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見的檢查方式 1、C14/C13呼氣試驗檢測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是引起胃病的一個原因,如胃內表面有紅腫、糜爛、甚至潰瘍,基本上都是該病菌引起。 因此,查出了是否感染幽門螺桿菌,就可以診斷出引起胃病的病因,并作出相應的治療方案。 優(yōu)缺點:無痛苦,但只能了解由幽門螺桿菌引起的胃病,對其他類型的胃病則無能為力。 如果是復診或只查幽門螺桿菌推薦做呼氣試驗,如果是中老年人首次就診推薦做胃鏡,以便對胃有全面的了解。 2、胃鏡檢查 通過纖狀管由口腔直接伸入胃體內,探頭可以直接拍攝胃內的表面情況,可以詳細了解是否充血、水腫、糜爛、潰瘍等。 優(yōu)缺點:胃鏡能直接反映胃粘膜最微小的變化,能直視檢查胃粘膜是否有病變、例如糜爛、潰瘍、狹窄瘢痕等,一覽無余。它的診斷能力是CT、彩超不能比的。當然,這種檢查很痛苦。 3、鋇餐檢查 患者服用造影劑,一段時間后造影劑通過消化道的蠕動,充滿整個消化道,利用X線檢查,可以了解消化道各器官的形態(tài)特征。 優(yōu)缺點:稍微不適,但可以詳細了解消化道內各器官的體征。 不同的情況用不同的方法,其中方法1和方法2最常見。 接受呼氣試驗要注意什么? ①做呼氣試驗前兩小時,禁食禁水; ②如果一個月以內服用過抗生素,不要進行呼氣試驗; ③如果一直在服用治療幽門螺桿菌的藥,至少在停藥一個月以后再進行復查; ④如果上消化道急性出血,有可能造成假陰性的結果,消化道出血一周以上的就可以做了,不影響診斷。 如果不懂,就要馬上咨詢醫(yī)生了。 幽門螺桿菌陽性該怎樣辦? 如果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不管有沒有嘔吐、腹脹、大便發(fā)黑等情況,都建議進行胃鏡檢查。 不過不用太緊張,做胃鏡只是為了進一步確認身體情況。 如果明確是慢性胃炎、胃潰瘍甚至胃癌等,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如果家里有人患過胃癌,也建議根除幽門螺桿菌;如果胃鏡檢查沒有器質性疾病,平時沒什么不舒服,家里也沒人患過胃癌,只是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話,就暫時不需要進行任何治療了。 怕痛,可以用呼氣試驗取代胃鏡嗎? 胃不舒服是個很廣泛的概念,患者一般是以胃痛或胃部不適就診,但首次就診能準確定位在胃的患者,其實只占很少一部分。因為很多自以為是胃部疾患的患者,最后發(fā)現(xiàn)原來是膽囊、闌尾、結腸出了問題,甚至是心血管的問題。 其次,“胃病”的種類也很多,比如:急性糜爛性胃炎、萎縮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功能性胃腸病、胃癌、心理負擔大等等原因。 雖然很多都與幽門螺旋桿菌有關,但絕對不是“幽門螺旋桿菌陽性=胃病,幽門螺旋桿菌陰性=沒事”那么簡單。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導致“胃病”的常見原因,但并不是“胃病”的唯一原因,很多其他理化、生物因素都能導致胃部疾患。 所以,只查幽門螺桿菌是否陽性就來判斷自己胃好不好,是有很大問題的。 舉個嚇人的例子,臨床中能見到不少胃癌患者,幽門螺桿菌這項指標既往多次檢查都是陰性的,你能說幽門螺桿菌檢查陰性胃就很好嗎?顯然不能! ?總結: 吹氣試驗是一項針對性很強、功能單一的檢查,只有一個作用:檢查體內幽門螺桿菌是陰性還是陽性,不能直接判斷胃病健康情況。 了解胃部疾患最好的方法還是內鏡檢查,胃鏡檢查能直接看到整個食道以及胃粘膜有無病灶和病灶的病變情況,而且還可以通過放大、染色、活檢等手段發(fā)現(xiàn)肉眼白光無法準確判斷的病灶,這是其他檢查都無法取代的優(yōu)勢。總之,醫(yī)生讓做胃鏡時就去做,別圖省事,正規(guī)診治才是科學理性的做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