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天的腳越來越快,在我們感受著絲絲涼意的同時,很多由于夏季陽氣損耗過大和不良的飲食習(xí)慣所帶來的問題也逐漸顯現(xiàn)出來,其中,老胃病的問題無疑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所以我們今天關(guān)于秋季養(yǎng)生的重點就來談一談關(guān)于胃寒的問題! 秋后為何會胃寒加重?胃寒的主要病因是飲食習(xí)慣不良如飲食不節(jié)制、經(jīng)常吃冷飲或冰涼的食物引起,而在夏季炎熱的天氣人們經(jīng)常吃一些冷飲或是冰涼水果等等,盡管那時候陽氣正盛,沒感覺有什么問題,然而到了夏末秋初時節(jié),人體的脾胃由于陽氣損耗過多,運化水谷的作用減弱。 在中醫(yī)理論中,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如脾為濕困,運化失職,清氣不升,可影響胃的受納與和降,可出現(xiàn)食少,嘔吐,惡心,脘腹脹滿等癥。 所以到了秋季,脾的功能減弱就會影響到胃的功能,由此胃寒的癥狀也就會加重了。 三款滋補養(yǎng)胃的食療方佛手瘦肉砂仁湯 原料:佛手片15克(鮮品可用30克),砂仁5克,新鮮豬瘦肉250克。 做法:先將佛手片與豬瘦肉洗凈,同放進(jìn)湯煲內(nèi),用中火煲湯,1小時后,放進(jìn)砂仁,再煲5分鐘,?;鸫郎兀{(diào)味。 功效:佛手又名五指橘、九爪木、佛手柑。性味辛、溫、苦、酸。歸肝、脾、肺經(jīng)。含揮發(fā)性油,芳香理氣,健胃止嘔,化痰止咳。 陳皮老鴨湯 材料:鴨肉120公克,陳皮5公克,紅棗6顆,姜片8公克,水350cc,水2杯,鹽1/2茶匙,米酒1/2茶匙。 做法: 1.鴨肉剁小塊備用。 2.取一湯鍋,加入適量份量外的水煮至滾沸后,將作法1的鴨肉塊放入滾水中汆燙約1分鐘后取出,洗凈放入電鍋內(nèi)鍋中。 3.陳皮及紅棗用清水略為沖洗后,和姜片、水加入作法2的電鍋內(nèi)鍋中。 4.電鍋外鍋先加入2杯水后,放入作法3的電鍋內(nèi)鍋,蓋上鍋蓋、按下電鍋開關(guān),待電鍋開關(guān)跳起,燜約20分鐘,再加入鹽及米酒調(diào)味即可。 功效:陳皮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潤肺止咳、開胃順氣、生津止渴等作用。用陳皮搭配滋陰補血的老鴨煲湯,取陳皮之弱溫性,更增滋補之效。 紅棗山藥排骨湯 材料:蔥段、姜片、鹽、雞精、枸杞、山藥、排骨 做法: 1、排骨剁小塊洗凈,山藥去皮切滾刀塊; 2、排骨和山藥分別飛水撈出; 3、鍋中放清水燒開后放入排骨、蔥段、姜片、紹酒煮40分鐘加入山藥、小棗、鹽、雞精、調(diào)味再煮十分鐘出鍋前放入枸杞即可。 功效:山藥補脾養(yǎng)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還能生津潤燥,有滋養(yǎng)皮膚、毛發(fā)的功能,故有美容作用。 以上3個食療方十分適合脾胃陽虛所致胃寒的朋友,同時小編也提醒各位有胃寒方面問題的朋友,日常飲食中可以加入諸如干姜或是陳皮這類具有溫中散寒功效的中藥,多喝熱粥對于這類癥狀都是可以起到不錯的緩解效果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