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到教師節(jié)。小時候,教師節(jié)意味著,所有同學(xué)在上課前起立集體跟老師問節(jié)日好,還要精心地在卡片上寫幾句既討喜又不太刻意、最好還能展現(xiàn)一下文采的祝福,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送出去。那時候最讓我感到親切的是大多是文科老師,而其他的比如物理、化學(xué)老師(這些我壓根學(xué)不好的學(xué)科),我都是敬而遠之的,有點避而不及的意思。 那時在我看來,老師們上課都信手拈來、成竹在胸,上課回答不出問題是特別羞愧的事情,而考試和作業(yè)就是老師們折騰學(xué)生的法寶。 直到有一天,我自己在大概是全中國最好的公立學(xué)校做起了英語老師。讓我來告訴你一些大實話:幾乎沒有老師不愿意和學(xué)生交流,那些你覺得挺“可怕”的老師,私下接觸起來沒準(zhǔn)也都很可愛。除了你看到他上課的時候,老師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備課;學(xué)生回答不出問題的時候,老師會首先自我質(zhì)疑,是不是自己沒講明白;而考試和作業(yè)嘛,老師要出題、磨題,一遍一遍地修改作文(是文科老師的特權(quán)哦),比學(xué)生更覺得麻煩。 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但老師也有職業(yè)和生活的困惑,有的時候,比學(xué)生還要困惑得多。但拋開這些,我依然認(rèn)為老師是個偉大且幸福的職業(yè)。今天,讓我給你講個和老師有關(guān)的故事。 I embrace you with all my heart. Albert Camus 1957年10月7日,年僅44歲的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因為他的重要文學(xué)創(chuàng)作以明徹的認(rèn)真態(tài)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for his important literary production, with clear-sighted earnestness illuminates the problems of human conscience of our times),獲得了諾貝爾文學(xué)獎。 出乎人們意料的是,盡管一再表示自己的成就遠不足以獲得這樣的榮譽,加繆卻在得獎的第二天便迫不及待地給自己的小學(xué)老師 Germain 先生寫信,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 信中,加繆說他從未奢求過這樣的榮譽(l have just been given far too great an honour, one l neither sought nor solicited),但借這個機會,他終于可以向老師表達感恩,告訴 Germain 先生,當(dāng)年的那個小男孩雖然已經(jīng)長大,卻從未忘記過老師當(dāng)年的教誨,并傳承著老師慷慨、善良的品行。 (But at least it gives me the opportunity to tell you what you have been and still are for me, and to assure you that your efforts, your work, and the generous heart you put into it still live in one of your little schoolboys who, despite the years, has never stopped being your grateful pupil. ) 在老師面前,這位哲學(xué)家和文學(xué)家又變回了小學(xué)生,一字一句,感人肺腑。 1913年11月7日,阿爾貝加繆出生于阿爾及利亞的蒙多維城。他的父親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中陣亡。加繆對這位父親幾乎沒有什么印象,但在他的文學(xué)追尋中,他不斷地對這位缺席的父親進行想象,在遺作《第一人》中,依然在設(shè)法追憶。 加繆父親的死訊沉重地打擊了這個家庭,他的母親從此耳朵幾乎聾了,言語不清,加上本身就不識字,只能帶著兩個孩子回到阿爾及爾貧民區(qū)她自己的母親家,過著極為艱難的生活。對此,加繆曾經(jīng)描寫道:“外祖母不善良,溫柔的好母親卻不知道怎樣愛撫孩子,結(jié)果也是麻木不仁”。 加繆慢慢的長大,開始上小學(xué)五年級。在當(dāng)?shù)?,讀完五年級就意味著學(xué)業(yè)生涯的結(jié)束——拿到小學(xué)畢業(yè)證,就準(zhǔn)備開始學(xué)徒工作。加繆來到了 Louis Germain 先生的班上。 Germain 意識到這個孩子天資聰穎,反應(yīng)極快,是難得的讀書材料。他帶著加繆回到家里,與他的家人長談這個孩子的未來。他說可以去爭取上中學(xué)的獎學(xué)金,這樣就可以抵消掉購買學(xué)習(xí)用品和吃飯的費用。加繆的外祖母不同意,堅持說在她的家里,人人都得干活,阿爾貝也不例外。這一次,沉默寡言的母親開口了,她認(rèn)為自己的大兒子已經(jīng)去賺錢了,阿爾貝應(yīng)該上學(xué)。 多年以后,阿爾貝加繆自己也成為了一代年輕人的精神導(dǎo)師。他以敏感的文思和深厚的情感動人,并積極投身于社會活動當(dāng)中。 在諾獎獲獎感言中,他說:“在今天這樣的時代里寫作,是一種光榮,因為寫作是一種誓言,一種不僅僅是為了寫作的誓言。面對我個人的力量和我的存在,我認(rèn)識到,寫作,是一種和我共同經(jīng)歷過同一歷史時期的人們,一起忍受我們相同的悲慘和希望的誓言?!?/span> 后排左一:拉康 后排中:畢加索 后排右二:波伏娃 前排左一:薩特 前排左二:加繆 So I think I well know the nice little fellow you were, and very often the child contains the seed of the man he will become. Louis Germain 收到這封珍貴的信后,Germain 老師也熱情地給加繆回了信,他說: Who is Camus? I have the impression that those who try to penetrate your nature do not quite succeed. You have always shown an instinctive reticence about revealing your nature, your feelings. You succeed all the more for being unaffected, direct. 