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擔任了三十余年招生官,安奇已經(jīng)習慣于回答焦慮的高中生們的各種問題,她提到:現(xiàn)在高中生們所提問題的共同點就是,想知道如何提高自己被名校錄取的概率。 其中有一位男孩讓她印象深刻:我是不是放棄樂隊,而去再上一門微積分的AP課程,更利于被錄???即使放棄樂隊會讓我很心痛。 安奇回憶說,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時,她都感到很心痛。因為她看到:這些孩子為了能進名校,情愿生活被操控、迷失自我也不在乎。 就如何在眾多申請者中脫穎而出這個問題上,按其給出了自己的寶貴建議:不要為了迎合某種你認為的模型而違背自己特質,相反,你應該試著以最好的方式呈現(xiàn)真實的自己。 具體怎么做?怎么給招生官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一起來聽聽安奇怎么說—— 有勇氣選那些更有挑戰(zhàn)性的課程 招生官希望看到的是,申請者敢于挑戰(zhàn)自我,充分利用每一次機遇。比如有兩個學生,他們的GPA、標化考試成績一樣,推薦信和自我陳述也都不錯。但是其中一個學生修讀了三門AP課程,而另一個修讀了兩門,這樣明顯前一個更有競爭力。 所以我想說的是,你當然不用去選所有的課程,而是應該去選那些嚴格、能體現(xiàn)難度的課程,證明你的才能和經(jīng)歷。在AP歷史課得了一個B,某種程度上比在一門簡單的課程上得了A,給人印象更深刻。 課外活動要有質量,我們想看到你的投入 一長串的活動清單并不能確保打動招生官,他們想看到的是至少有一兩個你長期投入、并曾在其中扮演領導角色的真正意義上的活動。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社區(qū)服務要不要參加?如果你只是去裝裝樣子,寧可別去。美國大學的招生官都比較重視學生的服務精神,但是最重要的是,他們想通過活動看到真實的你。 文學雜志投稿不一定就比練田徑好,在學生會鍛煉也未必比在社會上鍛煉強。招生官判斷基準在于,這些活動對申請者來說意味著什么,在他們身上產(chǎn)生了什么影響。 在自我陳述中有重點地展現(xiàn)自己 自我陳述書正式完稿前,大多數(shù)申請者寫下的可能是零散的片段或是初步的構思,建議同學們在高二暑假就開始準備,給自己留下足夠的時間進行深度思考和完善,可以更深地挖掘和展現(xiàn)自己。 曾經(jīng)有一位同學,在高二就開始構思自我陳述,她曾經(jīng)學了十年舞蹈,在文中提出了給華裔舞者開辦東方古典韻味的舞蹈創(chuàng)意寫作工坊計劃,通過這個項目,她得以將自己對古代詩詞歌賦的愛好和中國元素加以結合,并再次證明了自己的初心和執(zhí)行力,贏得招生官青睞,成功入讀藤校。 明智地選校,充分了解學校和自己 留學申請最理想的結果,就是能去到最適合自己的大學。以這個思路去選校,挑選三五所自己真正可以去的學校進行申請,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耶魯大學招生辦曾經(jīng)給申請者一句很有名的提議: 你對每一個你想申請的學校了解得越仔細深入,你的申請對這些學校也就越有說服力。 你可以列出來你理想大學的五個特質,比如意大利語的選修、橄欖球俱樂部或是好天氣。你也可以好好權衡一下以下問題: 你喜歡合作型的氛圍還是競爭讓你更帶勁? 當你回答學?!澳銥槭裁聪胍獊磉@所學?!钡膯栴}時,你是苦苦憋不出文字,還是書寫流暢? 提到大學申請,大家第一時間聯(lián)想到的往往是光鮮的高分和高大上的實踐活動,實際上學??粗氐氖琴|量而不是數(shù)量。所謂質量,反映在你真實的品質中:迎接挑戰(zhàn)的能力、投入堅持的精神、服務意愿…… 這不僅反映了你目前所能取得的成績,更暗示著你的潛力。更重要的是,這些品質,只有你去做真實的自己,才能真正展現(xiàn)出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