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腺增生癥(男科) 前列腺增生癥是老年男性的常見疾病之一。臨床以排尿困難為主要癥狀。 病勢緩者小便不利,夜尿增多,尿流無力;病勢急者,小便閉塞,點滴不通。 診斷要點 1、多見于5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早期表現(xiàn)為尿頻,夜尿增多,排尿困難,尿流無力。晚期可出現(xiàn)嚴重的尿頻、尿急、排尿困難,甚至點滴不通,小腹脹滿,可觸及充盈的膀胱。 2、直腸指診:前列腺增大,質(zhì)地較硬,表面光滑,中央溝消失。 3、B型超聲波檢查,可顯示增生的前列腺。膀光鏡、排泄性尿路造影等,對診斷本病有幫助。 4、本病應與淋證、關(guān)格、尿道狹窄、前列腺癌、前列腺肉瘤、前列腺結(jié)石、神經(jīng)源性膀胱功能障礙相鑒別。 辨證分析 前列腺增生癥多因肺失肅降,不能通調(diào)水道,下輸膀膚,或脾失轉(zhuǎn)輸,不能升清降濁,或腎的氣化失常,開闔不利,以及肝郁氣滯,血瘀阻塞,均可影響三焦的氣化,而導致本病。 辨證首先辨虛實。 實證常見濕熱下注、肝郁氣滯、下焦瘀阻型。 虛證常見腎陽不足、腎陰虧損、脾腎陽虛、脾氣下陷型。 濕熱下注型,伴有小便短澀、口苦口粘。 肝郁氣滯型,伴有脅腹脹滿、心煩易怒。 下焦瘀阻型、伴有小腹脹滿、尿細如線。 腎陽不足型,伴有,腰酸膝軟、畏寒肢冷。 腎陰虧損型,伴有五心煩熱、耳鳴。 脾腎陽虛型,伴有形瘦神疲、面色蒼白、食少便溏。 脾氣下陷型,伴有少氣懶言、食少便溏。 總的治法是清熱祛濕,補腎陽,滋腎陽,補脾益氣。 辨證論治 濕熱下注型 [證見]前列腺體積增大,小便點滴不通或頻數(shù),小便短澀,赤熱渾濁,小腹脹滿,大便秘結(jié),口苦口粘,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或弦數(shù)。 [治法」 清熱利濕。 [方藥] 1、主方:八正散(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方》)加減 :木通9克,車前子9克,扁蓄10克,瞿麥10克,山梔子9克,滑石30克,甘草6克,大黃9克,黃柏9克,蒼術(shù)9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復方穿心蓮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2)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黃連素片, 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知柏坤草湯(張守謙驗方) 處方:黃柏20克,知母20克,牛膝20克,丹參50克,大黃10克,益母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劑。 肝氣郁滯型 [證見]前列腺增大,小便不通或不爽,脅腹脹滿,情志抑郁,心煩易怒,口苦咽干。舌質(zhì)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 [治法]疏利氣機,通利小便。[方藥] 2、主方:印氏疏肝散結(jié)方(冷方南《中醫(yī)男科臨床治療學》) 處方:當歸10克,赤芍12克,丹參30克,柴胡9克,牡蠣30克(先煎),海藻9克,昆布9克,海浮石20克,玄參12克,貝母10克,夏枯草12克,牛膝9克。水煎兩次分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六郁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下焦瘀阻型 [證見] 前列腺增大,小便點滴而下或阻塞不通,尿細如線,或時斷時續(xù),小腹脹滿,精出澀痛,或精液稠厚如團塊狀。舌質(zhì)紫暗,有瘀點或瘀斑,脈細澀。 [治法]化瘀散結(jié),通利小便。 [方藥] 1、主方:代抵當丸(王肯堂《證治準繩》) 處方:大黃9克,芒硝6克(沖服),桃仁9克,當歸尾9克,穿山甲9克,桂枝9克,生地黃24克。水煎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桂枝茯苓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復方丹參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前列腺增生丸(李日慶驗方) 處方;黃芪20克,莪術(shù)15克,澤瀉15克,肉蓯蓉12克,熟地黃25克,當歸10克,穿山甲12克,鹽知母12克,鹽黃柏12克,仙靈脾12克,木通 9克,肉桂9克(沖服),地龍9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三棱莪術(shù)活血湯(張俊雄驗方) 處方:三棱6克,莪術(shù)6克,桃仁9克,佩蘭9克,赤芍9克,丹參9克, 紅花5克,滑石30克,茵陳30克,火麻仁15克,郁李仁15克,甘草6克。 水煎兩次分次服,每日1劑。 腎陰虧損型 [證見] 前列腺增大,腰膝酸軟,耳鳴,小便頻數(shù)或淋漓不斷,遇勞即發(fā),時發(fā)時止,五心煩熱。