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冒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那么預防感冒的具體方法都有哪些呢? 中醫(yī)將感冒分為五種 風寒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噴嚏、咳嗽、頭痛等一般癥狀外,還有畏寒、低熱、無汗、流清涕、吐稀薄白色痰等特點。這種感冒與病人感受風寒有關(guān)。 風熱感冒:病人除了有鼻塞、流涕、咳嗽、頭痛等感冒的一般癥狀外,還有發(fā)熱重、痰液粘稠呈黃色等特點。 暑濕感冒:病人表現(xiàn)為畏寒、發(fā)熱、口淡無味、頭痛、頭脹、腹痛、腹瀉等癥狀。此類型感冒多發(fā)生在夏季。 暑熱感冒:發(fā)熱,偶爾怕風,心煩、汗出口干,喉嚨疼,流鼻涕,咳濃痰,舌苔較薄,脈象主要為浮脈或數(shù)脈。 時行感冒:病人可表現(xiàn)為突然畏寒、高熱、頭痛、怕冷、寒戰(zhàn)、頭痛劇烈、全身酸痛、疲乏無力、鼻塞、流涕、干咳、胸痛、惡心、食欲不振,嬰幼兒或老年人可能并發(fā)肺炎或心力衰竭等癥狀。 中醫(yī)按摩預防感冒的方法 點揉風池穴 作用:能起到清熱疏風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熱感冒。 按摩手法:風池穴位于頸后枕骨的下緣,距離耳朵后部約兩個手指寬的一凹陷處。 兩手拇指點住風池穴,用指頭用力揉動數(shù)十次。 揉大椎穴 作用:可起到預防和治療感冒的作用,特別適合治療感冒后高熱不退。 按摩手法:該穴在頸后正中,一個較大的骨頭突起的下緣,即第七頸椎棘突的下緣。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按住大椎穴,揉動100至200次。 拿肩井穴 作用:能起到疏風散寒解表的作用,特別適合風寒感冒。 按摩手法:肩井穴在頸到肩端的中部,肌肉較豐富的地方。兩手拇、食、中三指分別拿對側(cè)的肩井穴。拇指在前,食、中指在后,提拿10次即可。 點揉足三里穴 按摩手法:小腿外側(cè)上端有一個凸起的骨頭名叫腓骨小頭,在這個骨頭凸起的前下方約三個手指寬處即是足三里穴。用一手食、中兩指,用力點住同側(cè)足三里穴,慢慢揉動數(shù)十次。再用另一只手點揉另一側(cè)的足三里穴。 作用:足三里是“強壯穴”,有疏風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可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預防感冒。 中醫(yī)預防感冒的茶飲 蔥白飲:大蔥白100克,切碎煎湯,趁熱飲。 姜茶飲:生姜10片,茶葉7克,煎湯,趁熱飲。 姜棗飲:生姜5片,大棗10枚,煎湯,趁熱飲。 蘿卜飲:蘿卜適量,切片煎湯,加食醋少許,趁熱飲。 三辣飲:大蒜、蔥白、生姜各適量,煎湯,趁熱飲。 桔皮飲:鮮桔皮50克,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 菊花飲:菊花6克,開水沖泡代茶飲。 12 門診預約: 1)福建省第三人民醫(yī)院(周二下午)預約電話:0591-23532021; 預約時間: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2:00~5:00,周六上午8:00~12:00。 |
|
|
來自: 雨中人之也 > 《健康 與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