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諸葛連弩 相傳“諸葛連弩”可以一次性裝載10支箭,射程遠,威力巨大。所謂的“連弩”一般都是架設在重型戰(zhàn)車上,正因為“諸葛連弩”可以連續(xù)不斷的發(fā)射弩箭,節(jié)約了張弓搭箭的反應時間,在當時“連弩”這種武器是很厲害的。據(jù)說諸葛亮早在投靠劉備之前就已經(jīng)發(fā)明出來了,而真正使用卻是在“赤壁之戰(zhàn)”中得到了廣泛推廣。“諸葛連弩”一次能夠發(fā)射十枝箭,蜀軍的戰(zhàn)斗力得到了飛躍發(fā)展;現(xiàn)在看來“諸葛連弩”還是有缺陷的,因為弩弓太過巨大,使用時必須由七、八個人才能拉開弓弩。 當然,“連弩”在諸葛亮手中就“沒有”了缺陷,因為一般諸葛亮都會將“諸葛連弩”和“八陣圖”配合使用?!敖鼊t短兵相接,遠則‘神弩’擊之?!边@就是三國中蜀國最弱,兵最少,卻能六出祁山的主要原因之一。 “諸葛連弩”多在各種史書中記載,但其實物早已失傳;因此“諸葛連弩”的具體構(gòu)造和制作工藝,至今仍是個未解之謎。 木牛流馬 “木牛流馬”可以稱得上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xiàn)的“機器人”,它的神奇之處并不是像現(xiàn)在的“機械”一樣需要電力或者化石能源來提供能量?!澳九A黢R”在《三國演義》中體現(xiàn)的最為神奇,以牛馬的造型出現(xiàn),能負重獨立行走,基本不需要人為干預。 各種記載三國歷史的史實類書籍對“木牛流馬”都有記載,有的史書在對“木牛流馬”極為推崇的同時更是增加了許多神秘色彩。 直至今天,雖然有很多人都在研究諸葛亮的這項偉大發(fā)明,但至今都沒有一個明確的結(jié)果。目前公認的“木牛流馬”就是“獨輪車”的原型,至于到底是不是“獨輪車”,至今無解。 神火獸 熟悉三國的朋友看到“神火獸”立馬就能想起《三國演義》中“火燒藤甲兵”的壯觀場面。諸葛亮平定南方時,當時的主要敵人就是“孟獲”率領的“蠻兵”。諸葛亮也罕見的遭遇了一場大敗,當時蜀軍與“蠻兵”交戰(zhàn),孟獲帳下有奇人,驅(qū)使各種野獸沖陣,就連趙云和魏延這樣的大將也抵擋不住。 諸葛亮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發(fā)明了“神火獸”,傳說外形鬼魅兇惡,列于陣前百獸皆驚;而此時“神火獸”又噴出大火,蠻兵陣中百獸嚇得反沖亂自己兵陣,蜀軍大勝。據(jù)史書記載,“神火獸”也曾火燒刀槍不入的“藤甲兵”。 至于“神火獸”是否在三國歷史中真的出現(xiàn)過,各種史書中的觀點不一,直至今天也是個“歷史性”爭論話題;但據(jù)傳說“川劇”中流行的“變臉”和“噴火”就是相仿當年諸葛亮發(fā)明的“神火獸”。 武侯八陣圖 諸葛亮的“八陣圖”是中國兵史中的杰作。其實“八陣圖”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出現(xiàn),那時候的“八陣圖”主要用與掩蔽兵士,以及阻止敵軍的防御工事或軍事陣法。山東曾出土《孫臏兵書》,其中就有“八陣篇”的詳細描述。 但諸葛亮在“八陣”的基礎上再進行了加工和鍛造,形成了一種新的陣法。俱傳,諸葛亮對蜀漢疆土進行了深入的勘察,因為西川多山,蜀軍不得已多以步兵為主;但蜀國步兵如果對陣主要以騎兵為主的“曹魏”,很明顯蜀軍是出于弱勢地位的。 為此,諸葛亮以古代的“八陣”加以改進,形成了新的“武侯八陣圖”。俱傳“武侯八陣圖”以輜重車輛為掩體,主要阻擋“騎兵沖陣”;以不同鼓聲和各色旗幟指揮兵陣變化,“武侯八陣圖”一旦發(fā)揮開來,變幻莫測,“困敵以滅之”。 至于“武侯八陣圖”到底有多大的威力,各種史書說法不一,據(jù)說還是“諸葛亮”的“專利”,連姜維都沒有真正學會“武侯八陣圖”。 “武侯八陣圖”至今尚有殘頁,但其內(nèi)容已經(jīng)難以連貫,因此“武侯八陣圖”在今天也成了“未解之謎”。 諸葛亮不僅是偉大的軍事家,還是一位杰出的發(fā)明家,堪稱歷史上的第一神人。除了上訴的四種至今無解的發(fā)明外,其實還有很多。最知名的就是“孔明燈”,還有我們經(jīng)常能吃到的“饅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