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A方。麻黃白芥子瓜蔞白礬半夏等,主治風(fēng)熱咳喘,痰黃咽干,口渴便秘等。貼肺俞或膻中或臍。 2、B方。麻黃細辛半夏大蒜鐘乳石等,主治風(fēng)寒咳喘,痰白咽癢,及慢支久咳等。貼肺俞或膻中或臍。 3、咳喘方。白果麻黃款冬花蘇子小花鬼等,用于內(nèi)熱外寒之咳喘,以及初咳一時寒熱難辨者。貼肺俞或膻中或臍。 4、伏貼散。白芥子元胡細辛甘遂洋金花等。用于慢支及體虛易外感者,及一切急慢咳喘。貼肺俞或心俞或膈俞。 5、清肺散。黨參白術(shù)黃連沉香朱砂魚腥草蘇子等。用于一切咳喘及肺炎,對氣虛兼有熱者特效。貼臍或膻中或肺俞。 6、毛支散。瓜蔞白附子全蟲朱砂僵蠶等。用于咳喘,毛細支氣管炎,肺炎。貼肺俞或膻中。 7、前胸后背散。治療一切頑咳及肺炎等。前胸散,僵蠶地龍全蟲朱砂川貝杏仁太子參小花鬼等,用于清肺熱,貼膻中或臍。后背散,白芥子全蟲元胡沉香細辛鐘乳石等,散寒化痰,止咳平喘。貼雙肺俞或心俞或膈俞。二者常聯(lián)合運用。 8、寒瀉方。蒼術(shù)炙蒜硫磺車前子等,用于一切寒瀉,貼臍。 9、熱瀉方。蒼術(shù)白礬炙蒜等。用于一切熱瀉,貼臍。 10、水瀉方。蒼術(shù)雄黃藿香車前子等,用于秋瀉及一切腹瀉寒熱難辨者,貼臍。 11、散寒方。麻黃細辛羌活藿香等,用于外感風(fēng)寒,發(fā)熱無汗等,貼大椎或臍。 12、散熱方。麻黃僵蠶藿香寒水石等,用于外感風(fēng)熱,發(fā)熱汗出等,貼大椎或臍。 13、抽火散。梔子吳芋牛膝等用于一切外感發(fā)熱及無名發(fā)熱等,貼雙涌泉。 14、參苓白術(shù)散。人參白術(shù)砂仁苡仁茯苓,用于脾虛食少,嘔吐腹瀉等,貼臍。 15、散結(jié)方。狼毒貓爪草海藻乳香白芥子等,用于乳腺增生,脂肪瘤,慢性淋巴結(jié)炎及無名腫塊等,貼局部。 16、去濕方。大黃附子細辛蒼術(shù)霍香等,用于寒濕化熱,毛囊炎,便秘,慢性蕁麻疹等,貼臍。 17、腸胃方。附子吳芋乳香狼毒厚樸等,用于一切急慢性胃炎及胃腸道不適者,貼臍或中脘或關(guān)元。 18、消腫散。大黃白芷天花粉黃連沙蒿子等,用于扁桃體炎,咽炎,乳腺炎,腮腺炎及紅腫癰癤,貼天突或局部。 19、疼痛方。川烏草烏一枝蒿馬錢子威靈仙等,用于一切頸肩腰腿疼,針刺拔罐貼局部。 20、痔瘡散。大黃白芨地榆白術(shù)等,用于痔瘡下血,腫疼便秘等,加消炎疼五片貼臍五天。 21、下積散。大黃二丑硝石枳實桃仁等,用于食積發(fā)熱,腹脹便秘等。貼臍三天左右。 22、禿雞散。淫羊藿蛇床子丁香鐘乳石等,用于陽痿早泄及婦女不孕性冷淡等,貼命門或臍。 23、止吐散。白術(shù)黃芩炮姜砂仁炙蒜半夏等,用于一切急性嘔吐,上吐下瀉及妊娠嘔吐等,貼臍。 24、腸炎散。蒼術(shù)大蒜吳芋地錦草等,用于一切腸炎,痢疾,貼臍三天左右。 25、口腔散。硝石黃連膽人工牛黃南星吳芋等,用于牙齦出血,流鼻血,口腔潰瘍,鵝口瘡,流口水,咽炎等急慢性口腔疾病。貼雙涌泉三至七天。 26、久瀉散。人參白術(shù)鐘乳石火硝五倍子等,用于久瀉,五更瀉,結(jié)腸炎等。貼臍四至二十天。 27、滋陰散。麥冬龜板牛膝知母等,用于陰虛火旺,頭痛牙疼,口渴心煩,舌紅少苔等。貼臍三至七天。 28、收斂散。全蟲牡蠣五倍子等,用于自汗盜汗,久咳久瀉,遺精遺尿小兒夜啼成人失眠婦女崩漏等。貼臍三至七天。 29、升提散。黨參白術(shù)升麻鐘乳等,用于胃下垂,子宮下垂,脫肛,低血壓頭暈多汗乏力等。貼臍或關(guān)元十五天一療程。 30、盆腔炎方。紅藤苡仁甘遂附子等,用于慢性盆腔炎,盆腔積液,宮頸糜爛等慢性婦科炎癥。貼臍或關(guān)元十天。 31、鼻炎散。紅參甘遂辛夷白芥子等,用于慢性鼻炎及過敏性鼻炎。貼大椎雙肺俞及膻中,七天一療程。 32、潰瘍散。煅瓦楞紅參白芨等,用于慢性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貼中脘,十天一療程。 33、龍歡鳳鳴散。鹿茸黃芪韭子蛇床子等,用于男女腎虛,性欲減退,乏力尿頻等,且治須發(fā)早白,并能延緩衰老,貼臍,十五天一療程。 34、肺炎散。白面雄黃全蟲白芨等,用于一般咳喘及肺炎,嘔吐腹瀉等,貼雙涌泉,四至七天。 35、安神散。朱砂黨參砂仁雄黃蓮子等,用于失眠健忘,頭暈乏力,癲癇驚風(fēng),多汗易困,神經(jīng)衰弱等。貼臍,十天一療程。 36、遺尿散。鹿角硫磺五倍子等,用于小兒尿床,成人遺尿,小便失禁等。尿床貼臍命門及雙涌泉,成人尿失禁貼臍即可,十天一療程。 37、歸元散。龜板山梔桂心黃連吳芋等,用于心腎不交,失眠多夢,口腔潰瘍等。貼雙涌泉,十天一療程。
|
|
|
來自: 昵稱47333098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