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少釣魚喜歡在黑坑釣魚,而鯉魚也是黑坑的常釣魚種,今天給大家講講,在黑坑釣鯉魚的正確快速回魚方式。 
 1.握竿 姿勢是整個手掌的方向和魚竿平行,食指伸出去在側(cè)面,3.9米以下的魚竿,竿尾頂?shù)秸菩模?.9米以上的,稍稍向前一點,就是我圖里面的姿勢。 注意事項: 盡量做到手不離竿,因為這樣能做到最快反應(yīng),而且好掌控力度,大家都有這種經(jīng)歷,喝水或者吸煙,突然看見一口,十分激動,大力揚竿,直接切線跑魚。 2.刺魚 刺魚瞬間,身子向前探,抬整個大臂,用大臂帶動小臂,手腕幾乎保持不動 刺魚瞬間是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有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注意事項: (1)身子向前探一些,這樣可以減小抬竿就拔河的幾率,特別是水淺的釣場,還有一點是方便后續(xù)控魚,后面會講到。 (2)不要像釣小鯽魚一樣抖手腕刺魚,越大的魚,越要緩不能用蠻力,我看過一個例子,用牙簽扎大棗和西瓜,大棗需要快速的刺入,而西瓜,需要緩緩刺入,不然牙簽就會斷。釣大魚也是一樣,魚本身有自重,加上大力抬竿,魚受到大刺激會瘋狂逃竄,導致切線切鉤,這個環(huán)節(jié),需要各位勤加練習。 3.控魚 控魚整體動作如下: 第一步,拉魚出窩點,刺魚后,右手(持竿手)下放,同時左手(輔助手)在持竿手上30cm處,用手指輕帶魚竿,立起魚竿,拉魚出水。 第二步,回魚,上一步的過程中,可以大致推測出魚個體大小,也叫稱魚,就是用手感判斷魚的大小,如果直接拉出水或者逃竄力量不大,說明魚個體力量都一般,利用魚剛出水,發(fā)懵的瞬間,開始腰部發(fā)力,從探身變成直腰,用腰部的力量,將魚拉回。 如魚個體力量偏大,上一步中未拉出水,則立起魚竿,用竿身的韌性,消耗魚的體力,如左右逃竄,則向相應(yīng)方向放偏魚竿,通過一兩個回合,將魚溜出水,之后重復上面動作,將魚拉回。 注意事項: (1)輔助手千萬不要抓竿,不要用力,千萬不要,只是輕輕帶住,作為輔助,否則形成杠桿,所有力量集中到輔助手的地方,就會斷竿。 (2)回魚時候,學會用腰部力量,而不是一味的用大臂的力量。 4.抄魚入護 上面刺魚和回魚結(jié)束了,最后一步,抄魚,魚已經(jīng)接近拉回到抄網(wǎng)范圍內(nèi)時,持竿手舉直,輔助手拿抄網(wǎng),抄網(wǎng)四分之一左右放入水面,右手控魚,拉魚進抄網(wǎng),同時左手順勢向后一帶,魚進護。 注意事項: (1)不要著急抄魚,一定要魚完全出水,翻白的時候再抄。 (2)不要用抄網(wǎng)去找魚,而是把抄網(wǎng)放到合適位置,用魚竿把魚領(lǐng)進抄網(wǎng)。 (3)4米5以上的竿,在抄魚的時候,持竿手可以向前挪動一下,用小臂抵住竿尾部,手和小臂形成個杠桿,方便用力。 按照上述整體的刺魚回魚過程,二三斤的鯉魚基本上不用溜,四五斤的一個回合也基本入護,大大減少溜魚時間和攪動窩子的風險,同時利用魚出水發(fā)懵的階段快速回魚,大大降低跑魚幾率。 再分享個小心得,溜魚過程中,不要害怕切線跑魚,要敢于領(lǐng)魚回魚,越害怕,越不敢用力,會被魚拉著走,導致最后拔河,即使沒跑魚,也會在窩點附近攪動。 理論知識和各位分享完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