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千年前的《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有“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的動人場景,更有伯牙高山流水覓知音、司馬相如“鳳兮鳳兮求其凰”……古琴,那與眾不同的優(yōu)雅與高貴氣質(zhì)召喚我們走近,聆聽,撫彈…… 聲色傾人心在中國樂器中,古琴的聲音是特別的。不似二胡如泣如訴,卻比之婉轉(zhuǎn)纏綿,是那種回旋往復(fù)的纏綿,是那種直抵內(nèi)心的觸動;不如古箏響亮歡快,演奏效果立竿見影,卻見平和沉穩(wěn),有一種走心的慨嘆吟哦;也不像琵琶那么鋒芒畢露,大珠小珠落玉盤式的直接了然,古琴是細(xì)膩含蓄的,不動聲色地控制著輕緩急重。 古琴的聲音是讓人迷戀的,泛音的輕靈清越,散音的沉著渾厚,按音的或舒緩或激越或凝重。古琴獨特的聲音決定了它不宜合奏,更適合獨奏。能與古琴相和的,惟有蕭。幽怨迷離的蕭咽和著古雅通脫的琴鳴,描繪出一幅超脫現(xiàn)實之畫卷。 古琴也有洶涌澎湃的,比如《流水》,七十二滾拂指法營造出“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江水滾滾來”之境,心情又不得不隨之激蕩。古琴的澎湃是悠遠(yuǎn)的,不是那種爆發(fā)一下就過去了的,它會重返,在間或的某個段落于指底下涌起。 無論《廣零散》的激越,《瀟湘水云》的水光滟瀲,《平沙落雁》的輕靈逸氣,或者《醉漁》的酣暢灑脫,在不同的曲子之上,似乎總還是氤氳著一種回腸蕩氣的悠遠(yuǎn),仿佛升起一縷縷淡煙,不肯離去。 琴聲含摯情古琴琴聲不大,內(nèi)斂深沉不張揚,因而更適合于自賞。因為古琴的音響特點和多變的演奏手法造成的獨特韻味,使古琴不僅能夠具有很強的音樂表現(xiàn)力,而且能夠完成傳達和深化琴人深層生命體驗的高難度任務(wù),成為一代代專業(yè)琴人和儒生高士心儀的“道器”。 古琴是文人雅士的修身養(yǎng)性之器,一曲古琴禪曲空靈淡雅、清幽純樸,蘊含天地?zé)o限和深微,寧靜以致遠(yuǎn),七弦通古今,道出了“大音希聲”的藝術(shù)境界;返璞歸真,將內(nèi)心的超然和妙悟與古琴空靈清幽之境界相襯,詮釋藝術(shù)禪修之美。 古琴,它會浸潤你的心,但一切又似乎是淡淡的??墒撬鼤T谀抢?,不時地從你心里浮上來,飄散,回旋。 ?文中圖片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在后臺留言,我們將及時處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