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中與幽人對酌 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 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 明朝有意抱琴來。 ? 在山花叢中,你我相對飲酒,喝了一杯一杯又一杯。我喝醉想要去睡,你可暫且離開,如果有意明天抱琴再來。表現(xiàn)了詩人李白和幽居朋友隨心所欲、不拘禮節(jié)的人生態(tài)度,展現(xiàn)出一個超凡脫俗的藝術形象。 題秋江獨釣圖 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 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 一人獨釣一江秋。 ? 一件蓑衣、一項斗笠、一葉輕舟、一支釣竿,垂釣者一面歌唱,一面飲酒,垂釣的瀟灑被刻畫得活靈活現(xiàn)。雖然獨自釣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遙中不免深藏幾許蕭瑟和孤寂。 飲酒·其五 陶淵明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結(jié)廬人境,而采菊東籬;身在東籬,而又神馳南山,全篇主旨總在顯示“心遠”二字。最后兩句所說的“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所謂“真意”,其實就是這種“心運”所帶來的任真自得的生活意趣;所謂“忘言”,就是在陶淵明看來,世間總有那么一些趨炎附勢,同流合污的人是無法體驗到這種生活理趣的! 約 客 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 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 閑敲棋子落燈花。 ?“有約不來過夜半”點明了詩題,也使得上面兩句景物、聲響的描繪有了著落。與客原先有約,但是過了夜半還不見人來,無疑是因為這綿綿不斷的夜雨阻止了友人前來踐約。夜深不寐,足見詩人期待之久,希望之殷。 人月圓·山中書事 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 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shù)間茅舍, 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 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 全曲上片詠史,下片抒懷。開頭兩句,總寫歷來興亡盛衰,都如幻夢,自己早已參破世情,厭倦塵世。接下來三句,以孔林、吳宮與楚廟為例,說明往昔繁華,如今只剩下凄涼一片。下片轉(zhuǎn)入對眼前山中生活的敘寫,雖然這里僅有簡陋的茅舍,但有詩書萬卷。喝著自釀的松花酒,品著自煎的春水茶,幽閑寧靜,詩酒自娛,自由自在。 終南別業(yè)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 詩人興致來了就獨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盡頭就坐看行云變幻,這生動地刻畫了一位隱居者的形象,如見其人。同山間老人談談笑笑,把回家的時間也忘了。全詩平白如話,卻極具功力,詩味、理趣二者兼?zhèn)洹?/p> 鷓鴣天·西都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 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 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 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 且插梅花醉洛陽。 ? 上片主要寫作者在洛陽時縱情于山水,豪放不羈的生活;下片用巧妙的方法表現(xiàn)作者賽神仙的淡泊胸懷。全詞表達了詞人對權(quán)貴的不屑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理想和志向。 過故人莊 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 詩人應邀到一位農(nóng)村老朋友家做客,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閑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fā)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
|
|
來自: 昵稱27106408 > 《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