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范君寧)夏天就是要去海邊玩啊不然要干嘛?不過假如你喜歡游泳、潛水、沖浪,暢快徜徉在大海中的話,你是否曾經想過,你可能正漂浮在某個海洋生物的……排泄物中!? 大海是地球生命的起源,根據《美國科學公共圖書館生物期刊》(PLOS BIOLOGY)于2011年八月所提出的報告,大約有220萬種生物存活在海洋中,在這數不清的生物中,有小到只能藉顯微鏡一窺的浮游生物,更有大到重幾十萬磅的海洋哺乳類。 不過,海洋并不只是它們的家,還是它們的廁所!數百萬種生物每天覓食、生物、排泄都在同個地方,聽起來好像很惡心,但對海洋生物而言,尿與排泄物可以說是最營養(yǎng)的再利用資源,藉由被不斷地消費與回收,維持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健全,也于食物網的建立上扮演重要角色。 誰尿得最多?海洋廁所最大的貢獻者
推特用戶Laura Bean發(fā)推說,“我們的海洋平時是多么美麗啊~但今天居然遇見一只鯨在里面尿尿!”——但它還能去哪里尿呢?(圖片來源:@polloff)? 無庸置疑地,海中體積最大的動物——鯨魚——就是產出排泄物量的第一名,不過如何實際計算鯨魚的排泄量仍是讓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根據于佛蒙特大學(University of Vermont)的生物保育學家喬.羅曼(Joe Roman)接受《生命科學》(Live Science)的訪問,目前科學家藉由計算體積較小、易于觀察的海洋生物的每日排泄量,像是海豹、海豚等,再進一步縮放比例成鯨魚的體積,以此估算鯨魚的排泄量。 雖然無法得到確切的數據,但這仍對于鯨魚的排泄量提供一個普遍性的概念。根據《加拿大動物學期刊》(Canadian Journal of Zoology)于2003年刊出的研究指出,長至18米、重量可高達45噸的塞鯨,每日有627升的估計尿量??砷L至26米、重達72噸的長須鯨每天則有974升的驚人尿量,相等于一個人類連續(xù)尿上三年! 大個便這么厲害?鯨魚的海中黃金
鯨魚在海里自由自在地解~放~自~己~(圖片來源:Compfight) 鯨魚傾向于深潛捕食之前在海面上個廁所,并且排出巨量的、擁有特殊顏色以及濃厚氣味的便便煙云,其富含高度營養(yǎng)的鯨魚排泄物是名副其實的“海中黃金”。在緬因灣內,科學家估計鯨魚與海豹的糞便提供給浮游植物23600噸的氮。在南極,鯨魚一天可以吃掉好幾噸富含鐵質的磷蝦,而大部分鐵質會隨著糞便排出,滋養(yǎng)極缺乏鐵質的南極表層水域,豐富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 鯨魚排泄物提供海洋生物氮、磷、鐵等重要營養(yǎng)元素,浮游植物、海藻等小型有機體都是鯨魚排泄物的受益者。但不僅僅到此結束,浮游植物會被浮游動物吃掉,接著浮游動物再被魚吃掉,甚至魚會再被鯨魚吃掉! 鯨魚糞便最大的受益者可說是整個海洋循環(huán)系統(tǒng)。鯨魚在深層海域捕食,然后浮上海面排泄,將沉積在深海的稀少重要養(yǎng)分帶到海水表面,促進浮游生物的生長,穩(wěn)固海洋食物鏈的基礎。另外,鯨魚是遷徙距離最遠的哺乳動物之一,藉由來回營養(yǎng)豐富的捕食水域與營養(yǎng)缺乏的繁殖水域,它們的糞便被從養(yǎng)分富饒的地方運至養(yǎng)分稀缺的地方,幫助海洋生物的生長。因此,無論是縱向或是橫向的營養(yǎng)循環(huán),鯨魚(以及它的便便)都在海洋的營養(yǎng)循環(huán)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鯨魚排泄后的養(yǎng)分經過漫漫長路,在大海中不斷地循環(huán)。 (source:wikipedia) 鯨魚的廁所鯨魚上——人類請用自己的廁所根據《生態(tài)學與環(huán)境新領域探索》(Frontiers in Ecology and the Environment)2014年七月發(fā)表的研究,鯨魚就像是“海洋生態(tài)的工程師”,詳述了它們在生態(tài)循環(huán)中扮演極重要的一環(huán),以及鯨魚數的下降將會對無數的海洋生物造成災害性的影響。 近兩百年來,捕鯨行為愈趨嚴重,導致鯨魚數量減少了60%到90%。舉南半球藍鯨為例,其數量在上個世紀減少了99%,從約32萬7000只,下降到1180只!這造成生態(tài)系統(tǒng)中重要營養(yǎng)鹽循環(huán)的困難。 另外,食物鏈底層的浮游生物無法取得重要的生長養(yǎng)分,數量減少,造成整體食物鏈生態(tài)不穩(wěn)定,嚴重破壞海洋系統(tǒng)的平衡。 不過,也千萬別想著“嗯嗯如果鯨魚便便數量不夠,啊不然我也來貢獻我的大便吧”這樣的事情啊! 海洋中的鯨魚糞便變得少見,取而代之更多的是人類糞便。隨著人口增加,爆炸性的人口所產生的過多排泄物無處去,許多地區(qū)將未經處理的排泄物倒入湖泊、河流、海洋,其帶來的臟污疾病污染生態(tài)系統(tǒng)甚劇。人畜排泄物污染海水、產生許多海洋病原體,目前已知的例如沙門氏菌屬、霍亂弧菌、志賀氏菌屬等,若人類又吃下受到污染的魚類、貝類,可能引發(fā)腹瀉、腸胃炎、肝炎等等。 下次到海邊玩、想為大海盡一份心力的時候,記住別留下垃圾——包含你的黃金。留給海洋生物們一個干凈的家,這就是最好的貢獻了?。ň庉嫞河巫R猷) 參考文獻: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