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編,我抽煙好幾年了,最近準備給自己和家人買保險,但聽說從今年10月1日開始,抽煙的人買人壽保險將支付更高的保費,想問一下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近日,一名粉絲在后臺留言稱,最近朋友圈和各種保險貼吧里都流傳著關于抽煙者加保費的這個消息。 抽煙者買保險更貴?那么這個消息是真的嗎? 其實,這個消息并非最近才開始流傳,早在今年5月,保監(jiān)會下發(fā)《中國保監(jiān)會關于規(guī)范人身保險公司產(chǎn)品開發(fā)設計行為的通知》(下稱“134號文件”)時,就開始流傳。 該文件中稱,“支持并鼓勵保險公司在定期壽險產(chǎn)品,終身壽險產(chǎn)品費率厘定時,區(qū)分被保險人健康狀況、吸煙狀況等情況進行差異化定價,提高產(chǎn)品的科學定價水平?!?/span> 有業(yè)內(nèi)資深人士表示,吸煙者保費支出更高的說法,應該就是源于對文件中支持、鼓勵差異化定價而衍生出的觀點,鼓勵保險公司差異化定價,并不意味吸煙人群的費率就會升高。 在商業(yè)人壽險領域,投保人的健康狀況才是核價、定價的標準,并不等同于抽煙的就比不抽煙的保費支出高,這純屬誤讀。 雖然這個說法屬于對文件的過度階段,但不可否認的是,抽煙確實對當下的投保存在一些潛在影響。 在投保的過程當中,大家都知道有一項詢問:被保人是否吸煙,吸煙*年,每天*支,有投保人曾做過試驗,投保時如實告知,每天抽煙低于10支的一般不會出現(xiàn)加費承保的情況;如果每天抽煙大于10支,可能出現(xiàn)加費、需要體檢的情況。 吸煙危害健康已是眾所周知的事實,全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達250萬人之多,煙是人類第一殺手,煙草已被國家確定為一級致癌物。 有資料表明,吸煙者比不吸煙者的肺癌的概率高10到30倍,90%的總死亡率是由吸煙所導致。長期吸煙者的肺癌發(fā)病率比不吸煙者高10-20倍,喉癌發(fā)病率高6-10倍,冠心病發(fā)病率高2-3倍。循環(huán)系統(tǒng)發(fā)病率高3倍,氣管炎發(fā)病率高2-8倍。 因此從上面這個數(shù)據(jù)看,抽煙的人患病的風險更高,無形中增加了保險公司賠付的概率,因此支持、鼓勵依據(jù)投保人健康狀況差異化定價,這或許是未來商業(yè)人壽險的方向。 其實在香港,保險公司對于“被保人是否吸煙”這一條十分重視。 在香港投保,同樣的險種,同樣的保額,同樣的繳費方式,吸煙和不吸煙客戶所需繳納的保費,差別是很大的。 這里有一個理財顧問提供的案例: 兩位同為40歲的男性客戶,一位吸煙,另一位不吸煙,均購買了香港某保險公司一份保額為10萬元的保險。 兩人的繳費期同為18年,不吸煙的那位客戶每年只需繳3470元;而吸煙客戶則需年繳4145元。 光是年繳保費,吸煙的客戶就要比不吸煙的多出約600元,這意味著18年的繳費期下來,就要多出1萬元的費用,費率上相差了接近20%?。?/span> 并且香港保險合同一直采取“最高誠信”原則,如果客戶投保時未如實申報的話,保險公司有權拒賠。 其次,如達到一定的投保額度,客戶是要接受體檢的,吸煙與否,只需驗尿就可以檢查出來,即便是近期戒煙也難掩紕漏。 在內(nèi)陸,雖然抽煙者投保,并不等同于就要支付較高的保費,但是長期抽煙者,確實有可能在投保時支付較高保費,甚至被拒保。 有調查顯示,保險公司的“拒保人群”大體一致,其中長期抽煙的投保人,確實可能被列入拒保人群。 在目前的核保實際工作中,很難單純因吸煙對被保人進行額外加費,那么保險公司如何來衡量吸煙的嚴重程度呢? 最主要的是吸煙指數(shù),吸煙指數(shù)=每天吸煙量*吸煙年限,如果您每天平均吸20支煙,已有20年的吸煙史,那么您的吸煙指數(shù)就是400。如果每天吸30支,已有15年的吸煙史,吸煙指數(shù)就是450。 醫(yī)學家把吸煙指數(shù)超過400的人列為發(fā)生肺癌的'高危險人群',吸煙指數(shù)大于400的會被抽查體檢。 另外,目前對于吸煙者,通常根據(jù)吸煙的嚴重程度,采取抽查體檢、再評點其他異常時作為加重評點的因素,比如被保人高血壓、高血脂等,同時吸煙需要加重評點。 所以為了你和家人的健康,也為了你的保費,煙還是戒了吧!
|
|
|
來自: cxag > 《政策法規(gu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