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油對每個烘焙人而言 是再熟悉不過的材料 那么關(guān)于黃油的身世背景 你又了解多少呢? 你知道黃油軟化跟什么相關(guān)嗎? 黃油的清濁居然有不同的用法? 趕緊往下讀,讓你一篇讀懂它。 我們所認(rèn)識的黃油 黃油的花名很多,臺灣稱之為“奶油”,香港多稱之為“牛油”,總之一句話,認(rèn)準(zhǔn)它們的姓氏「Butter」就不會有錯。 黃油(Butter)是從牛乳中分離出來的稀奶油,稀奶油再進一步用殺菌、成熟、攪打分離、壓煉而制成黃油。通常,生產(chǎn)1千克的黃油,需要20升的全脂牛奶(只利用其中的脂肪成分)。 知道黃油為什么這么貴了吧?! 知道用天然黃油做甜品 和用人造黃油做甜品的差異了吧?! 感受到黃油一路高歌漲價的心塞了嗎?! 黃油在歷史上的用途堪比萬金油。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曾把黃油當(dāng)作面霜涂在皮膚上、當(dāng)作發(fā)蠟?zāi)ㄔ陬^發(fā)上,以達到“油頭粉面”的美容效果。古埃及人則把黃油當(dāng)作藥物,用來治療眼部感染和皮膚感染等。 “ 論黃油在烘焙中的地位,就好比柴米油鹽在做飯時的重要性。黃油含有的蛋白質(zhì)、氨基酸等成分在加熱時會產(chǎn)生美拉德反應(yīng),使甜品上色的同時,又能釋放出獨特的風(fēng)味。 黃油還具有很好的乳化性,可以鎖住面團中的水份,改變面團的濕粘性,增強面團的延展性,也能延緩面團硬化的過程,使得成品口感更蓬松柔軟。 黃油的分類 有鹽黃油和無鹽黃油 有鹽黃油 無鹽黃油 常見黃油分為有鹽黃油和無鹽黃油。有鹽黃油一般含有大約1.5%的鹽分,黃油中乳脂含量少一點,主要用于直接涂抹面包或搭配其它成品食用。 無鹽黃油在制作過程中沒有添加鹽分,也能更好地保留黃油原有的味道,我們在烘焙時配方里一般指的是無鹽黃油,這樣也是方便控制烘焙產(chǎn)品中的鹽含量。 2 天然黃油和人造黃油 天然黃油與人造黃油除了都有“黃油”兩個字之外,其實并不是同個媽生的! 市面上片狀黃油也分天然和人造,片狀動物黃油和天然動物黃油則是同根生。兩者因為工藝不同,片狀黃油適合為開酥使用,延展性更好,熔點也會更高。 天然黃油 (Butter)又稱為動物黃油,是從牛乳中提煉出來的,脂肪含量高,呈淺黃色澤。因為稀缺,18世紀(jì)餐桌上的黃油在成了財富的象征,并被許多人追捧。 到了19世紀(jì)末,出現(xiàn)天然黃油的“克隆品” 人造黃油 (Margarine),又稱植物黃油——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將植物油部分氫化后,模仿黃油味道加入人工香精制作而成。 天然動物黃油 VS 人造植物黃油 1.看包裝的英文名稱。這是首選最直接明了果斷的方式,天然動物黃油是Butter,人造植物黃油是Margarine。 2.看成分。天然動物黃油由稀奶油制成,人造植物黃油是用油脂(如棕櫚油、葵花籽油等)及其他添加劑制成。 3.看熔點。天然動物黃油的熔點在34-35°C左右,在28°C會軟化,冷藏則變硬;人造植物奶油則在冷藏后也能保持軟化狀態(tài)。 4.看口感。天然動物黃油口感細(xì)膩,入口即化,有天然奶香味;人造植物黃油口感粗糙,不容易化,有較重的香精味。 人造黃油的危害 人造黃油本身是脂肪,采用經(jīng)過氫化或結(jié)晶化的植物油作原料,氫化或結(jié)晶化的目的是使植物油具備適當(dāng)?shù)耐磕ńY(jié)構(gòu)。通過氫化后的人造黃油會產(chǎn)生了危害人體的反式脂肪酸,在令人垂涎的美味背后,卻為健康埋下了隱患。 ![]() 所以說,純天然和整形(人造)還是有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光是出身,天然動物黃油就已經(jīng)甩人造植物黃油好幾條街。 ![]() 了解了黃油的家族史后 就來了解下它們對烘焙的貢獻 看看黃油在烘焙里都怎么用 ? 關(guān)于黃油那些事兒 1 “軟妹子”的真相 關(guān)于黃油,我們有個詞一定不陌生,那就是“軟化”。