舌質(zhì)紅,苔少,脈細數(shù)無力。 [治法]滋陰清熱,軟堅散結(jié)。 [方藥] 1、主方:知柏地黃丸 處方參見“遺精”陰虛火旺型方藥。 2、中成藥 (1)知柏地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左歸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杞菊地黃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 (1)滋陰補腎湯(吳克山驗方) 處方:生地黃20克,淮山藥20克,澤瀉20克,茯苓20克,牡丹皮10 克,黃柏10克,知母10克,阿膠10克(烊化),山萸肉:2克,黃芪15 克,黨參15克,夏枯草15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滋腎丸加減(樊中州《男女科病千首妙方》)處方:山藥20 克,桑寄生20克,玄參20克,川續(xù)斷10克,枸杞子1O克,菊花10克,車前草30克,木通5克,黃柏6克,肉桂3克(沖服),生甘草3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腎陽不足型 [證見] 前列腺增大,小便不通或點滴不爽,腰酸膝軟,畏寒肢冷,陽痿或滑精,夜間多尿。舌質(zhì)淡,少苔,脈沉細。 [治法]溫陽補腎,益氣固攝,軟堅散結(jié)。 [方藥] 1、主方:濟生腎氣丸 處方參見“赤白濁”腎陽虛衰型方藥。 2、中成藥 (1)濟生腎氣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右歸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3、單方驗方:溫腎壯陽湯(華良才《新中醫(yī)》1986.3) 處方:熟地黃:5克,茯苓5克,荔枝核15克,補骨脂15克,沙苑子15克,山萸肉15克,山藥15克,懷牛膝10克,肉桂6克(沖服),附子10克,沉香5克(后下),桑螵蛸12克,黃芪20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脾腎陽虛型 [證見]前列腺增生,小便頻數(shù),余瀝不盡,腰酸膝軟,食少便溏,少腹冷痛,形瘦神疲,面色蒼白,便秘尿少。舌質(zhì)淡胖有齒痕,脈沉細。 [治法]溫補脾胃,通利小便。 [方藥] 1、主方:老人癃閉湯(冷方南《中醫(yī)男科臨床治療學》)處方:仙靈脾9克,肉桂6克(沖服),吳茱萸9克,黨參9克,黃芪30克,蓮子10克,黃精10克,萆xie10克,車前子10克,王不留行15克,甘草梢6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2、中成藥 (1)三腎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腎氣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脾氣下陷型 [證見]前列腺增生,小便不暢,溺后余瀝,少腹墜脹,少氣懶言,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脫肛。舌胖嫩,苔薄白,脈沉細無力。 [治法]補益脾氣,升清降濁。 1、主方:補中益氣丸 處方參見“遺精”脾氣下陷型方藥。 2、中成藥 (1)補中益氣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 (2)刺五加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 3、單方驗方:黃芪補氣湯(鄭衛(wèi)群驗方) 處方:大黃15克,黃芪15克,當歸15克,桃仁10克,桂枝10克,升麻10克,芒硝10克(沖服),白術(shù)12克,柴胡12克,陳皮6克,甘草6克。水煎兩次分2次服,每日1劑。 其他療法 1、針灸治療 取穴:中極、氣海、照海,用補法,留針30分鐘,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也可艾條溫灸上穴,每日1次,每次3~4分鐘。還可以針灸交替進行。適用于腎陽不足者。 2、飲食療法 (1)首烏杞子雞蛋湯:何首烏20克,枸杞子20克,大棗10枚,雞蛋2只,加水適量同煮。蛋熟后去殼再煮,將水煮至1碗,去渣調(diào)味,飲湯食蛋。每日1次,連服15~30天。適用于腎陰虧損型者。 (2)豬腎山藥湯:豬腎1對,淮山藥50克,補骨脂10克。將豬腎去筋膜臊腺,切劃細花,與淮山、補骨脂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調(diào)味分2~3次食用。隔日1次,連吃數(shù)天。適用于脾腎陽虛型者。 (3)黃芪??懊郏狐S芪100克、鮮桑椹1000克(干品500克),蜂蜜300克。將黃芪、桑椹子洗凈,加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煮,共取煎液2次。合并煎液,再以小火熬濃縮,至較粘稠時加蜂蜜,至沸?;?,待冷裝瓶備用。每次1湯匙,以沸水沖服,每日2次,連服6~7日。適用于脾氣下陷型者。
|