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病變,其發(fā)病率在胃病中居首位。雖然許多患者能按時服藥,也能精確掌握喝水的溫度,卻不注意良好生活習慣的培養(yǎng),導致一直無法根治。 不少患者隨著年齡增大,味覺減退,飲食方面比較“重口味”,或者改不了原來壞的習慣,如喜食過酸、過辣、生冷食物,以及濃茶和濃咖啡。有的患者過慣了苦日子,一直保持年輕時“搶”飯吃的習慣,吞咽非常快。而沒有經過細嚼慢咽,食物就不會與唾液充分混合,不利于消化,加大了食物對胃的刺激。 進入更年期后,部分患者性情大變,情緒波動大,經常無端發(fā)脾氣;或者因為受慢性病困擾,充滿負面情緒,精神抑郁、過度緊張和疲勞,容易造成幽門括約肌功能紊亂、膽汁反流,從而誘發(fā)或加重慢性胃炎。所以,長期反復發(fā)作,有焦慮、抑郁表現者,可考慮服抗焦慮藥物。 不少患者早年有抽煙、飲酒的習慣。而煙草中的有害成分,能促進胃酸分泌,對胃黏膜產生刺激,過量吸煙會引起膽汁反流;過量飲酒或長期飲用烈性酒,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腫、甚至糜爛,增加慢性胃炎的發(fā)生率。 此外,幽門螺桿菌引起的慢性胃炎患者多數無癥狀,也可有上腹痛或不適、上腹脹、早飽、噯氣、惡心等消化不良表現。但很多患者沒有認識到這個細菌的重要性,也不知道細菌在家庭成員之間有傳染的可能性,忽略了抗菌治療。 總之,慢性胃炎并非不治之癥,如能在采用正規(guī)的治療方案基礎上,重視上面提到的問題,能極大提高治愈率。 文/福建 副主任醫(yī)師 龍振晝 |
|
|
來自: 零壹貳012 > 《腸胃的保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