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HF,女,61歲。形體中等,臉色暗黑?;颊哂酗L(fēng)濕性心臟病史近40年,常需服用地高辛和利尿劑,近感倦怠乏力,兩下肢浮腫,沉重,入夜難以平臥,頭暈,眼花,走路多后易喘,時有眼前發(fā)黑,下肢易抽筋,小便量少。舌淡紫,苔薄,脈沉。
litien
真武湯合麻黃湯
傷寒希望
真武湯加人參,黃芪,桃仁,紅花
lpspx42
真武湯合苓桂術(shù)甘湯.溫脾腎之陽氣,以利水濕,白芍量要大,合甘草為芍藥甘草湯,以緩下肢抽筋.
tmackobe
真武湯合苓桂五味姜辛湯,加牛膝,防己
咖啡貓貓
防己黃芪湯合桂枝茯苓丸,并加五味子,寓苓桂味甘湯之意。另木防己湯不知可否一試?
醫(yī)學(xué)生
真武湯合五苓散加減,白芍可重用
制附片 5g 茯苓 20g 白術(shù) 10g 干姜 5g
白芍 40g 懷牛膝 10g 肉桂 10g 桂枝 6g 丹參 10g
graydragon
黃芪桂枝五物湯+五苓散+附子
慈濟
真武湯合苓桂味甘湯。
經(jīng)方中
木防己湯.
zbg72
真武湯加木瓜,牛膝紅花
zhaowenhua
木防己湯
tily
首先想補充問一下老師一個問題 這個病人有無怕冷畏寒的癥狀?
因我是初學(xué)者往往抓不住主癥,舉旗不定.是關(guān)系到選用哪個方子的問題.根據(jù)現(xiàn)有的條件分析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病人臉色暗黑.2.有心悸氣短喘息入夜為重的傾向,頭昏目眩.3.脈沉
以上三個特點除沒有水舌癥外,已具有氣上沖胸之主癥.
因此考慮用苓桂術(shù)甘湯.
另具小便不利浮腫也是此方適應(yīng)癥.
倦怠乏力是久病則虛.氣虛則血瘀-有舌淡紫.
選用苓桂術(shù)甘湯重用白芍加黃芪人參丹參懷牛夕
原先想用真武湯可沒有畏寒怕冷.所以這兩個方子應(yīng)該如何選用請老師指教.謝謝.
njxhzcmgc
近感倦怠乏力,兩下肢浮腫,沉重,入夜難以平臥,頭暈,眼花,走路多后易喘,時有眼前發(fā)黑,下肢易抽筋,小便量少。舌淡紫,苔薄,脈沉。
真武湯加北細辛6g 牛漆15g
黃波
黃師處方:制附片6克(先煎),茯苓20克,白術(shù)15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干姜6克,肉桂10克(后下),炙甘草3克,五味子10克,紅棗30克。藥后半月患者自覺疲勞感不明顯,小便量增多,下肢沉重感消失,停藥后癥狀反復(fù),現(xiàn)在原方制附片、干姜均加至10克,繼續(xù)服用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