黃油的軟硬程度和溫度有直接關(guān)系。溫度越高,黃油越軟,而超過一定的溫度(一般黃油的熔點在34-35°C左右),黃油會融化成液態(tài)。我們所說的軟化黃油,就是要讓黃油達到充分柔軟的固態(tài),不能讓黃油化成液態(tài)。 ![]() 軟化后的黃油可以輕松打發(fā)。利用攪拌將讓黃油裹入空氣變得更加蓬松,打發(fā)后的黃油體積會變得更大,顏色也會變淺。 通過烘烤后做出來的甜品也會更酥脆蓬松,適合制作餅干和蛋糕。 ![]() 液態(tài)黃油則適合來做烹調(diào)、制作慕斯底等。 ![]() 判斷黃油是否軟化好,最直接的方式就是用手指按壓黃油,黃油能輕松被按壓且留下手指凹印,或者用打蛋器輕輕攪拌幾圈,黃油呈現(xiàn)沒有顆粒的柔軟順滑狀,則代表軟化好了。 ![]() 黃油軟化一般有幾種方法: 1.室溫軟化。將黃油放在室溫下使其慢慢軟化,具體時長要根據(jù)黃油的大小、室溫的高低等因素影響。 2.微波爐加熱。將黃油切成小塊放入碗中,用微波爐幾秒幾秒地加熱(量多時可適當(dāng)增加每次加熱時長),并要不斷觀察黃油的狀態(tài)。 3.隔熱水加熱。將黃油切成小塊放入小碗中隔熱水加熱,由于受熱不均,所以靠碗壁的黃油會液化,這時攪拌讓碗內(nèi)黃油混合均勻成柔滑順滑狀即可。 ps.聽聞有人用吹風(fēng)機軟化黃油,人民群眾的腦洞果然很大! ![]() Tips: 1.如果黃油加熱過頭融化至液態(tài),直接放回冰箱冷凍幾分鐘就可會凝固成固態(tài),在柔軟的狀態(tài)下即可拿出來使用。 2.如果黃油軟化不到位,攪拌打發(fā)時就會粘在打蛋器上,增加打發(fā)工作量哦~ 3.其他材料加入到黃油時,盡量保持與黃油差不多的溫度,否則溫度低會使黃油重新變硬。 ![]() 2 黃油也有清濁之分 ![]() 黃油除了直接用之外,還能經(jīng)過一番“洗禮”后,變成具有獨特風(fēng)味的調(diào)味劑。 澄清黃油 我們通常用的黃油是由牛奶提煉而成,除了油脂外,還含有16-18%的水和1-2%的牛奶固體(基本上是牛奶蛋白),將水分和牛奶固體分離出,就可以得到澄清黃油。 ![]() 做法: 將黃油加熱至完全融化,并呈現(xiàn)出固液體分層的狀態(tài),撇去白色浮沫,用濾紙過濾掉底部牛奶固體物沉淀,就可以得到金黃色澤的澄清黃油。 澄清黃油相比黃油性質(zhì)更穩(wěn)定,發(fā)煙點更高,更適合高溫烹調(diào)。用普通黃油烹調(diào)時,食材剛下鍋沒多久,表面就已經(jīng)燒焦;用澄清黃油烹調(diào),既可以保留黃油的味道,又能避免燒焦。 ![]() 再者,澄清黃油的油脂比例更高,用來制作甜點成品也會更酥脆,適合餅干、蛋卷、鳳梨酥等酥點制作。 ![]() 焦化黃油 焦化黃油又稱為褐化黃油,將黃油加熱到一定程度后會發(fā)生「美拉德反應(yīng)」呈現(xiàn)出褐色,并散發(fā)出濃郁的堅果香氣,常用來制作費南雪、瑪?shù)铝盏取?/p> ![]() 做法: 將黃油加熱至完全融化后繼續(xù)加熱,會聞到濃郁奶香味。繼續(xù)加熱至黃油表面的奶泡結(jié)成片狀焦化沉底,底部固體沉積也逐漸變得焦黃。 奶香味逐漸變成香濃的堅果味,黃油呈現(xiàn)出淺棕色,這時便可以關(guān)火撇去浮沫后,過濾倒進容器中得到焦化黃油。 焦化黃油由于已經(jīng)經(jīng)過「美拉德反應(yīng)」,所以不是和高溫烹調(diào),適合用作烘焙時“調(diào)味”,賦予成品獨特的風(fēng)味。 Tips: 1.在制作澄清黃油和焦化黃油時不用攪拌和晃動鍋具,否則會讓黃油中的成分渾濁,不利于分層。 2.澄清黃油和焦化黃油用干凈的密封玻璃容器冷藏可保存6個月。 3.用普通黃油制作澄清黃油和焦化黃油之后,大約會損失原本25%左右的重量哦,所以要提前預(yù)估分量。 黃油作為烘焙原料界的“軟妹子”,一直背負(fù)著重任,不僅在甜品面包的制作能處處能見到她的身影,在跨界烹飪中也少不了她的貢獻。 這樣的妹子,用她獨特的魅力征服了我們! 本期福利 散發(fā)獨特奶香味的黃油 搭配椰香四溢的椰蓉 一口咬下都是滿滿的香甜 這樣的黃油椰香包真的不來一個嗎?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