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野景點(diǎn),為你旅游增添色彩!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yuǎn)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shù)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陶淵明《桃花源記》1600年前,陶淵明寫下《桃花源記》,美妙的描素了古人心中的桃花源。 從此人們一直在找尋“桃花源”這個理想的國度。 桃花源村 在貴州武陵山脈梵凈山腳下東北緣,有一寬約3華里,長約8里的河谷壩子。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如出一轍。遠(yuǎn)離凡塵,風(fēng)景絕美。遠(yuǎn)處山峰忽明忽暗,群山腳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近處溪流穿林過,桃林花開,芳草鮮美。這一副畫如詩的春景,便是“桃花源”最好的詮釋。 桃花源村 桃花源村 一條條清澈透明的河流穿村而過,映襯著蒼翠的原始森林和神奇古樸的小木樓,萬畝連片的竹林、參天的古樹、紛繁的奇花異草,仿佛一幅天然的畫卷。 桃花源村 桃花源村坐落在群山之中,四周云霧層巒迭嶂、綠嶺逶迤,千年古樹參差不齊,枯藤爬滿屋檐,原始森林遮天閉日。 桃花源村 村中河水清洌,游魚如織,而且水流平緩,眾多的清潭綠塘成了理想的天然游泳池。從梵凈山原始森林流出的山溪從陡壁峭巖上直泄而下,飛珠濺玉,甚為壯觀。 這就是貴州銅仁松桃冷家壩名叫“桃花源村”的村子。 桃花源村 歷史上,冷家壩曾為松桃廳派設(shè)梵凈八汛之一,舊名虎衙門。由于其處在梵凈古道的交匯點(diǎn)上,北可通烏羅,東可達(dá)寨英,南可往江口,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桃花源村 一九三四年,紅二、六軍團(tuán)即以此為道,完成了兩軍會師石梁的壯舉。解放后,冷家壩一度為鄉(xiāng)所在地,為梵凈著名的深山集市。 桃花源村 由于冷家壩自然氣候條件好,因而家家都有高壽老人,游人來到此地,見到八、九十歲的老人在地里勞動已不足怪。 桃花源村 冷家壩人煙稀少,山居木屋或掩隱于古木之中,或點(diǎn)綴于成片茂竹之間,炊煙縷縷,雞鳴狗吠,其古樸的民風(fēng),使冷家壩既有原始自然的美,又有人間的田園風(fēng)光之美。
桃花源村 原始的村寨部落,清秀的自然風(fēng)光,讓桃花源村成為繁華都市外不可多得的休閑之地,在這里,時光不受打擾,他依然是一處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桃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