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 告 河南臨汝,歷史上先后一共有三個臨汝縣: 東漢-永元八年(96年),分南城縣西北境域置臨汝縣,屬豫章郡。 南朝-吳太平二年(257年),以豫章郡東部置臨川郡,臨汝縣為臨川郡治所。 隋-開皇九年(589年),隋師平陳,改臨川郡為撫州。改臨汝縣為臨川縣,屬撫州。 唐-汝州為東都洛陽東南門戶,設(shè)東都畿都防御使。 五代-汝州先后歸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周顯德三年(公元956年)改臨汝縣為臨汝鎮(zhèn)。 1913年,民國政府廢府、州,實行道、縣制。改汝州直隸州為臨汝縣。 1988年8月改臨汝縣為汝州市,屬省直轄,計劃單列,由平項山市代管。 2011年6月1日正式施行省直管體制。 是河南省11個直管市之一。 汝州青瓷有兩部分: 汝窯,在河南省汝州市,今河南寶豐清涼寺,古稱汝州。在臨汝縣地域燒造,即為臨汝窯。臨汝窯系目前已發(fā)掘;嚴(yán)和店、軋花溝、下任村三處遺址,存世完整器相對較少,精品類更是難得一見。 臨汝窯,燒造年代始于北宋中葉盛于北宋后期延續(xù)到金代。主要燒造碗、盤等一些器皿,也燒造一些小型立件器物(清代稱琢器)大件器物罕見;器物有薄胎和厚胎,精美器物一般胎較薄,大型器物胎較厚。 臨汝窯以燒青瓷為主,遺物以各式碗、盤最多,印花青瓷占有一定數(shù)量。印花絕大多數(shù)為陽紋,題材以纏枝、折枝花卉為主,此外有菊瓣、水波游魚與蓮池鴛鴦等。 釉色多青藍(lán)中閃綠泛灰、如鈞似汝,釉質(zhì)明顯酥油感,多呈乳濁、亞光狀態(tài)。裝飾技法一為光素?zé)o紋,一為印花或帖塑,印花紋飾多數(shù)輪廓線凸起較高,葉筋多以點線紋表現(xiàn)。臨汝窯海水紋更具獨特風(fēng)格,海水布局為圓圈多層波浪式,目前所見器物,瑞獸、龍鳳紋比較少見。 臨汝窯所燒青瓷既有汝窯特點、又有鈞瓷特征,存世量相對較少,目前世界各大小博物館,也很難見到精美且極具代表性器物。器物青藍(lán)地中帶幾塊玫瑰紫色斑的如鈞似汝者,為臨汝窯系之獨特風(fēng)格。
圖文由作者盤-古提供。 元青花文化圈 收藏者的微信雜志, 學(xué)瓷人的良師益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