桔梗———舟楫之藥論桔梗
【性味】味苦辛甘,性微溫,歸于肺、膽經(jīng)。
【功效】散寒解表,宣肺祛痰,排膿消痛。
【藥論】桔梗味薄,為陰中之陽而主升。所以,前輩們就稱譽(yù)它為“舟楫之藥”,善載藥上行至胸中最高之分。桔梗性善上升,這是不容置疑的,但其藥性并非就如此簡單。善于上升的藥物很多,惟獨(dú)桔梗為“舟楫之藥”,這里面可是大有文章?
多數(shù)的升浮類藥物,雖自能上升,但其力量甚弱,宛如鵝毛飛飄而已,它們又怎能擔(dān)當(dāng)載藥之重任?但桔梗不同,它的力量與花絮之力是截然不同的,它作為根部的升浮藥物,擁有強(qiáng)勁的升提之力,并且,它具有一般升浮類藥物不具備的特點(diǎn):其性是先下降而后上升的。桔梗屬根部藥物,本乎地自能行于下,其味苦中帶辛,其實(shí)是辛味更勝一籌,只是苦勝辛,故苦味優(yōu)先發(fā)揮其藥理作用,苦善入于心血之間,故先顯沉降之能,后辛散升浮之力大顯其能,故而善于升提氣血?!睹t(yī)別錄》謂之補(bǔ)血?dú)?,?shí)質(zhì)是譽(yù)之行氣活血而通百脈。并且,若要載物,須先容物。桔梗味苦辛之間兼具甘味,即有氣血之間寓意于中土之象,土能容納萬物,所以說桔梗確是載藥良物,其他藥物都比不上它。正所謂根升梢降,此物兼且性浮,合則其升浮之力非同一般,所以一般情況下應(yīng)少用為宜,如果用得太多,恐怕會出現(xiàn)過于升提的禍害。
桔梗先降而后升,入陰而達(dá)陽,具樞轉(zhuǎn)之機(jī),與膽之性相合,故謂之歸于膽經(jīng),取相似相歸之意。此物既是樞轉(zhuǎn)之機(jī),自有開郁之能。所以,朱丹溪說:“干咳為痰火郁肺,宜用桔梗開郁,痢疾腹痛為肺氣郁在大腸,也先用苦桔梗開肺郁,后用治痢藥治療?!?/p>
在肉桂一節(jié),我們曾粗略地跟大家談了腎虛類咽喉炎的問題,但如果是因?yàn)槠⑽竿翆?shí),使得土不能藏火以溫煦,反而使其上炎以致灼傷少陰經(jīng)而出現(xiàn)咽喉疼痛的情況呢?這個時候就應(yīng)該用生甘草來清熱解毒,同時也能幫忙松松脾土,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傷寒論》第311條,“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以甘草湯,不差者,與桔梗湯?!备什轀挥幸晃渡什?,在《傷寒論》中,其他方子用的都是炙甘草,而這里以及下面所說的桔梗湯之所以用生甘草,就是這個道理?!安徊钫?,與桔梗湯。”如果吃了一味生甘草,咽痛沒有緩解,再加一味桔梗來開喉痹,這叫桔梗湯。現(xiàn)在用生甘草、桔梗來治療慢性咽炎,效果很好。有時候也可以加合麥冬、玄參以及魚腥草之類的藥物,有肝熱的還應(yīng)當(dāng)適當(dāng)?shù)募狱c(diǎn)菊花,開水沖泡,代茶恒服,效果很好。
李時珍謂桔梗主治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證。這些都是桔梗善下降而后上升所致,倘若其性獨(dú)升,雖亦能使口瘡目痛得以暫解,但始終不是治其本而絕其后患,它又怎算作是口瘡目痛的主治藥物呢?不過這里倒是提示我們,桔梗有很強(qiáng)的消炎排膿作用,特別是排膿作用最為顯著,這一點(diǎn)與其性屬微溫沒有關(guān)系,而是由于它既然是舟楫之藥,能夠載藥上行,當(dāng)然也能夠載膿下行,畢竟你桔梗上去完成工作之后還要下來呀。所以你別小看桔梗湯只有兩味藥物這么簡單,它的應(yīng)用可廣泛啦,比如說乳腺癌吧,很多時候你都能見到里面都化膿了,這個時候你就必須要先考慮排膿的技術(shù)問題,那么桔梗湯就大有用場了,然后再配合些活血化瘀的藥物,很多時候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