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囍”是一種具有中國傳統(tǒng)文化特色的吉祥圖符,它代表著喜慶,承載著吉祥。多被用于婚娶之時,以增添喜慶的氣氛。除此之外,在圖畫、布料、建筑、家具及其它日用品中都可見到“囍”的圖案。 關于該字符的傳說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話說23歲的王安石一年赴京趕考,途經(jīng)馬家鎮(zhèn),當時天色已晚,便決定留在鎮(zhèn)上歇息。飯后閑來無事,他遂上街閑逛,卻見一個大戶人家的宅院外面掛著一盞走馬燈,燈光閃爍,分外耀眼。王安石走近細看,只見燈上分明寫著“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的半幅對子,顯然是在等人對出下聯(lián)。王安石見上聯(lián)不由拍手連稱“好對!好對!”他的意思是說這上聯(lián)出句妙,站在一旁的管家卻誤以為他是說對下聯(lián)容易,便馬上進去稟告宅院的主人馬員外,但待出來時,已不見了王安石。 第二天,王安石進了考場,答題時一揮而就,交了頭卷。主考官見他聰明機敏,便傳來面試??脊僦钢鴱d前的飛虎旗曰:“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王安石腦中立刻浮現(xiàn)出馬員外家走馬燈上的那半幅對子,不假思索地答道:“走馬燈,燈馬走,燈息馬停步。”他對得又快又好,令主考官贊嘆不已。 考試結束,王安石回到馬家鎮(zhèn),想起走馬燈對他的幫助,又特意走到馬員外家觀燈,已企盼多時的管家立即認出他就是前幾日稱贊聯(lián)語的那位相公,執(zhí)意請他進了宅院。看茶落座后,性急的馬員外便敦請王安石對走馬燈上的對子,王安石再次移花接木,隨手寫道:“飛虎旗,旗虎飛,旗卷虎藏身。”員外見他對得又巧妙又工整,馬上把女兒許配給他,并主動提出擇吉日在馬府完婚。原來,走馬燈上的對子,乃是馬小姐為選婿而出的。 結婚那天,馬府上上下下喜氣洋洋。正當新郎新娘拜天地時,有報子來報:“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真是喜上加喜,馬員外大喜過望,當即重開酒宴。面對雙喜臨門,王安石帶著三分醉意,揮毫在紅紙上寫了一個大“囍”字,讓人貼在門上,并隨口吟道:“巧對聯(lián)成雙喜歌,馬燈飛虎結絲羅。” 從此,“囍”字便被傳開了,其后,“囍”字和結婚時貼紅雙喜,在我國民間開始流行。
- End - |
|
|
來自: 昵稱1552211 > 《社會經(jīng)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