎氣,便不培真氣,便不得真藥。
十二、先天元神與后天識神
人之先天元神,為人之本性,良知良能,“天性人也”,亦稱,“道心”。人落后天,“為學日益”知覺發(fā)達,與私欲合則生識神,識神生則借靈生妄,見景生情,隨風揚波,七情六欲無所不至,稱為“人心”。“人心惟?!薄T衽c識神,非此即彼,調(diào)息凝神為抑止識神之法,以后天呼吸漸入真息之境,動極生靜,元神漸為主位了。
十三、筑基階段之主旨在求返還 之道,以補后天虧損之精
精產(chǎn)于下丹田氣穴之中,以內(nèi)視之法使上竅元神駐于下田之中,以神入氣,隨呼吸之出入,神不離氣,氣不離神,神氣相抱,如蟲之蟄,漸漸神定氣息,丹田暖氣回旋于氣穴之中。
第五講 百日筑基
在我國以自身鍛煉,活動肢體,調(diào)整呼吸以保持健康,提高體質(zhì),祛除疾病的養(yǎng)生方法甚多,一般稱為吐納、導(dǎo)引,以各種仿生肢體活動及調(diào)息為其特點,其主要原理即是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其門派支流頗多,除此以外還有以提高某種技能為目的的,其中如鍛煉硬功的鐵砂掌、紅砂手、鐵襠功、金鐘罩等硬氣功,還有輕功乃至各種體育、體療套路等??傊婕懊娲?,范圍甚廣。但它有一個共同的目的,都是以追求祛病、健身、延年益壽為目標的。 道教丹功從總的目標看可以說與氣功有共同之點,但又有明顯的區(qū)別。其區(qū)別在于道教丹功有其嚴謹?shù)南到y(tǒng)性和明確的步驟,練道教丹功必須嚴格遵守它的步驟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前進,不可忽略而成。在前面三講中講到“丹功步驟”,介紹了進入“百日筑基”功法之前的一些準備知識,如性命雙修的道理,丹功秘竅的具體位置與作用,以致天機內(nèi)涵的解釋等,為我們進一步了解丹功功法做了一些必要的準備。在我們進入具體功法之前應(yīng)該了解,如果說道教丹功與當前氣功有共同之點的話,就是在這個準備階段。其目的是有病醫(yī)病,無病強身,以便為修煉丹功做好物質(zhì)準備。在本講中為了使大家有一個對氣功與丹功的明確區(qū)分的概念,我們不妨用列表形式加以說明,以便于大家容易把握。
道教筑基功法(入手功夫) 1、 煉神初步 其中包括 (2)松身; 與氣功相同。 (3)入靜 (4)內(nèi)視丹田 2、煉功初步 其中有: (1) 調(diào)息、行氣; (2) 由后天氣煉到先天氣; 功法與氣功同。 (3) 通任督脈脈并通三關(guān); (4) 煉逆呼吸。 2、補精初步 補精之說與具體功法步驟為道教丹功所獨有,亦稱補漏。氣功則漢煉神氣止,應(yīng)加以區(qū)別。這里所說。這里所說的精,即人身內(nèi)之精微物質(zhì)、精華物質(zhì)。人之元精有用而無體,似為人體內(nèi)之內(nèi)分泌、激素之類的物先天元精與后天谷水合成之產(chǎn)物,為煉氣之物質(zhì)基礎(chǔ)。經(jīng)過“風吹火煉”將現(xiàn)萌動之機,即腎脈初動之征兆,些時之火候分寸甚為微妙,難以把握??傊疄橹领o未動曰元氣,靜而將動則稱元精。此步功夫所需功時之長短取決于虧損程度,如人在16歲以前為先天未破之元身,元精元氣完好無損,稍加指引點化即可進入煉精化氣的第二步轉(zhuǎn)手功夫,而無須補精之法。人入16歲以后,因體力和精神耗損,故需補精,功程之長短,則以虧損程度而定。 以上入手功夫中的三步功中,前兩步與氣功部分同。從第三步補精初步起遇全為道功。至于以后的“轉(zhuǎn)手”、“了手”、“撒手”的三步高級道功,則與氣功完全道揚鑣了!筑基為道功,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為仙功。 1、煉神 這是百日 |
|
|
來自: 零極限2015 > 《反復(fù)研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