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在老千家,他跟我說起王朔和李敖對罵一事,意思是要聽一下我對此的看法。 大意如下,據(jù)說是個笑話: [[
有人采訪李敖,把他和王朔作比較:“你們很像,都愛罵人”。 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李敖的語氣逼人,他這樣的反問,要是我的話立即語塞,認慫。而對王朔的回答我當時都沒繞過彎,沒聽懂。老千給我解釋是,敢讓我王朔坐牢的人還沒生出來呢。但其實意思并不是這樣的。 我定神再想了想,把他們兩人的話又順了一下,得出結(jié)論: 1、罵戰(zhàn),總是先罵的人吃虧,后罵的人得利。因為先罵者不會去設(shè)想對方的回答,只攻不守。而后罵者可以有時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并且反戈一擊。如果單從一回合的較量來看,王朔是勝了。 2、王朔是禪,李敖是俗。王朔已老僧入定,李敖還太功利。李敖的話題無非是糾結(jié)起“坐牢”一事,以“坐牢”為榮,以爭取坐牢為真的勇士。其實是沒看透,所以李敖最近自言要走出去,以前為臺灣死命操勞是錯的。但以他的性格,估計老死也改不了。 王朔的回答有玄機,以一個交叉式的反詰輕輕化解,還讓人更多思考,讓人看清李敖的真面目。 首先,我王朔沒有坐過牢,那何來我不敢罵的人呢?李敖是沒搞清楚因果關(guān)系,在那自吹自擂。 其次,我王朔敢罵臺灣的黨,你李敖敢罵大陸的黨嗎?不必李敖回答就知李敖是個墻頭草,盡顯李敖現(xiàn)在的諂媚之態(tài)。李敖和那些物極必反的漢奸是一個類型,他們這些人沒有更高層次的思想境界,只有非敵即友的聯(lián)盟邏輯。 再說點題外話,你李敖在臺灣扔鞋扔慣了,那是臺灣的臭民主風氣,你來大陸扔一鞋試試? 3、臺灣的文化人太傳統(tǒng),太局限、太迂腐。以王朔這一代崛起的大陸先鋒青年很圓滑,很識時務(wù),更認清形勢。很多人以為“敢死”就是勇氣,這連魯迅都罵過迂腐了,怎么還有那些人不懂呢? 但真要說到敢死的份上,誰還真怕過死? 4、其實,他們兩個比較的重點是——誰敢說真話,而并非什么狗屁政治言論。也可能是李敖想順帶炫耀一下自己的敢說政治真話,而王朔的意思是說,別跟我談?wù)?,咱就比誰敢說真話吧,這才是文人的社會責任。 這個笑話的重點,也就在比誰敢說真話。誰名氣大,誰就更該說真話。 對比他倆罵人的記錄,王朔是以罵人為游戲,是游戲人生。李敖曾經(jīng)以罵人為民主責任,現(xiàn)在回顧已認識到自己為臺灣不值,而現(xiàn)在的罵人,更多的吃資格、做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