加繆是誰?我認(rèn)為那些想要看穿你本性的人都不太成功。你總是表現(xiàn)出一種本能的緘默,不愿展現(xiàn)出自己的天性和情感。你的成功大概也是源自這樣質(zhì)樸的處世之道吧。 一位老師能如此了解自己教過的一名小學(xué)生,不可謂不用心至極。在這封信中,Germain 老師說出了他的方法: The pedagogue who does his job conscientiously overlooks no opportunity to know his pupils, his children, and these occur all the time. An answer, a gesture, a stance are amply revealing. 一個認(rèn)真的老師不會放過任何一個機會,去了解他的學(xué)生,他的孩子們。一次回答問題,一個手勢,一種站姿都透露著信息。 這幾句話感人至深。一個真正偉大的老師,能夠洞察人心,幫助學(xué)生看到他自己可能都沒能發(fā)現(xiàn)的 greatness。Germain 先生就是通過這樣一點一滴的觀察,看出了五年級的加繆身上的潛質(zhì),將他帶上了追求真理的道路。 除了加繆之外,還有很多人在功成名就之時,不忘感恩自己的啟蒙老師。比爾·蓋茨曾在博客中發(fā)文,表達自己對 Blanche Caffiere 老師的感謝,感謝她激發(fā)了自己的學(xué)習(xí)熱情。 以下內(nèi)容摘自比爾·蓋茨于2016年8月16日撰寫的博客: Looking back on it now, there's no question that my time with Mrs. Caffiere helped spark my interest in libraries (Melinda's and my first large-scale effort in philanthropy) and my focus on helping every child in America get the benefit of great teachers. I often trace the beginning of our foundation to an article about children in poor countries dying from diseases eliminated long ago in the U.S. But I should give some credit as well to the dedicated librarian and teacher who helped me find my strengths when I was nine years old. It's remarkable how much power one good person can have in shaping the life of a child. Bill Gates 美國知名女作家瑪雅·安吉羅在少年時期,得到老師啟發(fā),因而萌發(fā)了對文學(xué)的喜愛。以下是她所回憶的與老師的小故事: “When I was about 12 and a half, almost 13, Mrs. Flowers—who would allow me to come to her house and she would read to me—when I was almost 13, she said, ‘You will never really love poetry until you speak it, feel it come across your tongue, over your lips.’” Maya Angelou 以下是英國知名演員詹姆斯·麥卡沃伊在出席某次活動時,表達對老師的感恩。 “A great teacher changed my life. I learned that I didn’t need to be like everybody else. Anne-Marie Dempsey, Craig Smith—thank you.” James McAvoy 老師真正的榮耀并不在學(xué)生考出高分或者獲得什么獎項的那一刻,而在于,你走進了幾個孩子的心里,讓他感受到了愛和尊重,因為只有如此,他才會反饋于你。也正因此,做老師這個職業(yè),接觸了太多最敏感和稚嫩的心靈,看了太多的故事,讀了太多的人生,看待自己的生活也往往有了不一樣的角度。 但還有一種方法,也能讓你一探別人的人生故事,那就是讀信。書信是人際交往最古老的方式之一,讀一封信,就好像穿上了哈利波特的魔法衣,穿越回了歷史的某一瞬間,一切都定格,只有你的意識自由流動。 英國人 Shaun Usher 編著的 Letters of Note 一書集合了124封扣人心弦的書信?!队^察者日報》評論,這本書的每一頁都是一個奇跡。 值此教師節(jié)之際,友鄰優(yōu)課誠意出品“夜讀 · 感動世界的書信”課程。這是一門輕量型的文本鑒賞課,通過領(lǐng)讀經(jīng)典信件帶大家體驗語言的溫度,走近那些曾經(jīng)改變了世界的文化和歷史人物,回望一個個早已離我們遠去、卻仍舊對我們影響至深的美好時代。 這些私人信件,就像是一個時代不經(jīng)意敞開的門縫,你將觸碰的是主流敘事鮮少提及的角度。著名意識流女作家 Virginia Woolf 在結(jié)束自己生命前,給丈夫留下了哪些繾綣的字句?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夫人都用了哪些話,來規(guī)勸自己的先生收斂性格善待下屬?大作家奧斯卡 · 王爾德是如何回信懟自己的粉絲,堅稱藝術(shù)無用?而在一代偶像“貓王”寫給美國前總統(tǒng)尼克松的信中,他又表達了哪些主張和憂思? 不夸張地說,人類歷史就是一部“學(xué)說話”的歷史,人們拼命地學(xué)寫作學(xué)修辭,在各種文本中包裝自己的情感和觀點,以實現(xiàn)個體的目的和價值。而信件,尤其是那些面向至愛之人或是拷問靈魂的信件,卻常常需要你卸下偽善和矜持,用質(zhì)樸的字句去傳達那些不為外人道的困惑,疑慮,深情和恐懼。 本課程于2017年9月10日正式上線,每周日晚更新。希望你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卸下慌張,在老師的品讀和講述中把把時間的脈,摸摸人性的溫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