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葵亦稱黃秋葵、咖啡黃葵,俗名羊角豆、潺茄。中國江西省的萍鄉(xiāng)以及國內南方地區(qū)有種植,因其長相酷似辣椒,又稱'洋辣椒',用刀將其縱向劈開,怕是能唬住不少遠離庖廚的食客。性喜溫暖,原產地為非洲今日埃塞俄比亞附近以及亞洲熱帶。目前在歐洲、非洲、中東、印度及東南亞等熱帶地區(qū)廣泛栽培。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莢,又分綠色和紅色兩種,特點是脆嫩多汁,滑潤不膩,香味獨特。在日本、臺灣、香港及西方國家已成為熱門暢銷蔬菜 喜溫暖氣候,不耐寒,以深厚肥沃土壤、陽光充足之地栽種。秋葵一般在三月份播種,經過3~5天便可發(fā)芽,苗期大概會持續(xù)40多天,5月份便開始結果。生長周期一般為7個多月。 秋葵在國外分布于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緬甸,印度,馬來西亞及澳大利亞等地區(qū)。在我國的河北、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和云南等地引入栽培,以江西萍鄉(xiāng)、湖南瀏陽,特別是瀏陽市澄潭江鎮(zhèn)、萍鄉(xiāng)市上栗縣最盛產。秋葵生長于海拔900~1600米的低丘、草坡、曠地、稀疏松林下或干燥的瘠地。 秋葵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維他命A和B群、鈣、磷、鐵等,以及含有鋅和硒等微量元素,對增強人體免疫力有一定幫助。主要有利咽、通淋、下乳、調經等功效。 還可治療咽喉腫痛、小便淋澀、預防糖尿病、保護胃黏膜。 黃秋葵的粘性物質,可促進胃腸蠕動,有益于助消化,益腸胃。但是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秋葵性寒涼,脾胃虛弱不宜多食。 秋葵含有果膠、牛乳聚糖等,具有幫助消化、治療胃炎和胃潰瘍、護腸胃之功效,而且它分泌的黏蛋白,也有保護胃壁的作用,還能促進胃液分泌,提高食欲,改善消化不良等癥,因此秋葵被譽為人類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對腸胃健康更是非常有益。 秋葵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可溶性纖維,不僅對皮膚具有保健作用,且能使皮膚美白、細嫩;秋葵同時富含類不蘿卜素和β-胡蘿卜素,可以保護皮膚,減少自由基損傷。秋葵是一種男女老少皆宜的蔬菜,不知大家喜歡嗎?還有人稱它為“周末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