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嘉原為袁紹賬下謀士,后轉(zhuǎn)營曹操,為曹操統(tǒng)一中國北方立下功勛,官拜軍師祭酒。在操場征戰(zhàn)烏丸時病史,享年38歲。 當時,各路諸侯分據(jù)一隅。在這種情況下,郭嘉對敵手心里的準確判斷,成了曹操獲勝的關鍵。 建安二年(197年),曹操討張繡失敗,袁紹寫信羞辱。曹操擔心自己不具備與袁紹抗拒的實力,郭嘉提出著名的“十勝十敗”,說明“公有十勝,邵有十敗”,且具很大說服力,不但振作曹軍將士信心,也使曹操擬定了更遠的作戰(zhàn)目標。 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出兵徐州攻打呂布。經(jīng)過一番激戰(zhàn),將呂布圍困在下祁。呂布堅守不出,圍困大半年。郭嘉提議一面急攻,一面決堤水淹下祁,不久攻破下祁,禽獸呂布! 建安五年,孫策欲取曹操位于許都的根據(jù)地,當時曹操正與袁紹對峙,無力回防,一旦許都被破,曹操陣營將分崩瓦解,頓時軍心大亂。緊急關頭下,郭嘉預測“孫策剛吞并江東,誅殺英雄豪杰,所以仇敵眾多,由于孫策輕率不善于防備,斷定孫策定死于刺殺。”孫策還未渡江,即被仇敵許貢的門客所殺。又為郭嘉神算大添一筆! 建安七年,官渡之戰(zhàn)大敗而歸的袁紹病逝,曹操舉兵進攻他的兩個小兒子,連戰(zhàn)連捷。郭嘉此時建議退兵,一來可保存實力;二來,袁譚,袁尚向來不相服,又有郭圖,逢紀這樣的謀臣,兩人必然反目。果不其然,袁尚袁譚反目,曹操率兵輕而取之。袁尚、袁譚棄逃。 建安十二年,曹操想繼續(xù)遠征,又擔心劉備會偷襲許都。郭嘉又對當時的情況進行反復的分析,最后建議進攻柳州。由于輜重過多,行進緩慢,若被敵軍反應過來就會錯過最佳進攻時機,郭嘉建議“丟下輜重,輕兵前行,攻其不備!”。后來,這場戰(zhàn)爭成為古代“兵貴神速,奇兵制勝”的經(jīng)典戰(zhàn)例。 這次行軍,路途惡劣,曹軍很艱難才到達目的地。同年秋天,遼東太守公孫康帶袁尚首級來降,曹操終于用郭嘉的計策統(tǒng)一北方(黃河流域以北的地區(qū))。途中,郭嘉患病去世。 通過“十勝十敗”的言論來看,說明郭嘉不僅是臨時獻策的謀士,還有自己在政治上的成套理論,的的確確稱得上“鬼才”。 |
|
|
來自: 專業(yè)工作hj > 《待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