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起,我們來說說宇宙間的最大謎團——時間。 為啥如此抬舉時間呢?看過本文之后你就懂了。 你我先自問一下,時間是什么? 有人說了,時間就是一秒一秒的時光流逝。 在這一秒鐘里—— 你的指甲能夠長出1.2納米; 你的頭發(fā)能夠長出4.5納米; 你上小學(xué)的兒子能夠長高1.8納米; 你能夠走出1.2米; 你的神經(jīng)元信號能夠傳導(dǎo)1.6米~600米; 菲爾普斯能游出2.3米; 博爾特能跑出12米; 高爾夫球能飛出60米; 子彈能夠飛出400米; 黑鳥偵察機能飛出987米; 北美X-15火箭動力飛機能飛出2020米; 國際空間站飛行了7743米; 地球繞著太陽飛行了30公里; 太陽系繞著銀河系飛行了216公里; 銀河系朝著仙女座星系飛行了550公里; 光飛行了300000公里…… 有人反駁說,這些秒速度,大部分我都感覺不到,我只能感覺到跟自己有關(guān)的時間軸。 時間軸穿越的世界,就是命運,構(gòu)成了我們整個世界。 有人畫龍點晴補充說,時間塞滿了一切。整個世界都運行在一個時間框架里。 恭喜你,你對時間的看法,跟偉大的牛頓一樣。這就是牛頓的絕對時間論。 牛老爵爺早就說過:時間是宇宙一個基本結(jié)構(gòu),就是一個單向的維度。 更多人對時間的感受可能更主觀,更個體化,還是人文大神說得好—— 康德說過:時間只是一種意識上的概念,是一種人為規(guī)定的有先后次序的規(guī)則。 博爾赫斯寫過:時間是組成我的物質(zhì),是一條載著我向前的河流,可我就是這條河流。時間是一頭吞噬我的老虎,可我就是這只老虎。時間是一團把我燒成灰燼的火焰,可我就是這團火焰。 不管怎么說,時間對于每個人每個界,定義都是不同的。 時間——這是個哲學(xué)問題、宗教問題、文學(xué)問題,當(dāng)然,更是個科學(xué)問題。 以上這些人對時間的所思所想,都是來自直觀感受,基于常識的判斷,但在當(dāng)代物理學(xué)界眼里,這些認識都是錯的。 先別怪我,要怪就怪一個叫愛因斯坦的老革命。早在一百年前,一下子就革掉了牛頓的命。 在老愛眼里,牛頓從身邊那點事兒——蘋果往下掉,鐘擺來回晃,推導(dǎo)出——時間是絕對的、單向的,盡管跟常識貼得近乎,但并不靠譜。實際上應(yīng)該是這樣的:蘋果樹頂上的時鐘會比樹底下的快,牛頓的腦袋會比他的腳趾頭老得快。 ?。???此時此刻,牛頓跟大多數(shù)人都會蒙圈。老愛你到底在胡說八道些什么?! 愛因斯坦面帶微笑、侃侃而談:老牛啊,請聽我說。世界的本質(zhì)不是像你想得那樣,時間是絕對的,獨立存在的。而是時間和空間攪合在一起了,物體的引力和速度都會影響時空,也就是時間+空間。 ![]() 簡單點說,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引力越大,時間越慢。為此我創(chuàng)造了兩個相對論:狹義的和廣義的,要看公式的話,都在這里…… 牛頓正色直言道:別在我面前玩套路好嘛,尤其玩的還是微積分的套路。我要的是實驗證據(jù)! ![]() 老愛一看有戲,連忙說:當(dāng)然有啦,漫天飛舞的衛(wèi)星、每人手里的手機就是明證。現(xiàn)在人類使用的手機導(dǎo)航,大都是利用天上的32顆GPS衛(wèi)星,它們圍繞地球跑,線速度是14000公里/小時,按照狹義相對論原理: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因此衛(wèi)星上的時鐘要比地面上的慢,每天慢7微妙;同時呢,GPS衛(wèi)星又遠離地面20000公里,根據(jù)廣義相對論原理:引力越小,時間越快,因此衛(wèi)星上的時鐘要比地面上的快,每天快45微秒。 ![]() 這樣的話,兩個相對論效應(yīng)相減,得出GPS衛(wèi)星每天比地面快38微秒。如果不把這個時差校正的話,就會導(dǎo)致手機導(dǎo)航出現(xiàn)100多米的位置偏差,那幫路盲們肯定會拿手機撒氣的。 此時老牛已經(jīng)聽傻了,老愛早已說完,他還在念叨著:狹義相對論告訴我們:速度越快,時間越慢;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引力越大,時間越慢…… ![]() 不過呢,時間——這個宇宙間的巨大神秘之物,似乎不太高興,不久指使一幫量子物理學(xué)派,往愛因斯坦的時間機器里扔了一把扳手,結(jié)果…… 時間,從最確定的東西,一下子變成宇宙間的最大謎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