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期準備 器材準備:相機、三腳架、快門線、手電筒、指南針。
原理 星軌,顧名思義,就是繁星的軌跡。 想拍星軌,咱就先要明白其中的原理。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天空中所有的星宿,不論是太陽、月亮,還是星座都是東起西落的。 準確地來說,是地球在運動,并非它們圍繞著地球走。而地球在自轉時,每一秒看見的星星都是不斷在變化的,要是我們用長時間曝光記錄下來的話,就能看見一顆顆星星劃過的痕跡,呈現(xiàn)出星星運動的軌跡,這就是星軌啦! 拍攝準備 想拍星軌,首先你要有個相機,而且是個能夠長時間曝光和電池壽命長的相機。將相機固定在三腳架上,再準備快門線,要是攝影土豪的話,還可以準備一個大光圈廣角鏡頭。 要是在冬天拍攝的話,那就要穿上你最厚的棉大衣,做好防寒。
地點與時間
有個好天氣,找到了好位置,固定好了相機,一切準備就緒后就可以設置參數啦。
找北極星
北極星怎么找? 可以用指南針找,要是找不到的話,那便要學會辨認和找出仙女座和北斗七星,當北斗七星還未出現(xiàn)時,可以通過仙女座找出北極星。反之,當仙女座下山了,便要靠北斗七星來找出北極星。
為什么要找北極星呢? 地球是自西向東自轉的。由于是自轉,必然有軸心,咱們就稱其為地軸。這地軸就像地理課上的地球儀一樣,除了圓心,所有的地方都是沿著軸心轉的。如果把這個軸心從北半球延至幾千光年的夜空,那指著的方向就是大家熟知的北極星了。 由此可見,地球的軸心是對準北極星的,從地球上看北極星,它的位置是不變的。當地球運轉時,感覺上,全天的星宿都繞著北極星轉動。(注:其實北極星并不是完全對準地球的軸心,當中有少許的偏差。)
開始拍攝 找到了北極星,就把北極星放在鏡頭中,就等相機設置了。
因此,宜用16-35mm廣角拍攝。 光圈:采用大光圈,用大光圈拍攝出來的星星軌跡較粗較明顯; ISO:由于長時間曝光,低ISO能有效的降低噪點; 每30秒拍攝一張照片,想要拍攝星軌圖需要拍攝幾個小時,這時我們就需要快門線了。將快門線設定到快門鎖定或者是B門,相機打到高速連拍,相當于快門線充當了你的手指頭,直到你取消快門鎖定,或者再按一次快門線上的快門按鈕來取消B門,這個時候相機才真正地不再連拍了。
感光度和光圈的設置需要根據拍攝使用的鏡頭來做決定,下面是一些參考: f/1.4 and ISO400 = 30s f/2.8 and ISO1600 = 30s f/4.0 and ISO3200 = 30s f/5.6 and ISO6400 = 30s 當然最好是根據具體情況試拍幾張再決定ISO和光圈的搭配,以獲得更合適的曝光。
后期處理 相比Adobe Bridge和photoshop相對繁瑣的程序,我們推薦使用小巧的Startrails,只用2步就可以獲得一張星軌照片。 如果只是考慮疊加照片,不對照片進一步處理的朋友,Startrails已經能夠滿足你的需求。 小 貼 士
如果想要把地面物體照進畫面,可以采用燈光對地面物體進行補光。 拍攝時注意的要點
2.如果采用連續(xù)30秒快門拍攝的方法,需要一根多功能快門線。
噢啦,看完了拍攝星軌教程,要不去試試? 來源:中國西藏旅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