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以我在邊境地區(qū)修路威脅其國家安全為由,公然派出軍隊入侵我境。因印軍入侵而形成的中印洞朗軍事對峙迄今已經70多天,中方多次指出印度的惡劣行為不可持續(xù),一再好言勸其主動退出,但是印度當局百般狡辯、胡攪蠻纏,印度軍人硬是賴在中國境內。 領土主權不容侵犯,入侵印軍必須盡快退出。但是,多種跡象表明,印度當局至今沒有任何糾正錯誤的意思。領土主權是國家的核心利益,中國是個大國,不能任由印度胡作非為。軍事對峙不能久拖不決,久拖后患無窮。綜合考量國際、雙邊、國內多種因素,筆者形成以下幾句話的思考: 第一句話,盡量爭取不打。也就是說,盡最大可能爭取和平解決。 兵之國之大事,不可輕言開戰(zhàn)。只要還有一線希望,就要爭取和平解決。為了和平解決,中方還應保持一段時間的耐心。 一方面要繼續(xù)曉之于理,并且動員國際輿論加大對印壓力。還可促請友好國家對印施加積極影響。 另一方面,必須進一步加大軍事壓力,借以令印頭腦清醒下來,意識到繼續(xù)耍賴將會面臨嚴重后果,主動退出我境。 印度人足夠“聰明”,應當能夠找到保住部分顏面的臺階的。 第二句話,可能不得不打。也就是說,事情往往不以我們的良好愿望為轉移,軍事行動可能成為不得已的選擇。 反華已經成為印度的戰(zhàn)略性選擇,不予當頭棒喝印度很難冷靜下來。印度精英層繼承英國殖民者遺產、思維邏輯,地區(qū)霸權主義深入骨髓。印度近年發(fā)展較快,軍事實力有較大增強,上上下下頭腦發(fā)熱,過高估計自身實力、過低估計中國維護國家主權意志。念念不忘1962年邊境戰(zhàn)爭失敗之恥,欲報一箭之仇。 莫迪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大印度民族主義成為印度主流意識形態(tài),與中國比拼的心態(tài)強烈。莫迪訪美、美對印軍售、美日印軍演,印度自以為與美國日本拉上了關系,就可以有恃無恐、為所欲為。在此情況下,不予印度以嚴厲打擊,印度當局定會繼續(xù)無視中方的規(guī)勸和警告,繼續(xù)挑戰(zhàn)中國的國家主權。 中國在與印對峙問題上國際法理充分,對外宣示比較有力,國際輿論相對主動。盡管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但是為了維護國家主權,必要時采取適當軍事行動無可非議,對中國和平發(fā)展的國際形象不會造成大的負面影響。 南亞的確不是我主要戰(zhàn)略方向,我必須集中主要力量于主要戰(zhàn)略方向即海洋方向,但是必要時可能不得不在次要方向上采取堅決、果斷、短促的軍事行動。因為只有次要戰(zhàn)略方向安全穩(wěn)定,才能集中主要力量于主要戰(zhàn)略方向,才能為主要戰(zhàn)略方向提供戰(zhàn)略縱深和戰(zhàn)略依托。1962年的對印之戰(zhàn)即屬于這種情況。為了整個周邊的安寧需要殺雞儆猴,正所謂“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第三句話,最好避免大打。在小打、中打、大打三種軍事行動選擇中,我宜爭取小打、準備中打、避免大打。 小打,軍事行動局限于洞朗地區(qū),以趕走入侵者為目的??梢蕴胤N兵將入侵者拖出我境,或者予以抓捕;可實施炮火迫近射擊、逼其撤離。小打的同時必須做好充分的中打準備(兵力部署),隨時準備轉向中打。 中打,跳出洞朗地區(qū),選擇有利地形開辟主戰(zhàn)場。以占領爭議地區(qū)或者收復失地為目的。各種手段并用,地面進攻、空中打擊、網絡破壞等戰(zhàn)爭行動同時展開,達成局部戰(zhàn)略目的即停。同時要強固洞朗地區(qū)防御,做好相機采取驅離行動準備。 大打,即全線行動、全面戰(zhàn)爭。必須努力避免,因為可能影響我戰(zhàn)略全局。但必須進行適當準備,包括動員其它戰(zhàn)區(qū)、軍種部分力量。 第四句話,可以換個打法。即在非軍事行動方面打破禁忌、敢于作為。如支持不丹、尼泊爾維護國家主權、與印度拉開距離;印度可以庇護達賴集團、干涉我內政,我亦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宣布藏南地區(qū)為大中華特區(qū),扶持藏南藏民建立政權;鼓勵巴基斯坦同時對印采取軍事行動,支持巴在克什米爾開辟第二戰(zhàn)場。 此次事件對于我國的另一個重要啟示是,必須切實把周邊外交置于外交全局“首要”地位。在處理周邊關系問題上必須確立大國形象、擁有大國作為。要立信立威并舉,靠得住,惹不起。敢于擔當、像個大哥的樣子(特別在其政權安全問題上)。非如此,難以打造周邊緊密朋友圈,難以震懾企圖借美滋事的某些小國,難以保證邊境地區(qū)和平安寧。 - END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