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肺源性心臟病”驗方及解略 諸家共知,“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中醫(yī)之“肺脹”、“虛喘”等)在臨床治療中有頗多矛盾,如:在糾正酸堿失衡時計劃慢于變化、用利尿劑糾正心衰或用脫水劑減輕腦水腫卻易致電解質紊亂、用強心劑糾正心衰時而會因心肌缺氧對洋地黃耐受性低而來個心率失常,凡此種種,都令我等醫(yī)輩鬧心而勞心不已。 余曾有幸得陳氏之面聆經驗,后存方試用,屢效,今與諸位同享。 驗方為:麻黃(年有耄耋者可用麻絨)、杏仁、全瓜蔞、薤白、法夏、桂枝、云苓、炒白術、丹參、地龍、桔梗、甘草。 此方看似平淡,但構方卻甚為中要:三拗湯(也可看作麻黃湯)宣肺止咳、瓜蔞薤白半夏湯開胸除痹、苓桂術甘湯溫陽蠲飲、桔梗甘草湯排痰止咳、一味丹參形同四物行化瘀活血之效、地龍佐助麻黃平喘(西醫(yī)之解除支氣管痙攣),可謂執(zhí)簡馭繁地針對了肺脹的要害。臨證用時,患者尿量并無增加(此方中無一味利水之藥),但右心衰及下肢遠心端水腫卻明顯見減,實嘆中醫(yī)溫化除飲之奇。 臨證治療矛盾較多時,加此湯劑,實可舒眉。但要提醒諸君:抗感染治療這一中心切不可停。 迷失的中醫(yī)]諸家共知,“慢性肺源性心臟病”(中醫(yī)之“肺脹”、“虛喘”等)在臨床治療中有頗多矛盾,如:在糾正酸堿失衡時計劃慢于變化、用利尿劑糾正心衰或用脫水劑減輕腦水腫卻易致電解質紊亂、用強心劑糾正心衰時而會因心肌.. | 
|  | 
來自: 神醫(yī)圖書館318 > 《肺心病=肺原性心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