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有說: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所以,在古代,跪拜之禮是十分隆重的。而大家也知道,中國歷史上的皇帝,坐擁天下,地位十分尊貴,輕易不會下跪。在祭祀時除了列祖列宗外,能讓他們下跪的,也就只有老子和孔子了,即便清朝的皇帝也不例外。 像康熙下江南,經(jīng)過孔圣人的家鄉(xiāng)曲阜時,便進行了隆重祭拜。祭拜孔圣人,一是可以顯示滿清王朝對中原正統(tǒng)思想的擁護,二來能夠獲得民心,三則是他的人格魅力跟影響確實很大。不過最后在孔墓祭拜的時候,卻發(fā)生了一點小意外,康熙先是死活不肯下跪,直到大臣遮住一字后,才撲通一聲跪下。 最開始的時候,康熙是在孔廟對孔子圣象進行祭拜,三跪九叩的大禮加上親自誦讀祭詞,讓在場的官員都十分感動。在孔廟祭拜完之后,康熙移步孔墓,按理來說應該也是跪拜大禮,但這一次,只見康熙在墓前足足站了幾分鐘,都沒有跪下行禮。 于是貼身太監(jiān)上前提醒,康熙這才回過頭來,面對著眾人,欲言又止,想說什么但最后還是沒有說出口,也沒有下跪,就這么一直站著,場面十分尷尬。這時,有一個大臣看看墓碑,又看了看皇帝,頓時明白了其中端倪,于是上前先是將康熙引到一旁休息,然后又叫人找來一塊黃布,將墓碑上的一個字嚴嚴實實包裹住,一切弄妥當后,才把康熙請回來。 康熙回來后,看了下墓碑,頓時沒有猶豫,撲通一聲就跪下了,這時眾人才松了口氣。祭拜完以后,眾人心里都有了一個疑問,為何皇上先前遲遲不肯下跪,但大家又不敢直接問皇上,只好圍住那位大臣一探究竟。 原來,孔子墓碑上的碑文刻字是“大成至圣文宣王”。而康熙貴為一國皇帝,是國之君主,若是對王下跪,不僅有失身份,而且有失尊嚴。在康熙心中,孔子只是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師,若是對著墓碑上的“王”下跪,實在極為不妥。而當墓碑上的“王”字被遮住后,康熙沒了顧忌,便可以行跪拜之禮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