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路對面有一舊車庫,頂上懸垂下大片綠藤,開滿喇叭狀的凌霄花,遠望星星點點,煞是好看;忽一日,捧茶店前,好奇于強烈的光照下,這些紫紅色的花兒們,竟迎日而上,毫不蔫然;盛放的花朵婷婷婀娜,嬌艷欲滴,似罩上透明的光暈,觀之直欲近處一睹芳容。 歷史上,凌霄花一直被喻為志存高遠和聲譽。宋賈昌期贊:“披云似有凌云志,向日寧無捧日心。珍重青松好依托,直從平地起千尋”。 清人李笠翁凌霄花:“藤花之可敬者,莫若凌霄。”不是想看就看得到的,想看此花,必須準備好奇石古木,否則它無所依附就不會長,即使能長也長不高。 宋人楊繪有詩:“直繞枝干凌霄去,猶有根源與地平。不道花依他樹發(fā),強攀紅日斗修明?!辟澝懒柘龌ǜ遗c太陽比鮮妍,是血性之花。寧愿停止生長,也不愿匍匐在地。因此,凌霄花在西方博得“聲譽”之花語。 不過,對凌霄花的品格象征歷來頗具爭議。女詩人舒婷20年前一首《致像樹》里寫道“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一時間讓凌霄花成為攀附高枝的代名詞。 唐代白居易也有貶低之詩《詠凌霄花》:“有木名凌霄,擢秀非孤標(biāo);偶依一株樹,遂抽百尺條。托根附樹身,開花寄樹梢;自謂得其勢,無因有動搖。一旦樹摧倒,獨立暫飄飖;朝為拂云花,暮為委地樵;寄言立身者,勿學(xué)柔弱苗?!眲裾f世上之人切勿學(xué)凌霄,自己沒有本事,卻背靠大樹好乘涼。樹有多高,藤有多高;樹倒藤也倒…… 前人,后人喜好不同,觀點各自不同;木秀于林,風(fēng)必摧之;口舌之爭,不誤其功;那一抹盛放在山間樹林,屋前街角的亮麗風(fēng)景,欣賞總是沒有錯的…… |
|
|
來自: 阿斌遼寧 > 《小院、花草、魚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