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肖生平 南方醫(yī)科大學附屬中山婦幼醫(yī)院 來源 | 醫(yī)來er趣(id:yilaierqu2016) 如果不是張利勇把自己2歲的女兒抱入事先挖好的“墳墓”,和女兒一起躺下;如果不是張利勇夫妻希望生個二胎用臍帶血來救小蕾蕾;如果沒有多家媒體對這起異常事件的輪番報道,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何謂“地中海貧血”。 
 關于這件事兒的媒體報道鋪天蓋地,讓我想起幾個月前,自己在醫(yī)院接待的那對母子。 ...... 孩子7歲,重型β-地中海貧血患者,已經是第34次入院輸血了,其實他還沒有規(guī)范輸血。一般重癥地中海貧血是3-4周輸血一次,而他幾個月才來輸一次,有時候打電話去問怎么沒有過來,媽媽會說:他爸爸這個月還沒有發(fā)工資呢! 母親靜靜坐在病床旁邊,看到我們,偶爾說一句:其實他很聰明呢,什么都會說!她應該才30幾歲吧,可卻有一雙60多歲的眼睛,很渾濁,像是被風吹了異物在里面,她不停地用手去蹭! 其實我曾經旁敲側擊暗示過她,按照不規(guī)范的治療,最終結局就是人財兩空,現在他可以過來輸第34次血,可是再沒有規(guī)范的治療,他會有第35次嗎,或者第36次,再或者第37次?可是,我們的話,她好像根本沒聽進去。 兩周后的一個晚上,我去急診拿藥,經過門診大堂的時候,我看到孩子的母親,倚靠在候診大廳的椅子上。我問她為何這么晚還不回去,她說:孩子又住院了,還很嚴重,在上呼吸機! 她聲音細小,像是在對自己說話,風無情地將一張紙屑從門診入口卷起,往出口飛去,同時也將她的話吹出門外,消失在夜色里! 正常紅細胞壽命是120天,而他們的紅細胞可能只有一個月,甚至幾天的壽命。紅細胞過早的破壞,導致人體經常處于貧血狀態(tài),為了補償血液,重癥患者3到4個周都要過來輸血。 同時因為機體經常處于貧血狀態(tài),他的骨骼試著代償性的增生造血,而這種骨骼增生是病態(tài)的,表現為顴骨突出,眼距增寬,額頭飽滿、高聳,而鼻梁卻無法增生,于是淹沒在周邊增生旺盛的病態(tài)骨頭里,導致鼻梁塌平;肝脾也增生,腹脹如鼓。 血里面還有很多鐵元素,可是經常輸血,造成鐵太多,沉積在他們的心、肝、肺,造成功能損害,很多患者,貧血沒有奪走他們的生命,可這些鐵也會慢慢吞噬他們,而用藥去鐵的費用比輸血費用還貴。 其實能到醫(yī)院輸血的患者只是少部分,還有很多患者在一些偏僻的農村無法就醫(yī),加上一些輕型地中海貧血患者,數目可觀。 廣東、廣西尤為高發(fā)地帶,發(fā)病率達百分之十幾,每兩個攜帶者之間互相婚配,都有四分之一的機會生出一個重癥患者。由此算下來,每幾百個新生兒都有一個可能是重癥患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