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認識的大多數(shù)法律人,其中包括律師、法官、檢察官,大多都有跑步的習慣,而跑馬拉松也似乎成了法律圈里的一種風潮。的的確確,法律人也需要像跑步、跑馬拉松這樣的業(yè)余活動,之所以這樣強調(diào),必須從法律人的職業(yè)特點和跑步的特點講起。 一、工作壓力大 不管是律師,還是法官、檢察官,平日里工作壓力都十分大。法律人圈子里到處都充斥著職業(yè)焦慮,律師愁案源、愁收入,法官、檢察官愁辦不完的案件、愁何時入額。工作壓力大,干不完的事,是一個法律人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高強度的壓力使得法律人必須要有一個發(fā)泄的口子,以便能夠在工作之余釋放一下自己的工作高壓。平日里,不時在朋友圈里面看到某某律師、某某法官英年早逝,在唏噓之余,我們自己更應該重視和愛護自己的身體,不要透支健康。 二、容易上手 跑步有一個好處,就是極為容易上手。學會了正確的跑步姿勢,準備一雙舒適的跑鞋和一套寬松的運動套裝,再加上一個耳機,即可隨時隨地的開始。我個人認為,跑步算是所有健身項目里面最為容易、起點最低的項目了,雖然跑步也要講究技巧,但技巧并不是特別多。至于鍛煉的強度,因人而異,跑步需要結(jié)合自己的身體狀況,量力而行,不可貪多,以免過度勞累影響第二天的工作學習。拿我自己來說,由于最近重慶天太熱,我一般每周在學校北苑操場夜跑四次,每次時間在一個小時左右。如果有條件,當然各位也可以去健身房跑步,不過個人感覺在健身房里面跑步有點單調(diào)。 三、保持良好的個人形象 不僅僅是跑步,應該說所有的鍛煉都能使一個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沒有姣好的外貌關系不大,因為精氣神可以把一個人撐起來。青年的時候不覺得,人到中年便知道控制自己身材的困難。年輕的時候,賺錢不容易,鍛煉身體卻容易。中年的時候,掙錢相對容易,保持身材卻不容易。擁有良好身材的人,可以從側(cè)面看出來他有良好的生活習慣,較強的自控力。法律人除了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外,需要而且應該注意自己的個人形象,精神面貌是個人形象中的一個重要因素。最近,保溫杯的段子火了一把,人到中年在啤酒里面都想加幾粒枸杞,不如平日里好好鍛煉身體。 四、會友與自省 跑步成為法律人交友、會友的一個重要途徑。在全國各地的馬拉松比賽上都能看到法律人的身影,法律讀庫之前組織過庫友們一起參加泰山馬拉松比賽,劉桂明老師也組織過兩屆“西政杯”法律人馬拉松邀請賽。在一起跑步結(jié)交的朋友被稱為跑友,多則像馬拉松這類比賽有上百人,少則像在學校操場的三兩人,不亦樂乎。跑步是一種健康的交友方式,除此之外,跑步還是一個獨處與自省的過程。村上春樹有一本書叫做《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講述了他在跑步時的一些感悟和收獲。確實,在跑步的時候,尤其是一個人跑步的時候,是難得的獨處時間,你會自覺不自覺的與自己進行對話,思考一些平時沒空思考的問題。跑步的時候,思維會更加活躍,常常會蹦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或者說靈感,這是工作學習中少有的精神體驗。 說這么多,北苑操場,約嗎? 作者:唐豪,西南政法大學民訴法碩士。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